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89

分节阅读 4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富翁则多是从事圈地盖房子,出口当地特产原材料什么的,主要还是在传统产业圈子里打转。

但时代在发展,不少有远见的富豪发现光是小打小闹是不行了,李嘉诚能成为华人首富,除了占住了传统地产和航运产业外,关键靠是他旗下的移动通信事业。他小儿子李泽楷更是几乎不靠他的资助,只凭借一点李家的名头就赤手空拳打出另一片天地来。他现在正把精力主要用在卫星电视、通讯行业上,最近还被杨星忽悠着准备一同收购ib的硬件部门,打算大举进军电脑硬盘、内存颗粒等高科技制造业。

鉴于目前世界十大富豪中不少是软件网络行业新贵,海外华人富豪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开始琢磨并不一定非要让儿孙接自己的班,转而投资高科技也是一种延续家族辉煌的好办法。而同杨星合作,加入他开创的新事业,未尝不是一次相对稳妥的选择。至于要冒的商业风险,所谓富贵险中求,一旦跟着杨星干,不仅能多一条财路,而且以杨星的经历来看,成功可能性更大因此参观眼前被其他十座摩天大楼众星捧月般环绕,直入云端的摘星楼,感受乘坐将每座大楼在十层楼高度连接在一起的小型轻轨的便利和舒适,以及在建筑物内亲眼目睹利用高科技技术制造出类似科幻电影般的办公场所,都更让他们更加坚定和杨星合作下去的决心。

杨星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为了给这些打算绑在他战车上的战友打气,还特地公布了几个好消息提振士气。第一个就是他宣布为了鼓励华人科学家多创佳绩和把更多青年人的聪明才智转变为实际成果,星基金将会比照诺贝尔奖的形式在香港设立“星冠”的大奖,他会捐出10亿美元作为大奖启动资金,并欢迎广大同好踊跃捐款,奖金高达300万美元

并且和诺贝尔奖多人获奖要均摊百万美元奖金不同,杨星承诺每位大奖得住奖金不变,如果一次得奖人数太多,基金会金额不够,会由星基金自动补齐。杨星承诺在他有生之年,星基金会还会定期向星冠基金内存入款项,只要他一天不倒,星冠大奖都会坚持发下去。

“星冠”大奖初期会设立和平文化、数学信息、生物医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几项大奖,弥补19世纪创立的诺贝尔奖在现代社会覆盖范围上的不足,其中特别针对外国人因为翻译问题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存在种种偏见,为弘扬中华文化设立的和平文化大奖,就是专门用来表彰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弥合东西方文化差异,追求和平人士的。

大奖评委会将广邀各行业专家秘密评选,杨星他们即使是出资人,也不能干预评委会的运作。除了表彰科学家和社会人士外,“星冠”有别于其他大奖的地方就是还设立了华裔创业大奖,这也是杨星唯一有资格参与评奖的项目。该奖项会对每年有极佳创意的华裔创业者项目进行筛选,对其中有市场潜力的佼佼者给予奖励,这笔大奖就相当于一笔天使投资,评委会成员还会为获奖者提供许多商业资助,一经提出就吸引了许多青年创业者的关注。

大家都认为这是杨星对老师高锟获奖后国际舆论上一种奇谈怪论的直接反击,尽管华人以刻苦聪明闻名于世,但在西方把握了话语权的科学大奖上却鲜见中国人的声影,针对华人学者和商人的大奖却为数不多,高锟以中国香港公民身份首获诺奖,就引得不少人不舒服。

随着中国复兴,国际很有市场一种观点就认为中国科技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剽窃”西方先进技术而得,中国人是“小偷”杨星这次用三倍于诺贝尔奖金的“星冠”大奖来吸引世人关注,除了宣传中星集团形象,就是想证明中国人的智慧不但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现在能快速追赶上西方,依靠的不是外援,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本事rs

第七百六十五章 ib的个人电脑业务

宣布完成立“星冠”大奖的消息后,杨星又当众宣布了另一条好消息。那就是星云电子和ib暗地里持续多时的谈判刚刚结束,ib将会把旗下享誉盛名,但亏损严重的个人电脑业务全部出售给星云电子旗下巨星电脑公司,正式退出了这个自己一手创立出的市场,让世界it行业人士既震惊又感伤。

ib于1911年创办,早期从事数据打卡业务,随后通过技术创新带领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是it业公认的巨头。ib经营史就几乎等同于一部电脑发展的历史,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第一批电脑中,就有多台出自ib门下。

从最早的电子管计算机到半导体超级计算机,都无法或缺ib的身影,甚至连个人计算机的概念也是ib于1981年提出的。让微软日后一飞冲天的c操作系统dos,正是比尔盖茨和ib合作的结晶,主要针对的就是ib的c电脑。另外个人电脑主要部件硬盘、内存等最早都是ib研发设计出的,ib的thkad系列笔记本电脑更成为商务人士器重的典范作品,可以说没有ib,就没有如今的精彩纷呈的it世界。

可ib这家百年老店最近也遇到了危机,90年代初。由于c平民化趋势加快。电脑市场群雄并起,ib这头庞大的蓝色巨象ib标志色为蓝色遭遇了经营连续亏损,士气低迷的大危机。危急之时,ib高薪聘请了新总裁郭士纳,这位“外行人”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在半年内裁减了45万名员工,还做出最重大的调整,就是彻底改变ib的经营方式,从一家硬件公司向着软件咨询和服务方向做转变。

1995年以ib35亿美元收购莲花软件公司为标志,创下当时软件业最大单笔收购金额后,ib一发不可收拾。企业经营全面转向为大中型企业提供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大型机、各种软件和服务。而对旗下曾创造辉煌业绩的个人电脑业务越来越视同鸡肋,不时传出准备出售的风声。这种情况下,因为奥委会全球伙伴计划找上门来的星云电子敏锐察觉到ib的意图,于是提出愿意接手ib奥运赞助商位置意向后。也表示想全盘接手ib个人电脑业务的意愿。从感情上讲,ib对放弃个人电脑业务很是不舍,毕竟c中众多革命性发明都是诞生在ib的实验室里,是它的亲生儿子。但在理智上,ib却知道抛弃这个“儿子”势在必行。

如今it制造业已进入国际分工的超大规模生产阶段,成为普通电子消费产品的一员,哪家品牌性价比高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美国本土生产的个人电脑品牌由于人工成本高昂,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只有委托台湾、中国等地代工生产。但随着技术扩散,许多代工厂商已不满足于当个单纯的打工仔。纷纷创立起自己的品牌。中国、韩国、台湾等地新崛起的电脑品牌攻城略地,现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个人电脑公司里他们已占据了大半江山,而ib除了还有些品牌价值外,市场份额却急剧萎缩。

现任ib总裁彭明盛几乎完全继承了郭士纳的衣钵,对于c业务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很不满意。他认为自己凭借数十年管理的经验,已为蓝色巨人找到了一个价值更大的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与it相关的服务,并进一步帮助企业改变商业流程,外包其核心业务以外功能部门就势在必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