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 分节阅读 238

分节阅读 2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历史上,曹操当初的实力和名望要比刘备大得多,曹操占据了整个北方,而刘备仅仅拥有一个小小的新野县城,在这样悬殊的对比之下,诸葛亮依旧投靠了刘备,那可不单单是因为刘备虚伪的演了一出三顾茅庐,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能容忍自己屈身于汉贼曹操。

想了一下,敖烈开口说道:“孔明,你的担忧,某明白,你是怕某和曹操牵扯上关系,日后也会落下骂名吧身正不怕影子歪,怕什么再说袁绍被灭之后,曹操是曹操,某是某,我们就会和曹操划清界限,若是曹操将来有朝一日站到大汉子民的对立面去,某一定不会手下留情的。至于如何钳制曹操,这一点某暂时还没有想到绝佳的解决办法,要想打败袁绍,我们必须依赖曹操的力量,联合曹操才能打败袁绍,毕竟,袁绍的家底太丰厚了,袁家四世三公留下来的财富,无论是人脉还是钱粮,都要比咱们高出一大截,再加上冀州又号称中原第一大州,更加让袁绍财大气粗起来,我们联合曹操也是形势所迫,不过有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利用一下,想必拿下了荆州的刘备,也早已对曹操心怀不满久矣了。让刘备在曹操的身后捣捣乱,牵制一下曹操,未尝不是一招好棋。”

诸葛亮闻言,沉吟着说道:“刘备久经流离,是个不世出的枭雄,半个荆州绝对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这确实是一招好棋,可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庞士元是亮的同窗,才智不在亮之下,想要瞒过士元,又要把握好时机,在我军和曹操解散联盟的时候,挑起刘备在曹操后方的骚扰,这可有些难度。”

敖烈不怀好意的一笑,说道:“运筹帷幄是你们谋士的事,某这个武人就不过问了,你去和文和先生他们商量着制定个计划出来吧。”言语之间,敖烈大有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把这个难解的问题,直接丢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有些无奈的看着敖烈,气愤的说道:“大哥你可真无赖,你也好意思自称武人披上一身毛,你比猴子都精了。”

敖烈脸上的笑意变得更浓了,伸手向房间角落里斜倚的霸王枪指了指:“某要不是武人,能耍的动它吗所以说,某是个地地道道的武人,脑筋就是没有你们文人好用嘛。”

无语的拍了拍额头,诸葛亮转身走出了敖烈的房间,他忽然发现,敖烈比他想象中还要狡猾,亏得自己还担心曹操会趁机和敖烈平分冀州呢,现在看来,以敖烈的狡猾而言,自己根本不必要担心什么了,谁要是能在敖烈手里平白拿走好处,那才是见鬼了

身后,传来敖烈的声音:“孔明啊,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咱们水陆并进,到新河再去会会袁绍”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决战在即

当袁绍收拢败兵,刚刚倒腾过一口气儿来的时候,又是一条噩耗传进了他的耳中,常山郡,被赵云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其轻易的程度,自古罕见。传闻赵云只是带兵到常山郡城下露了个脸,把自己的将旗在城下一竖,整个常山郡城内的军民全部都沸腾了,近万的守军来了一次集体哗变,斩杀了袁绍派去的郡守,然后和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打开城门,锣鼓喧天的把赵云迎进了城内。

不得不说赵云在常山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亮了,当初赵云还在家乡的时候,就经常接济穷困百姓,还曾经传授过当地守军武艺,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民间,都有着良好的声誉。后来赵云离开家乡拜到枪神童渊门下学艺,也曾回来过几次,每次都会做一些除暴安良,救助百姓的事情,一直到他投效到敖烈的麾下之后,因为身负血杀军统领重任,回来的次数才慢慢减少了,但这并不能减轻家乡父老对赵云的喜爱之情,赵云在外面创下了偌大的威名,隐隐成为敖烈麾下第一大将,与战神吕布并驾齐驱,家乡的父老可都是知道的,无不对赵云口口传颂,现在见到赵云衣锦还乡,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开城迎接赵云,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打个比方,赵云在常山的受欢迎程度,就好像是后世的一些小乡镇,出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后来还做了大官,而且这个大学生在家乡的口碑极好,试想,这样的人回到家乡,能不受到家乡父老的夹道欢迎吗

