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72

分节阅读 4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借助地地利人和优势,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规模已成为国内最大,才成立没多久的蔬菜交易中心也赶上了山东寿光,中原省正从农业大省向着农业强省转变。

另外依托本省深厚的重工业底子,中原省这几年在省内重点发展了一批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煤化工业、石化等跻身同行业前列大企业。并积极追赶世界高科技潮流,在九都、商城、龙城等地成立了微电子和新能源产业园,在芯片制造、液晶面板、光纤、太阳能、风能等前沿技术产业上已初步形成了不少产业集群,拉动省里经济快速增长,不少兄弟省市看得眼红,纷纷前来取经。

而依靠中原省全国第一人口数量优势,省里将农业机械化溢出的劳动力和城市富余下岗职工结合起来,采纳杨星当初提出的建议,改革省内的教育体系,开办了大量职业培训学校和中心,为许多产业提供了高质低廉的劳动工人。高素质的员工永远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必备条件,不少沿海企业被中原省劳动力优势吸引,纷纷搬迁落户中原。同时也让中原省的熟练技工不必再千里迢迢四处打工,在家门口直接上班,现在中原省外出务工的人数已退居全国第三,而财政收入却连续翻番,成绩耀眼非常。

文仁贵当初泄露中央调任阚东田到海南的意思,虽然有部分是因为杨星大力投资海南的缘故,二人搭配,在海南复制九都的成功故事大有可为,但最主要还是看重阚东田的能力,他敢于开拓,放手实干的本事在海南这个改革实验区里一定还能更多作为,中央就是希望阚东田总结出新时期改革经验,不但让海南经济腾飞,也能把它推广到全国去。

这意味着阚东田现在是中央重点培养对象,如果他在海南延续他在九都和中原省的辉煌,下一届领导集体里说不定也有他一席之地,而作为长期合作对象,杨星当然想极力促成此事,这次来北京他主要就是来见阚东田的。

作为即将走马上任的省部级领导,规定一般要先在中央党校学习一段时间。中央党校是党内意识形态理论大本营,培训党员提高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从轮训省部级、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市委书记的进修班,到以系统理论学习为主的省部级后备干部班,一旦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短则两个月,长则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党校为学员提供一个认真思考自己走过的历程的机会。用学员的话说,就是给他们提供在工作“热运行”当中“冷思考”的机会。

作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基地,阚东田正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内学习,这里担负着轮训培训高中级领导干部的任务,随便拉名学员出来至少是县委书记的级别,杨星的财产在这里毫无意义,只能凭借国务院经济改革小组特聘专家的名头和中奶奶出入证才让他进了校内。

杨星坐在风景如画的校内小湖边上,看着走进的阚东田和范伟心里暗叹“果然是官场给人改变大”阚东田原本就很严肃,如今一张国字脸更是威势逼人,走起步来沉稳有力。而以前成天和杨星嬉皮笑脸的范伟更是变化巨大,早就没了以往青涩的跳脱,代之以冷静坚定的神色,虽然他和杨星同龄,现在看起来领导范十足,好像比杨星还要大上几岁,相信假以时日,必然是官场一颗新星。

三人坐定后讲起各自这几年的成就来不胜唏嘘,阚东田知道自己这次提升杨星出力甚多,很是感谢了一番,不过到了他这个地位,实质回报不用挂在口头上,只要履新后稍稍向中星集团倾斜,自然有懂得上意的官员知道如何做,杨星也就装作忽视,一切尽在不言中吗。

倒是谈话焦点转向了范伟,当初阚东田为了回报杨星支持,破格提拔范伟出任九都南岸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后来他又进一步当上了九都经管会秘书长,成为国内最年轻的20多岁正处级干部,在省内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过范伟踏实肯干,又有杨星明里暗里的帮助,在九都现任书记的支持下不但保持了九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还主持修建了中原省第一条地铁九都地铁,既圆了马书记的城市轨道交通梦,还为自己的政绩增添了厚厚一笔。

第七百三十八章 杜康酒

显然当年在九都小牛肉汤馆里指点江山的三人都已经成长起来,并且实现了大部分人生目标。杨星和张胜利飞黄腾达自不必说,即使是范伟经过这段时间官场磨砺,气质和谈吐上都有彻头彻尾的改变,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很有领导范儿。表情冷静沉稳,只是在杨星和阚东田面前才流露出一丝真性情,表示对能到中央党校进修,颇为受宠若惊。

他这回能进中央党校却不全是阚东田的功劳,原来接替阚东田那位九都市马书记虽然有些好大喜功,但真的接手九都工作后,还是发现这是一条不错向上走的捷径。由于九都这几年经济增长迅速,政治地位提高,频频被中央领导人作为样板提起,隐隐成为吸引周边人才和投资的聚宝盆。他虽然未能在发改委更进一步,发现现在要是能在九都做出点成绩来,未尝不能再进一步,圆了他的升官梦。

所以当初他逼迫杨星想让他帮着投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功利心虽然急了些,但的确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只不过被杨星虚晃一枪,四两拨千斤的用电动公交车方案给化解了,虽然并没完全达到他的目的,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九都因为率先在国内采用零排放电动公交车的做法却意外引来国内外环保人士交口称赞,反而成了马书记任内一项最值得夸耀的政绩。

当今国际上正流行低碳环保的概念。即使是一向喜欢攻击国内环境恶化和治污不力的境外媒体发现九都这项实验后都如获至宝。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大胆尝试环保的范例大加赞扬。而国内这几年对传统的高污染换经济高增长模式的危害也有所警惕,所以也对九都这种做法广为宣传。虽然大部分电动客车其实是杨星个人捐赠,但马书记因支持这种电动客车上路而成了频频上镜接受采访的领导,为他的档案添了不少分,对杨星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马市长很是烦恼,虽然电动客车无污染噪声小,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其实有很多技术问题还没解决,杨星本意是拿来当实验用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充电,此时全电动客车行程还比不上一般汽车。想要跑遍全城,就需要在城内主要地点设立充电站。另外电动客车核心部件充电池经常过热失灵,运行一段时间后故障频出,九都本来几条线上试运行的电动公交车都差不多换回了原本的汽油动力车。

面对这个自己执政以来最大政绩工程。马市长当然不想让它就这样昙花一现,问题是这事关高科技技术,他也没多少好想法。但总算想到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电动客车既然是杨星捐赠的,说不定他会有办法。但杨星这几年全在国外东奔西跑,回国时间很短,好几年都没回九都了,他的政治支柱阚东田步步高升,自己当年却因为轨道交通一事和杨星弄得有些不愉快,不好意思直接求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杨星好友范伟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