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98

分节阅读 4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商界的耀眼新星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光芒,让许多鲨鱼嗅到了血腥味,2月底,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国际投资集团朱诺金融投资公司突然发出恶意收购中星集团旗下星美时尚为信号,紧接着另一家国际娱乐业巨头美国波塞冬集团也向星光娱乐发出收购请求,一时间中星集团似乎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好在杨星及时醒来,虽然“身体虚弱”暂不理事,但也给了集团极大信心。他醒来后,摘星楼顶集团标志光明大作,第二天集团和香港股价就上涨了10,足以证明他王者归来的效应。等到5月,国内政坛风暴越演越烈,有心人察觉出这多少和杨星有关系,正感叹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狂风暴雨时,杨星又在香港做出更多力图挽回颓势的举动。

蛰伏了半年没有露面的杨星一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引来了全场热烈掌声,杨星看起来瘦了不少,但精神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脸上还留着一块不小的烧伤痕迹,让他本就平淡无奇的脸孔更加难看。但这个世界男爱才女爱俏,在座的人更关心杨星脑子里冒出来的新想法,而不是他的脸蛋,否则世界排名前十几位的超模也不会陆续拜倒在他的西装裤下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杨星会把“毒丸计划”提升,选择和对手硬碰硬时,令人大掉眼镜的一幕出现了,杨星先是宣布中止毒丸计划,欢迎公平竞争收购自己旗下公司股份,接着对此前执行董事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进行了追认,并宣布中星集团总部更名为中星资本控股集团。

资本控股公司在商界一般是指以控股其他公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星的更名意味着中星资本今后会在收购并购领域更加深入,对旗下公司会进一步放权,一般不再参与直接经营。但执行董事局的继续保留,也意味中星资本依然对旗下企业任何大的商业决策保留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对前一阶段人事大调整的确认,以及仍在“休假中”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未出现,也让外界看到杨星果然是彻底恢复了,把中星依旧牢牢掌握在手中。

紧接着他宣布了两个震动会场的消息,一是根据此前和中国国家进出口银行和发展银行以及中金投资公司达成的协议,几家企业同意中星集团以中星企业股份作抵押,贷款500亿美元。第二是中星资本有意出让旗下核心企业星富投资集团部分资产和投资项目,计划筹资300亿美元,并还宣布中星资本现在还握有500亿美元现金流,三者合在一起达到1300亿美元之巨rs

第七百七十九章 资产证券化

这时候人们才明白过来杨星这是用的釜底抽薪之计,无论多么精巧设计的收购,说到底还是要靠双方的财力说话,看谁出的价码最能打动人心。尤其是对采取杠杆收购的一方,因为收购方是以目标公司资产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借贷利息通过被收购公司未来现金流来支付,虽然收购者无需直接支付大量现金,但是怎样给出资人编制一个美好前景,和说服收购公司股东把股份卖给自己会有更好的收益是最关键的。

中星资本前一阶段因为主事人杨星不在,经营陷入困境,才给了收购方一丝可趁之机。但现在杨星重新复出不说,还转手间就手握1000多亿美元,再想继续恶意收购,那至少需要准备3倍的资本才有把握,可他的对手哪那么容易筹集如此多钱来玩收购大战

这时候杨星的敌人才想起,当初杨星启动“齐格飞”计划打击美国股市时,的确是从中国方面取得了几百亿美元信用证支持,但一般人都认为那只是作为杨星当时对外融资的一个信用凭证而已,就像是一件核武器,只起威慑作用,哪想到如今杨星真把它给丢了出来。

而杨星直接对星富投资动手,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星富是整个中星资本的核心和钱袋子,集团内外都对此没有异议。现在它名下管理的资产和投资高达千亿美元。借这几年美联储大降利率。市场充斥着各种热钱的机会,星富的股价节节高升,如今市场估值超过千亿美元,是中星资本旗下最值钱的公司,杨星却主动出售它的资产和股份

事先没人想到杨星居然会来这一手,有不少人都认为这其中必然有诈,很像当初97年金融风暴开始时杨星玩的老花招,但招数不嫌老,只要有效就行。尽管觉得这其中疑点重重,但面对杨星捧出的这道星富投资大餐。没多少人能抵住诱惑,很快香港总部找上门来有意谈判的人就络绎不绝,而且从回馈的消息看,杨星的确是把星富许多金融衍生品等资产卖出。也转让了部分股份,在敌人看来,杨星这是动了真火,真要跟他们斗个鱼死网破才行。

如果只做到这样,杨星的敌人虽然害怕,但还觉得不是太绝望,毕竟即使恶意收购计划失败,大不了重起炉灶再换个目标,而杨星用星富换钱,短期来看是筹资的好办法。但长期来看,削弱了中星对其的控制力,难说是喜是忧,但杨星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们感觉,杨星可能不是出于一时义愤的贸然出手,而是明显有更大图谋。

由于星富投资是中星集团最能赚钱的公司,当杨星抛出出售股权和资产换现金的计划后,应者如云,特别是他采用国际流行的资产证券化方法,将星富投资许多非核心业务剥离打包成各类证券推向国际金融市场。大大增强了流通性,效果明显,很短时间就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中尤以与美欧等国房地产市场有关的信贷资产证券最受市场欢迎。

二战后,西方国家几乎每隔十年就会爆发一次大小不一的经济危机。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为了转移国内通货膨胀和日益高涨的人工、环境等成本压力,一边不断放松银根。导致国家债务高涨,一边采取将中低端制造业外包到国外,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而只在国内保留下来地产和金融等第三产业,被称为经济的“空心化”,金融业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主要甚至是唯一支柱产业。

1999年底,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了实行60多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打破了美国金融界最后一道藩篱,取消了传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经营间的限制,让此前利润丰厚的投行业务对外界敞开了大门。一时间各种传统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开展了自己的投行业务,金融市场虚拟经济的规模膨胀,现在已经超过实体经济十几倍,大把热钱到处乱窜,寻找一本万利的发财机会。

在这种趋势下,似乎任何行业被金融这根金手指点石都能成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互联网产业,这也是导致美国互联网泡沫急剧膨胀,又急速破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最新金融市场变化就是新兴的资产证券化潮流。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术语,一般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如银行贷款、企业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通过评估确定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收益将保证稳定,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在此基础上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进行发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