赵云进城之后,传檄常山的各个县令,让他们归附燕王,收到赵云传檄的县令们。立刻改旗易帜,撤下袁字大旗,把燕字大旗插上了城头。一时之间,常山治下的八个县,全部向赵云倒戈,把赵云的声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连带着。也让燕军的士气大涨,声威大震。

又丢掉了一个郡,而且还是以这样的方式,让袁绍的心中感到窝火无比,然而令袁绍更加窝火的事,还不止于此。甘宁统帅两万麒麟军沿着黄河入海口。进入黄河航道,兵锋直逼袁绍所在的新河,但却并没有向袁军发出挑战,而是利用新式战舰速度快的优势,在黄河之上打起了游击,别忘了,这可是甘宁的老本行。甘宁在投效敖烈之前,可是两江之上赫赫有名的“锦帆贼”

在甘宁的袭扰之下,连续数个县城遭到了麒麟军的攻打。麒麟精锐走下战船,来到陆地上作战,战斗力竟是丝毫不减,没有一个县城的守军可以抵抗的住麒麟军的猛攻,甘宁更是奋勇当先,战斗在攻城战中的第一线。那些只有千余人甚至只有数百人驻守的县城,很快就被甘宁率军打破了。破城之后,甘宁把城中库府内的钱粮物资、军器装备洗劫一空,甚至就连守军身上穿的衣甲都不留情面的扒了下来,然后把县令和守军们绑到一起,交给当地的老百姓处理。甘宁是外来人,不清楚这些县令和守军平素为人如何。因此也不好擅杀,但是当地的老百姓可是知道的,把他们交给百姓处置,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偏差。

结果。在甘宁俘获的几个县令中,只有一个人没有被老百姓处死,其余人都被百姓们乱棍打死了,可见袁绍委任的县令们,平时是如何的欺压百姓了。甘宁此举,也算是为百姓们除了一口恶气。同时,甘宁这种仗义行侠的作风,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于是,由燕王统治冀州,比车骑将军袁绍更为合适的议论,悄然在广大的百姓中间兴起,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

袁绍有心派出兵马围剿甘宁所部水军,无奈“锦帆贼”着实机警,深谙游击战的精髓,每每在袁军出兵的路上,就已经带领着部下水军转投他处了,只留给袁军一个个空空如也的空城。袁绍的部下不是没有水军,可自始至终,袁绍都没想到过和敖烈的对战会用到水军,因此在战争伊始,他就把大部分的水军调派给了审配,以便审配在黄河渡口拦截曹操。没有水军的帮助,袁绍自然也就对甘宁无可奈何了。

袁绍是在无可奈何中,颇有些焦头烂额,可敖烈却与袁绍的心情截然相反。经过短暂的休整,敖烈率领十一万燕军和江东军步步逼近新河,凡是敖烈王旗所过之处,沿途的县城莫不望风而降,罕有拼死抵抗的事情发生。挡在敖烈进军路线上的五个县城,四个开城投降,只有一个做出了抵抗,却被战斗力强悍的虎贲力士仅用半个时辰就给拿下了。

在进军的同时,敖烈传令镇守在常山的赵云和镇守在中山的太史慈,以及镇守在渤海的周泰、蒋钦,让他们分兵前来助战。赵云和太史慈不想错过这场旷世大决战,对所镇守的郡县做出妥当安排之后,把郡内事务交给了部下的得力部将,然后各自率领五千军前来助战。镇守在渤海的周泰、蒋钦,经过协商之后,蒋钦率领大军继续留守渤海,而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周泰,则是带着五千江东军,向敖烈的方向进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