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13

分节阅读 4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越受到认同,加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后接触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对外推广中华文化的心情也就迫切起来。相对的,中国五千年几乎没有断代的悠久历史。和迥异于西方文化的中华文明特点,也越来越吸引更多猎奇的外国人关注中国文化。所以国内早就提出学习国外推广语言学院的经验。推出专门的汉语培训机构,以加强国家“软实力”宣传。

按照这个思路,前世里国家“汉办”于2004年,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推出了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学院总部”。

当然这都是官面说法,实际上国内对“孔学院”非常重视,在它身上给予了很高厚望。对于这种自己掏钱请外国人学汉语的事毫不迟疑,大手笔拨款推动不说,许多孔学院的授牌挂牌仪式还有国家相关领导人参加,目的都是为了打破西方民众由于媒体误导造成对中国的恶劣形象,用文化吸引他们。七八年下来在全世界开设了300多所孔学院,差不多顶的上其他国家半个多世纪的成果了。

结果这反而闹出个反效果,许多西方国家觉得这是中国的魅力攻势,无端怀疑孔学院是中国派出来的间谍机构而诸多刁难,弄得我们不得不多次声明孔学院和政治无关,就是一所单纯承担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机构。

这一世杨星接受前世的经验,不但大力推动孔学院提前出现,还对孔学院提出了几条建议。比如政府对于孔学院的拨款尽量不要高调宣传,要试试吸收海外华人和对华友好人士的捐款,甚至可以主动申请当地政府的文化资金,可以考虑把孔学院的运作尽量本地化、公开化,给孔学院披上一层“民办”以免惹人口实。同时为了不让孔学院单打独斗,能不能将海外武馆以“功夫馆”的名义搭配推出,一文一武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对于杨星这个计划程沧海他们都予以高度肯定,并同意杨星出面组建“中华文化基金会”,广纳国内和海外爱国人士,接受世界各地人士捐赠,以基金会的名义对孔学院和功夫馆提供部分资金和设施支持,杨星口头保证“星基金”将会向该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美金的捐款,这足以保证两家机构的稳步扩张了。

孔学院有国家汉办提供人员教材支持,杨星只要当好出钱大爷就行。但功夫馆杨星却不打算完全交给国家体育局主办,因为鉴于前世国家体育局对武术申奥失败经验,还有中国体育各单项体育协会在国际各大比赛组织中的弱势地位,杨星很担心散打即使申奥成功,也会被人抢先摘了桃,想想中国足协的战绩就知道了。出于对体育局官僚的不信任和由于自身安全原因,杨星不好亲自出面的缘故,所以他想让汪云起站出来操办散打申奥的事情。

汪云起明白杨星这是看上他们汪家的人脉和自己一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了,但是无论是孔学院还是功夫馆,都和他的愿望契合,加上他观看杨星现场演示利用高科技对散打的现代化包装后,觉得信心倍增,也就没多推辞就答应下来。

杨星经过上次贝卢斯科尼帮他背后使关系,使“秘密”演唱组得到欧洲视网歌曲大赛冠军后,他就对所谓西方组织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嘴脸算是彻底看清了。他告诉汪云起,国际奥委会所在地洛桑离自己古堡所在地不远,最近集团正在和奥委会谈判签订全球合作伙伴的计划,汪云起可以借这个机会多和奥委会成员“亲近亲近”。

虽然奥委会西方国家代表不好下手,但是奥委会还有不少来自亚非拉国家的成员,他们大部分在所在国政府内只是名普通体育官员,是地道清水衙门,在瑞士这种高物价地方生活很是捉襟见肘。杨星建议汪云起可以利用中星集团的关系多和他们打交道,送些小“礼物”联络关系,对推广武术,增加散打的知名度很有好处。

汪云起对此心领神会,这不就是撺掇他行贿吗,他也早听说国际奥委会不是什么圣地,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盐湖城冬奥会都传出过行贿丑闻,不是奥委会成员被收买,北京早在2000年就获得奥运资格了。反正花钱大头都是杨星的,花起来不心疼

两人谈笑着定下了散打的申奥计划,这时汪云起才想起一件事,“对了,你这么了解国际上的格斗赛事,一定听说过国际黑市拳赛,最近我有几个朋友参加了国内的地下黑拳赛,觉得还不过瘾,就求我到海外开开眼,你朋友那位未婚妻夏雨佳也在里面,我不好推辞,就想找你帮忙。”

现在杨星羽翼已丰,不管他愿不愿意,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圈,里面的人都是他的“嫡系”,汪云起、文飞龙、张胜利、范伟等人都是如此。杨星的事业飞黄腾达,他们的人生境遇也跟着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杨星有大生意首先就会想到照顾他们,而汪云起认识范伟,自然也知道夏雨佳家族实力,找到杨星似乎顺理成章。

第六百四十四章 兽营

杨星有些诧异,汪云起这个人算是他见过最接近儒商的人,性格中有些偏软,多谋少断,当日若没有自己在他后面谋划,恐怕早就被他家的“青年俊杰”汪岚猊挤下台,抱着一堆古玩默默垂泪享受失败者的落寞去了。

但由于杨星的积极介入。这几年汪云起在他帮衬下混的顺风顺水,已经能独立开展自己的事业,但是骨里的文人气始终没有褪去。风花雪月他能说的一套套的,但什么时候他喜欢看格斗这种打杀场面,甚至还想看最血腥的黑市拳赛,这不是他的风格啊难道他听了杨星介绍的散打比赛,就想要去实地体验一下,他知不知道黑市拳和散打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不过杨星知道汪云起不是随便说说的人,他接过汪云起的手机,看了一下通讯录上几个名字,就觉得颇为眼熟,细细回想才记起来,这不是当初查到朱紫宗四下联系,邀请的几位打算合伙对付中星集团的江浙富商名字吗心头顿时流过一阵暖流,看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些年和汪云起的生意合作,还是交到了他这个真朋友。

看来汪云起也得知有人想要对付自己,考虑到杨星家大业大,他一般的忙帮不上,但是凭他们家族在江浙一带经营多年,在那里想找出想要暗中对中星集团不利的几个富豪并不太难,现在借花献佛把他们用看海外黑市拳的名义集中起来,再交到杨星手上任他处置,也算是给杨星帮着云海药业大发展的一份谢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