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指挥水战的水准,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趁着训练新军和组建水军的闲暇,敖烈和师父王敖、师叔童渊一道,又抓时间改进了抛石机和箭塔的性能,这两样大杀器在三人的冥思苦想中,本身的弊端被修改过来不少,纵然仍然不能让敖烈满意,但是相比之前却要完善的多了。图纸设计好之后,敖烈就开始招募工匠,让他们按照图纸对原有的抛石机和箭塔进行修改,并同时批量制造新的出来。

这段时间里,敖烈终于把埋藏在心中很久的马上三宝搬了出来,秘密召集一百名铁匠按照他画出的图纸进行打造。以前因为实力不足的原因,敖烈虽然明知东汉时期的骑兵们,用的骑乘工具十分简陋,但是却不敢把这三宝暴露出来,怕被有心人得到之后批量打造出来武装部队。现在敖烈就没这样的担忧了,无论是麾下的实力还是手中的财力,敖烈都要超出其他诸侯一头,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幽州的人口比中原的南方少了很多。不过这也没关系,敖烈几年前就已经从乌桓峭王那里勒索过来数万乌桓人,再加上近一年来的连番大战,敖烈把收降的俘虏遣散了不少,让他们回乡务农,没有土地的,敖烈还让各地郡守给予他们土地和耕具,只要秋收之后,按照一定的比列,用粮食来偿还就可以了。

敖烈的这一举动,甚至可以说是屯田制的雏形了,无形中吸引了不少流民,起到了安稳人心的作用,甚至有许多冀州和青州的难民,也都闻讯而来,在幽州地面上落叶生根。照这样发展下去,十年之后,敖烈就不会为幽州人口稀少而发愁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次换装

所谓的马上三宝,指的是高桥马鞍、马铁蹄和双边马镫。敖烈画出图纸之后,交到了秘密召集起来的一百名工匠手里,让他们加紧打造。

在打造马上三宝的同时,敖烈和外公敖老丈一起算了一笔账,这几年来,万通商行的发展十分迅速,凭借西风烈酒、金丝叶和六阳雪三种拳头产品,已经在北边站稳了脚跟。短短数年的时间,分行已经遍布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和并州五个州了,无论是信誉度还是财力,都已经跻身一流商会的行列。在北方,隐隐和冀州的甄氏家族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占据了北方商会界的半壁江山。通过计算,敖烈吃惊的发现,自己的外公敖老丈真的是经商的大行家,竟然在这三五年之内,积累起了让敖烈做梦都想不到的财富。

当然,这些财富并不完全是敖烈的,按照当初敖老丈制定的规矩,敖烈最多只能对其中一半的钱财进行调度。尽管只有半数,但也是一笔巨款了。如果是在后世的话,把这些财富折算成后世的货币,敖烈现在已经是个身家十多个亿的大富翁了。

从敖老丈这里得到了精确数字之后,敖烈对加强麾下精兵的军备,更加信心十足了。敖烈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构思,现在又有了万通商行积累的巨额财富,为麾下将士们更换更加精良的装备,已经不再话下了。唯一让敖烈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东汉的工匠和铁匠们的技术,实在是有些粗糙,往往敖烈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东西,他们要么是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敖烈表述的是什么东西,要么就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根本打造不出来。

敖老丈似乎是看出了敖烈的心事,拉着敖烈向后花园走去,边走边道:“烈儿啊,你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啊”

敖烈点着头回答:“外公,您老人家有所不知,孩儿是在为了军备之事发愁,孩儿征召起来的那些工匠,让他们打造一些普通的物件倒是没问题,可是想让他们打造出一些技术难度高的东西出来,往往失望大于希望。”

听完敖烈的苦恼,敖老丈笑呵呵的说道:“呵呵,烈儿说话越来越有一方诸侯的架势了。”

敖烈苦笑着道:“外公,您就不要调侃孩儿了。”

“好好好,外公不给你添堵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所说的这个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流的冶铁师傅造成的”敖老丈笑着继续说道:“你外公我行走江湖大半辈子,认识一名出色的冶铁师,同时他本身也是一个出色的锻造师,相信在他的帮助下,你的那些烦恼就不再是烦恼了。”

敖烈惊喜的问道:“外公说的是谁”

“关中王浑”

“是他”敖烈惊叫了起来。熟知历史的敖烈当然知道,当今天下有两大铁匠,一个是川蜀的蒲元,曾经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打造了三千口战刀,每一把刀都削铁如泥;另一个,就是敖老丈口中的关中王浑了王浑不但善于锻造,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冶铁家,他冶炼出来的铁,比普通的铁更坚硬、更有延展性。后世把王浑冶炼出来的铁,称作浑铁。

敖老丈抚须笑道:“没错,就是他,外公这就修书一封,派人给他送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