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96

分节阅读 4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集团债台高筑,经营业绩在中星集团旗下企业中排名靠后,这次因为杨星的原因,股价短短时间已经跌去了30正是逢低吸纳的大好机会。

而星光娱乐稳坐东亚娱乐媒体霸主宝座,是中星集团的招牌和形象大使,但娱乐业表面光鲜,投入也极大,星光娱乐的摊子又铺的大,旗下艺人身价待遇都是一流,成本控制就不如星云和星辰等企业,敌人想剥夺中星集团的话语权,自然也不会放过星光娱乐。

王伊人就告诉杨星,国际资本市场上有好几家出名的对冲基金在私下联络两家公司的中小股东,吃进不少股份,前几天更是撕破伪装,跳出来公然宣布收购企图。执行董事局在发现对方的企图后,第一时间就启动了“毒丸计划”,和对方斗得难分难解。杨星醒来时,集团员工采用亮灯仪式告诉外界杨星醒来的消息,除了给大家打气外,也是宣告杨星王者归来,给市场明确信号,为正在进行“毒丸计划”增加筹码。

收购永远是商海中打击对手,扩大自己实力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收购在西方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市场行为,当事双方在收购时采用各种攻防策略完成收购行为,并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权,成为大股东。

“恶意收购”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种收购活动。而“毒丸计划”就是反恶意收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增加恶意收购难度,分为“股东权利计划”、“负债毒丸计划”和“人员毒丸计划”几种。被收购公司使用股东权利计划时,由公司赋予股东特殊权利,董事会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这是通过股本结构重组,降低收购方的持股比例或表决权比例,或增加收购成本以减低公司对收购人的吸引力,达到反收购效果。

而执行负债毒丸计划时,被收购公司在恶意收购威胁下会有意大量增加自身负债,发行债券并约定在公司股权发生大规模转移时,债券持有人可要求立刻兑付,从而使收购公司在收购后立即面临巨额现金支出,降低被收购企业的吸引力。

至于人员毒丸计划则很有破釜沉舟的味道,那就是被收购公司同全部或绝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签署协议,一旦公司面临被收购局面,并且高管面临收购后将被降职或革职前景时,全部管理人员将集体进退,一起辞职。

这一策略会使收购方慎重考虑收购后更换管理层对公司带来的巨大影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层阵容越强大、越精干,实施这一策略的效果将越明显。就像“毒丸计划”的字面意思一样,让收购方吃下一颗毒丸,即使成功,也会中毒不清。这次集团启动“毒丸计划”就将这几种手段都使了出来,并且广为宣传,敌人也不是铁板一块,顾虑重重才没有得手。

杨星听完他昏迷后王伊人他们执行“末日信号弹”计划的情况,倍感欣慰,王伊人他们做得非常不错,即使自己不在,也能独挡一面,执行董事局的工作可以说卓有成效。只是被动挨打从来不是他的个性,那些敌人预料不差,眼看着自己的女人死在怀中,脸部和身上未愈中的伤痕还在隐隐作痛,他要是还能忍下这口气,他就不是男人了。

一想到敌人趁他受伤,攻击凝聚他心血的公司,以及洪丹阳为了救自己全白的头发,他就下定了决心,这次一定要复仇,而且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如九天雷霆般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他耐着性子要听听虞傲君他们分析这次暗杀行动背后到底牵涉到什么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不出他所料,主角果然是那帮被他年初在拉斯维加斯骗走了几十亿美元的“国际纵队”,只是还多了一个新对手,那就是美国“蓝队”。rs

第七百七十六章 美国蓝队

蓝队实际上是一个美国学术界发明的名词,一般是指美国学界和政界中抱有极端保守主义思想,认为中国崛起将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最大危害的一批人。“蓝队”的本意就来源于军事兵棋推演,因为北约等西方国家自认为是蓝色一方,而苏联和中国都以红色为标志。美国蓝队的成员包括许多国会议员、美国一些新保守主义智库成员和一些右翼媒体。

蓝队幕后支持者是一群信奉白人至上的“盎格鲁撒克逊”思想种族主义,自认为美国是上帝所选之地,有义务应统治全世界,对于任何企图挑战其权威的对手都要尽早铲除,从二战的德国、日本到冷战中的苏联,这种理念一直流传下来。而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他们一时找不到对手,此时正好中国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走上了复兴历史上最好时光的大道,必然威胁到了美国的统治地位,所以他们把目标转向中国,作为假想敌,游说美国政府加以遏制。

蓝队在90年代的美国政坛非常具有影响力,其代表人物比如美参议院前外交委员会主席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极端,经常对美政府的外交政策指手画脚加以指责,另一名议员考克斯于1999年出台的著名考克斯报告更是内容捕风捉影,严重歪曲恶化中美关系和恶毒攻击中国各方面的成就。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了极大影响。其成员认为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和美国国务院对华政策太过软弱绥靖。要求对中国采取全面强硬对抗的政策,并支持台湾独立倾向,以此牵制中国的发展。

而在媒体方面,当时美国国内也掀起了一股诋毁丑化中国的逆流,1997年,美国时代周刊和多伦多环球邮报前驻北京记者伯恩斯坦和芒罗,共同出版了题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的一书,作为曾经呆过中国这两位记者居然惟恐天下不乱,预测中美之间“对抗不可避免”,双方的“利益冲突将会加剧”。甚至有可能“爆发核战争”。

此书出版之际,美国国内正在展开一场对华政策的大辩论,“蓝队”的危言耸听与此呼应,一度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混乱。中美那一阶段频繁出现的“银河号事件”、“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和“中美南海飞机相撞”上都有“蓝队”的影子在后面活动。一时之间中国国内专家对“蓝队”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美国国内有识之士也逐渐清醒,开始跟蓝队划清界限。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发现了恐怖分子这个新敌人,主流意见都不再视中国是主要威胁,“蓝队”的影响力就日渐式微。2003年的美伊战争后“蓝队”的力量更加单薄,因为中国并不像法国或俄罗斯那么强烈地反对美国出兵,2003年小布什宣布反对台湾举行独立公投时,蓝队发不出太多反对声音。

但实际上。看看蓝队的组成就知道这样的政治团体是甘于自我沉沦,随风而逝的,只是因为“911”横插一杠子转移了美国战略重心,让他们选择暂时偃旗息鼓而已。而杨星的老对头梅隆家族就是蓝队的大金主之一,因此他们认为太宽泛谈提抗“中国威胁“过于务虚,应该改变策略,挑选类似杨星这样代表中国在某方面领先的具体人物来打击更切实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