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轮箭雨之下,还是有近千名精锐被冰冷的箭矢射杀,其余受伤者。不计其数。

“退退回沙县去”敖烈大声下达着命令。两营精锐一边挥动兵器拨打着射来的箭矢,一边依言向后退去。

看到自己一方的军士,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给敖烈所部精锐造成的损失,袁绍的心中感到无比的畅快,大声喊道:“不要停继续放箭”随着袁绍的命令,又是一阵拉弦的声音,嘎嘎的响起。

敖烈心中大急,连声呼喊到:“血杀所属,下马用战马抵挡箭矢”敖烈给血杀营配备的战马,都是上乘的好马,整整一万匹战马,可是敖烈花了大价钱从各地收购来的,可是眼下形势危急,再好的战马,也没有人命重要。在敖烈的眼中,每一名跟随在他身边的精锐,都要远远比这些战马珍贵。为了保住这些精锐的性命,敖烈只能牺牲这些战马了,哪怕把马上三宝的秘密暴露给袁绍,也在所不惜。

血杀营对于敖烈的命令,向来执行的一点折扣都没有,听到敖烈的呼喊之后,近万名血杀精锐齐齐翻身下马,把心爱的战马留在身后抵挡箭矢,然后随同虎贲精锐一起,徒步向沙县城中跑去。

第二轮箭雨当头落下,撤退中的两营精锐再次出现了伤亡,不过这次因为有了战马组成的壁垒,伤亡的人数比刚才少了不少,仅有数百人被射杀当场。其余人在顶过第二轮箭雨之后,加快速度脱离了站在山上那些伏兵的射程。

仅仅两轮齐射,纵横沙场的血杀和虎贲精锐就被射杀了近两千人。或许,袁绍对这个战绩并不满意,认为射杀的人数太少了,但是敖烈可不这么想,此刻敖烈的心中在滴血每一名血杀和虎贲的精锐,都是在千挑万选之后,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无数次的战火,培养出来的精英,敖烈在他们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大量的钱财,每一名精锐战死,都像是在敖烈身上剜去了一块肉。

而血杀和虎贲的精英们,也没有辜负敖烈对他们的培养和付出,面对铺天盖地的箭雨甚至是死亡,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发出过惨叫每一名中箭的精锐,都是咬着牙挺了下来,把插在身上的箭杆随手折断,流着血,跟随着敖烈共同进退。未完待续。。

s:s:大琨好兄弟卡答出场了,嘿嘿,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大琨还是要对卡答做出八字评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第一百七十一章 血色归途三

看着敖烈率军向沙县退去,袁绍冷酷的笑道:“没用的,敖墨寒,今日,你必须得死”

就像是为了验证袁绍的预言一样,敖烈率军刚刚脱离了伏兵的射程,震天的喊杀声从身前和两边传来。

沙县中,被袁绍事先安排的好的一万军士,扯掉了身上的伪装,挥舞着武器杀了出来;道路两侧,各自出现了一支人数在一万以上的伏兵,显然是早就迂回包抄到位的,看样子,袁绍等人是打算把敖烈及其麾下精锐一网打尽了。还好因为卡答的出现,把前面官道上埋好的引火之物点燃了,大火瞬间烧起,不但让敖烈等人免于这场火灾,还把那个方向的伏兵挡住了,否则的话,敖烈等人此刻将要面对四面合围的险境。

马超挺起虎头湛金枪,怒喝道:“退无可退,不如拼死一搏”西凉人本就悍勇,马超更是年少气盛,连番被逼退,已经激起了他心中无尽的怒火。

“兄弟们,列阵”敖烈大吼着下达了准备反击的命令。

精锐就是精锐,无论在怎样的险境之下,依然丝毫不显慌乱。在听到敖烈的命令之后,血杀和虎贲两营精锐立刻调整脚步,配合着众将结成方圆阵,把敖烈团团拱卫在中间。

大阵的中央,许褚和典韦两员虎将,一个坐在马上,一个站在地上,一左一右护卫在敖烈身侧;在许褚典韦身边三步远,徐荣带着一百名血杀营精锐围成了一个圆圈,把敖烈三人以及贾诩、李儒两位谋士围在了里面,既负责保卫敖烈,又负责传递敖烈下达的命令;在向外五步远,赵云统领着两千名血杀营精锐组成了一个方阵,挡在了外面;赵云外面,太史慈带领四千虎贲又组成了一个圆阵。套在赵云的方阵之外;太史慈之后,黄忠带领剩余的所有血杀营精锐再次排列成一个方阵,举起手中的手弩,对准了伏兵杀来的方向;马超带领大部虎贲精锐,在最外围又组成了一个圆阵,就像是一面用身体竖起的盾牌,把身后的同袍尽皆保护在其中。

一方套一圆,一圆护一方,方圆阵的精髓,在仓促之间。被两营精锐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大阵刚刚排列完毕,袁绍等人部下的伏兵已经杀到了眼前。站在第二战线上的黄忠弯弓搭箭,略一瞄准,手中箭矢离弦而去,带着呜呜的呼啸,一箭洞穿了一名伏兵偏将的头颅。一箭得手,黄忠毫不停顿,右手似是拨弹琵琶一般,飞快的抽箭、搭弦。最后激射而出。伏兵阵中,又是一名偏将应声坠马。黄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量射杀那些中下层的军官,让即将冲杀过来的伏兵失去直接的指挥。

随着黄忠的出手。他身边的血杀营精锐纷纷锁定目标,把手弩中早已准备好的弩矢射了出去。血杀营是敖烈麾下特有的兵种,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骑兵,他们的武器是七尺长的计都斩马刀。适合在各种战斗中厮杀,而且敖烈还给血杀营精锐们配备了溪子连弩,这些溪子连弩是当初敖烈在光武秘宝中带出来的。后来又让王浑进行了改进,把弩身缩短,可以直接扣在手臂上,不会对血杀营精锐们挥臂的动作产生任何影响,相应的,因为弩身的缩短,原本可以五连发的连弩,被缩减到了三连发。一把改进后的溪子手弩,最多也只能容纳三支弩矢,可以选择单点发射,也可以一次性把三支弩矢全部射出去。

面对蜂拥而至的敌军,血杀营精锐们都选择了连射,一次就把手弩中的弩矢全部激射了出去。溪子手弩经过改进之后,射程大大的提高,但有效射程也不会超过五十步,再远一些,就会出现精准度上的偏差了。所以,血杀营精锐们发射弩矢的时机把握的很好,一直等到敌军冲进身前二十步远,才向敌军进行射击。二十步,是溪子手弩威力最大的距离。从这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出血杀营对战场上细微变化的把握,已经达到了随心所遇的程度,侧面反映出了血杀营精锐之名,实至名归。

从三个方向杀来的联军顿时被散射的弩矢射倒了一片,联军们不可能像血杀、虎贲那样的坚韧。于是,惨叫声在联军阵中接连响起,近千名联军被弩矢夺走了生命,无力的倒在了地上,被身后赶上来的同袍踩成了肉泥。联军中还有一些新兵,在见到大量的鲜血迸射之后,惊叫着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却不料被身后冲上来的人撞到在地,活生生的被践踏而死。一时之间,喊杀声、惨呼声,惊叫声和各种痛苦的呻 吟声以及兵器及铠甲的碰撞声,连成了一片,还没有正式交锋,联军就已经出现了混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