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07

分节阅读 4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可能成天只关注这个,现在他就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他正坐在上海崇明岛的天青馆里和汪云起喝茶,只是现场气氛实在紧张,旁边陪他坐着的不是往日明艳动人的美女,而是位中年大妈,正是杨星的老娘何桂枝。杨星叫他们来,是因为要讨论一件非常严肃的大事,虽然早领教过杨星预测未来的本事,但听到他口中说出的消息,还是让两人难以置信。

“你是说真的,今年底会爆发一场大疫病,死上千人”即使面对自己的儿,何桂枝仍旧难以接受刚才杨星的说辞。杨星开门见山讲到经过他和手下分析,今年底明年初国内会爆发一场百年罕见的传染病,汪云起的医药公司今年刚获得疫苗生产资格,何桂枝的餐饮生意更是和传染病是生死冤家,让他们赶紧做好准备。

杨星当然不会空口说白话,他把一摞厚厚的资料放在他们眼前,两人是越看越心惊,何桂枝看到里面描绘的食品行业利用工业废料以次充好,卫生检疫标准长期被漠视,各种食品成了病菌温床的内幕,虽然早有耳闻,但现状仍让她大为震惊。

而汪云起则注意到文件最早时间可追溯到1999年,其中透露杨星当时就和香港政府携手在大屿山机场附近的一处离岛上建设了一个最高4等级的生物试验室,难道那个时候他就未卜先知到这场大疫情

第六百三十四章 非典

汪云起当然不知道杨星有重生这件大杀器,虽然现在杨星的记忆因为过度使用经常会记得不清许多小事。但关于国际国内的大事,他早就尽可能在发家之后,凭记忆把它们记录在了一处隐秘的纸上。

而作为02年和03年之交的“”大难他是怎么也不会忘记的,前世里这时他才跳槽没多久,工作地方离家有点远,对于每天戴着口罩坐公交车,车上一人咳嗽,全车都是惊弓之鸟的情形可是记忆犹新。这一世他该赚的钱都赚到了,许多想都不敢想的美女也上过了,还有了一大堆冰雪可爱的下一代,应该说人生理想算是都达成了,本该心满意足过着老婆孩热炕头的生活。

可是等到他爬到现在的地位才发现,这人往高走,眼界也会随之升高,就像他老妈当初整个路边盒饭摊就觉得很是欣喜,如今已贵为国内食品行业老大,却是战战兢兢,事务繁忙,不得一丝空闲。刚刚才发生的某些国内政治势力自我感觉良好,居然打起觊觎中星集团的事情也说明杨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他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家人朋友着想,稍有不慎就会有大厦倾倒的危险。

所以对于这次震惊世界的疫情,杨星要是有办法阻止,绝对是不想它再来一次的,一来这可不是“911”,死的大多是美国人,杨星还没有冷血到看到同胞大批倒下而无动于衷的地步。二来这次疫情对于大中华圈经济的冲击远远要大于常人的感知,最严重的时候,国内许多城市街上都看不到多少行人,许多小地方连从北上广回来的人都要隔离,社会陷入一片癫狂之中。特别是杨星的集团大本营香港,因为经济遭到重创,杨星可在那里投了巨资,还没开花结果就要先萎缩一阵,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容许此事发生。

但还能有迹可循,这种天灾的预防却让人束手无策,毕竟直到杨星重生前,连世界卫生组织都无法对病毒做出正确的源头判断,对应治疗的疫苗也是刚刚诞生,杨星自然没办法现在就去提前斩草除根。

只是虽然无法判断成因具体情况,杨星还依稀记得好像当时流传跟广东人喜欢吃果狸等野生动物有关,就干脆做好两手准备。他首先积极涉足生物制药行业,早在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期间,他就说动港府,同意他在大屿山附近海岛上建设国际上第九所4等级的生物实验室。

4等级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设立的一种标准,因为国际上规定除了核武器,生化武器一样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旦不慎流传出去,对整个人类都有莫大的威胁,属于国际社会严密监控的武器。

鉴于生物实验对人类生活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在1983年出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依据传染性微生物的致病能力和传染危险程度划分了四类等级威胁;而对应于这四类威胁,相关检测的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程度,根据其设备和技术条件也划分成四级;其相应操作程序也有四级,并对四类微生物可操作的相应级别实验室及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

这个标准就是现在世界通行的14实验室等级,4实验室作为生物危险最高等级的实验室要求极高,也一向广受瞩目。4实验室是一柄地道的“双刃剑”,它的应用可能造福人类,但弄不好也可能为人类带来种种“祸害”。4实验室管理上的任何小疏漏和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遭受感染,也会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和人群感染疾病。

因此兴建4实验室,需要极高的技术和大量先进设备不说,还需要此后不断高额投入予以维持,这对许多国家来说都是项沉重的财政负担。所以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8个4实验室,均设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杨星重生前,由于经费不足和重视不够等原因,国内不要说4实验室,就连3实验室都没有建成,结果在后来抗战役中吃了不小的亏。

前世杨星看到国内病毒还要送到国外进行检测,尤其是近邻台湾居然都建有4实验室时,不禁长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连病毒检测都做不好,怎么和病毒斗啊”。所以这一世,他不惜重金和香港政府联手打造了一个4级别的生物实验室,还鼓动汪云起积极涉足医药行业,前不久药厂刚刚获得了国内仅有的几张允许生产疫苗的资格证,这不但赚钱,还为以后开战做好了准备。

而作为第二手准备,杨星的心思就有点阴暗。他一向认为,既然不能阻止一件坏事发生,那就要尽可能的引导它朝危害较小的方向发展。虽然可怕,但它的致死率实际只有10左右,只要能先加强防范,甚至是来个“狼来了”的故事,加强全民警戒,使得感染人群降低,也算是个办法。

这是有例可循的,当时作为广东邻省的湖南,因为加强宣传和戒备,使得全省受感染人群不超过三位数,并且无一人死亡。而当时许多地方刚刚传播开来时,地方官员出于中国官场千年以降的陋习报喜不报忧,想把传染消息给捂住,大大耽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让传播一发不可收拾。

即然知道的传染源很可能来自食物,传染方式是空气传染,杨星没办法跳到大街上大喊“有传染病”,但让国内民众对食物安全和感染人群感到恐慌还是能做到的。那在食品卫生和环境污染上揭些黑幕,让民众提前感受危险,社会上形成舆论潮流后,到时不用政府宣传,民众都会自觉地采取一定防护措施,虽然猛烈,也至少能扎起一道藩篱挡住。

出于这个目的,杨星先把汪云起和何桂枝找来,就是想让他们依计而行大力配合。尤其对于何桂枝的喜洋洋餐饮集团,杨星这次打算自查集团食品供应链,主动公布问题食品的方式来引发舆论关注,行的是苦肉计。杨星刚讲出来时,何桂枝明显想不通,心想这不是自毁长城,砸自家招牌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