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522

分节阅读 5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率计算的等量货币。如果经济形势真恶化到要靠印钞票来刺激经济的地步,那就用不着转弯抹角玩外汇兑换的把戏,直接采取金融海啸中美联储主席所说的办法,坐上直升飞机上飞遍美国,往外撒钞票不就完了

因此政府出台的外汇管理法律规定,外汇储备购买力只能用在国外。直接发外汇给国人既然行不通,那有人又说政府可以把这些外汇储备全用到海外市场上购买消费品,然后免费发给老百姓。先这一招与刺激国内经济无关,如果进口一般消费品,可能打压国内市场,而进口大宗商品,以中国的规模来说,买什么什么涨价,这样的万亿购买力,又有哪个国家能满足中国的需求可外汇储备还是减少了1万亿,央行超发价值2万亿美元人民币,后果殊途同归。

当然国内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对经济平稳运行还是极为有利的,一方面对外展示中国有强大经济实力,存在很大调控空间,中国政府有应对危机的信心,远没到要靠印钞票支撑的地步,稳定住人心。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具备较强支付外债和其他正常外贸需求的能力,在当前经济危机时刻,对稳定外国直接投资,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保证。

另外外汇储备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动,可以通过推动进口增长来拉动国内投资增长,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换汇后,用来购买更多国外技术和机械设备,或购买一定海外资产,对经济增长能起到直接拉动作用。而增加进口,对出口国经济也有很大帮助,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做出的重要贡献。

最重要的是,外汇储备虽然必须用之于外,但对投资国内许多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国企没有限制。有个很好的例子,从去年起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基本完成了境外上市,除了农行还在准备外,其他三家银行的上市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和同时国外大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其中几大国内主权基金和外汇管理局出手购买银行海外股功不可没。

最近中金公司就投入300亿美元为农行注资,由于现在金融危机蔓延,国内企业海外io面临很大不确定因素,在此关键时刻,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农业银行,给了它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很大空间。作为全国农业资金主要来源渠道的农行如果上市成功,无疑将在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农民工就业,以及加快农业生产等众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才是外汇储备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

当然郑飞龙也表示,目前外汇储备保值遇到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全球经济危机非常严重,欧元、英磅都已大幅贬值,美元贬值只是迟早问题,而外汇储备中大部分属于美元资产,必须未雨绸缪。以他的观点来看,只有变“货币”形态的外汇储备为“资源”形态的外汇储备,才能真正保值,要减少外汇储备中的美债,相对增加石油储备和资源储备才行。

说到这里,杨星接上了话茬,“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这外汇储备虽然看的眼热,但那不是能直接用在国内的。我在这补充一下,咱们国内四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承销商美国高盛、j摩根当时都是低价吃进银行股的,如今他们出售非核心资产,我看我们用要贬值的美元,打折收购他们手中的银行股,提高银行控股权,不再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且这几大银行还可以借助国家外汇储备的支持,加快海外布局。咱们自己的银行相比国外跨国银行经验缺乏,但为了避免竞争光躲在家里也不行。总要到外面的世界搏击风浪,增长见识,现在正是个好机会。如今我们手里有钱,而许多欧美金融机构则渴求现金,我们不一定要全额收购,可以仔细挑选部分优质公司低价入手一些他们的股份,获得一两个席位,成为战略投资者,这对其他企业海外抄底,也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不是”

大家一听果然有道理,当初国内金融机构改革思路就是剥离几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用优良资产组成股份公司在海外上市,除了利用外资外,也是想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和人才。不过对于我们拿最好的银行资产在海外上市,并让国外金融机构获得股份的作法一直存在异议,现在乘机低价回购股份,从商业角度来看正是时候。

只是对杨星提议购买海外金融机构股份却引起新的争论,理论上讲把外汇储备从资产型转为实物型,的确离不开金融支持。可这一轮经济危机的源头就是各国金融机构,现在谁都说不清那些往日名气不小的金融机构到底还有多少欠账,万一遇到雷曼或两房危机重演,这投资不就打了水漂吗

感谢暧昧的月色和光量的月票,这个月本书就会完本,我也不打算继续求月票了,新书还在准备中,希望到时大家赏光观看就行了

第八百一十七章 先知

对于会上大家提出金融危机还未过去,国内自己的金融机构羽翼未丰,现在就出国去收购那些前途未卜的跨国金融机构股份,如何评估风险一事上,杨星主动亮出了自家的一样独门武器,那就是名为先知的人工智能网络系统。

杨星这时推出这套系统是早有预谋的,他这些年如此惊人的崛起,早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尽管他掩饰的很好,但也压住质疑的声浪。因为他几乎每次重大商业决策都能赢得胜利,一次两次还能以运气好解释,但后来几乎是到了步步料敌机先的神奇地步,这就不能用运道解释。不少人都对他的“预测”本领产生了兴趣,如果不是他财富飞快增长,加上抱了中国高层的粗腿,身边环顾着奇人异士,说不定早就被人绑架去详细研究了。

现在对于他“未卜先知”,流传着许多不同版本的小道消息,自从他压服欧美财团后更是愈演愈烈,杨星也知道长久下去一样会引起国家机构的关注。人类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就算他为国为民做了不少事,一旦被扣上“异于常人”的帽子,他在社会上就会被孤立,要放手大干自己的事情就举步维艰。

可是对付流言并不容易,为了给自己的本事添加一道防护罩,他很早就开始布局,把人们的注意力往高科技方面联想。由于他拥有前世的经验,这一世也一直不懈的用技术引领消费潮流,经过不断渲染,他作为新产品领路人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如果这时他宣布自己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身后众多科研人员和高技术装备的功劳,就能瞒天过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