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龙境秘踪 > 分节阅读 391

分节阅读 3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肃的某一个地方。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近几年气候的变迁,加上上游用水里的剧增,黄河来水量大幅度下降,而今年中上游的来水更少,断流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昔日咆哮壮观的黄河要变成一条季节性河流。

可我们却没有机会感伤,我对陈世安同意合作同样不理解,要知道外勤组有政府协助,在国内没有做不到的事,就算需要禹王唤龙鼎,得到手后大可把他们囚禁起来,这些人跟在身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除了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但也有认识的人,例如龙氏兄弟,一别数月,这两人也成熟了不少,而九龙会也来了几人,只有唐诗依然故我,一个人一个,他最担心的是能不能吃到正宗的黄河大鲤鱼。

三门峡的得名来自于水库上游,黄河奔流不息,在陕西省的潼关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由于干涸,三个岩石显得非常雄伟,在中间那个被称为神的岩石下面已经成了一个大型施工基地,一个工程团已经在哪里摆开了战场。大型机械在不停地施工,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清理淤泥,清理河道。

我有点奇怪,难道这里面会有龙,如果有,死龙还差不多,那个唤龙鼎到底什么作用,不会真的能唤龙吧,在苗乡那个什么笛子也能唤龙,结果什么也没有唤出来,这次大张旗鼓,希望比上一次强一些。

我算是见过真的龙的,他的体积,他的雄伟,让我很难想像能在这水库里生存,三门峡水库就算在丰水期,最高水位也不过有三十多米,别说与南方的湖泊相比,就算在中原省,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大湖。

更何况这里的水含沙量极高,能见度极差,丰水期一碗水半碗泥是真实的写照,很难想像高贵的龙在这里面如何生存,恐怕找条鱼都难的要死。

我胡乱的猜测,因为我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以做,和我相同的是唐诗,银百伶先生等人,这些人到很安静,没有半点的不安和紧张,甚至相处的很融洽,你很难理解,一天前还生死相搏的几派人马,此时喝茶聊天好似一家人。

他们之间的仇恨,他们之间的恩怨,好似都不存在,玉玲珑和大小风骚三人忙着服饰的化妆,贺先生和银百伶两人忙着品茶喝酒,偶尔也会喊我研究研究金骏眉和祁门红茶的区别,比较特殊的是神猿,这只大猴子躲在房间里。

而唐诗则是劳逸结合,睡觉和寻找美食相结合,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在他的喋喋不休下,我们的伙食倒是有飞速的提高。

在中间朱天伦和陈世安各找过我一次,除了谈心和思想教育外,主要是王力和戚全和的事,据陈世安说,在外勤局里的负责人并没有叫王力的人,但前任有一位叫王力的人,而戚全和是外勤局机处的负责人,在我们去山西的时候突然失踪。

这让我很疑惑,如果王力是前任负责人,那他为何要关心戚全和失踪的事,他又如何调动这么多的人马,而薛宏和苏原为何要听命于他,还有在苏州虎丘伏击我的政治处的人马又是怎么会事

我想把苏原和薛宏很可能是王力的手下告诉他们,可却没敢,毕竟那只是我的推断,并不是真相,万一我判断失误,那岂不是害了他们。在中美洲里,多亏他们两个联合舍命来救我。

第四十四章大禹是条虫

朱天伦和陈世安两人的侧重点不同,朱天伦多是打感情牌,而陈世安是单刀直入,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希望我坚守底线,不要做不利于国家不利于民族的事,我只好满口答应。

可是我还是很少见到吴漱雪,偶尔见一次,也是看见她和龙氏兄弟在一起,自从在四川轩辕家和外勤组对峙劫持,在她的哭泣和呐喊中,我义无反顾地跳上了轩辕家的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可是我的心中为什么还是如此苦涩和酸楚。

是我太自私,太自恋,还是依然珍惜那份感情,我也说不清楚,龙氏兄弟中的龙天远英俊潇洒,家世又好,比起我来说,这简直天上飞龙和地下土蛇的差距,只是龙家也参与到这些争夺中,龙天远更是心狠手辣,两人相爱几无可能。

当然,也许是我多想了,吴漱雪只是和小白龙关系较好,奉命去陪同他们,只是大小风骚和贺先生都是龙家的人还是出乎我的意料,难道龙老爷子有什么新的想法,龙氏兄弟来,那何笑又在哪里

我也问过朱天伦和陈世安,禹王唤龙鼎和这此挖掘到底有什么关系,朱天伦向我解释,传说当年大禹在父亲死后,奉舜命治理水患,他改堵为疏,历经了十三年,九过家门而不入,开挖了九河,终于导积水入大河,其中的主要治水工作就是在现在的晋,陕,豫三省,而三门峡就是最著名的遗迹。

我很奇怪禹和龙的关系,朱天伦告诉我,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有一个结论,禹王是条龙。这里的龙事实上就是虫的意思,顾是史学大家,当年顾颉刚用训诂的方法,考证出“禹本是一条虫”,是一类似蜥蜴的爬虫。这与把大禹看做民族脊梁的鲁迅实在大相径庭了。发怒的鲁迅,同样用文字训诂法,称顾颉刚为“鸟头”先生,因顾字从页雇声,而雇是鸟名,页本义是头。尔来我往,遂伤和气,惹出讼案。

而顾颉刚早年研究中国古代史,怀疑盘古三皇五帝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对于大禹则引用了说文里“禹,虫也”的说法,存疑大禹也是“神话里的动物”。

顾颉刚曾说:“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了。”

这事在当年除了和鲁迅先生论战,也引来一个著名的公案,那就是著名的六月六日中国工程师节,据说当年陈立夫对顾颉刚先生禹是条虫非常不满,派人让顾考证大禹的生日,顾虽然认为禹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但迫于压力把四川某地祭祀禹的日子报了上去。

后来国民政府把六月六日订为工程师节,陈立夫先生遂以此事嘲笑顾颉刚,能考证出来一条虫子的生日,真是本事。

当然,禹是真有其人还尚未定论,因为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

而现有资料中禹王治水包括禹王本身中也存许多争议,因为禹治水中神话色彩太重了,包括禹是由父亲鲧而生,是一条黄龙,用应龙开道,玄龟驮壤。中国远古史本身更是神话史,而禹的神话最多。

这和禹成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国的开国君主有关,君权神授,自然先主要越神奇越好,直到近代,各个帝王还是在寻找祖先的神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