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02

分节阅读 4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明抱着发家致富的念头,两人一拍即合,他就跳槽到凯旋集团当了财务主管。99年后,朱紫宗开始涉足股市,成为股市大黑庄。坐庄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银根紧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禁止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

最后还是深谙金融系统内幕的岙启明想出办法,利用凯旋集团的众多关联企业虚构购销铜的合同,进行电解铜循环交易,虚开增值税发票。以此开具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再用汇票到银行套现现金,继续拿来炒股,最后规模居然达到了80多亿元。

朱紫宗对岙启明的办法很满意,但是岙启明却知道这是一颗迟早要爆的大炸弹,规劝朱紫宗尽早收手。朱紫宗哪里肯听,他欲壑难填大把钞票都填进了股市,岙启明得知他在香港那边也玩起了倒卖消息,虚增股价的把戏,就觉得末日来临,香港不比内地,真要事发,恐怕朱紫宗也罩不住。

更何况他偷听到朱紫宗打算挑战中星集团的消息后,更加惶惶不可终日。朱紫宗胆大包天,不代表岙启明也昏了头,他凭借多年经验就能推算出,即使中星上海这几年步子不大,但资产加在一起也是凯旋集团的几倍,这还没包括中星其他城市的实力。惹上这样的庞然大物,岙启明只觉得前途昏暗,同时朱紫宗这人可以共富贵,不可同患难,要出事岙启明一定会替他背黑锅,他前思后想,终于狠下心决定背叛。

第六百二十六章 请君入瓮

“今年一月间京城来人找朱紫宗,对方只待了两天就走,我以前完全没见过他们,虽然猜不出他们的来历,但看做派肯定是官面上的人。之后我手就经手了好几笔大额款,我留了心,追查一下发现主要是江浙和海外转来。”

“对了,还有这几个月朱紫宗接到的国外长途多了不少,主要是说日语和英语的。他当初在日本打过工,我原先以为是那边的老关系,但不久后我查到其中一笔是从日本瑞穗银团中国分社转来的5亿日元资金,这可是个大数目,并且是总部直接划来的,我觉得他以前的关系达不到那么高,肯定是日本的大人物参与其中”既然定下了投诚的决心,岙启明就破罐破摔,把所有知道的内情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通过他的叙述,杨星得知朱紫宗的凯旋集团的内幕,觉得倒还小看了他。虽然从规模上看,凯旋集团还差中星集团上海分部一筹,但朱紫宗确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地头蛇。他和沪上许多明里暗里的势力都有勾结,连那位梁市长的弟弟都在凯旋集团当一名挂名副总。

他本人是混混出身,行事流氓气很重,加上胆大手黑经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比如他和香港某位知名女明星传出过绯闻,结果她老婆就敢公然在餐厅里扇对方耳光。他自家酒楼下面停着几辆法拉利,专门给来吃饭的达官贵人过车瘾,这在上海是家喻户晓的谈资,至于那些人是否酒后驾车,是没人追究的。

岙启明和朱紫宗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两人对企业的经营前景产生了分歧,虽然岙启明帮着朱紫宗干了许多违法捞钱的勾当,但内心里实在是指望着发达后,逐渐能把以前的窟窿填上,平平安安的干正经事业,这也是不少国内富豪发家后,竭力想办法摆脱“资本原罪”的路数。

但他小看了朱紫宗的胃口,他已经不是当初街头小混混,即使坐上了上海滩第一富豪的宝座依旧欲壑难填。他不但更加猖狂的贿赂大小官员,还要和更高层搭上线,而拥有了保护伞后也更少了忌惮,越发拆东墙补西墙,让凯旋集团下属十几家关联企业的债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甚至为了对付中星,要在香港更疯狂的非法炒股筹资。岙启明作为财务主管,对每天凯旋集团吹气球般膨胀一点的身躯感到恐慌,因为只要轻轻一刺,这个气球就会大爆炸,所以多次规劝朱紫宗收手,两人的矛盾日益加剧。

由于岙启明是朱紫宗身边的老人,朱紫宗不想直接动手收拾他,以免落下话柄。但显然朱紫宗身边看出他想法的“热心”兄弟不想跟岙启明一直磨下去,动黑手教训岙启明的事情已发生过了两三起,不是岙启明命大,早就载了。他为了自保,也怕东窗事发,朱紫宗肯定让他背黑锅,只好对外求助。

可是朱紫宗现在正是人气大旺,他这个人脾气又不好,流氓习气重,跟他扯上不吃猪肉都会惹上一身臊,沪上能跟他抗衡的人不多,并且大多爱惜羽毛,都不愿冒风险收留一名朱紫宗的弃将,所以岙启明彷徨多日后,一看到杨星微服私访,就不顾一切跑来试试运气。

杨星一边听他讲事情,一边不断对照手下不停交上来的情报资料,拜他极度重视情报收集工作和集团强大的信息技术实力,等岙启明讲完没多久,杨星心里就对他的话做出了一定的判断,然后他就着手边情报单独又和岙启明谈了半天。岙启明出来后,脸上神情犹豫、惊喜、畏惧等不一而足,但旁人都不知道杨星和他说了什么,只看着他很快消失在门外,再也没回来。

岙启明透露给杨星有人想动中星集团的危险信号瞒不太久,至少杨星身边女人很快就知道内容。因为她们早就在杨星身边密布眼线,除了监视他的风流债外,还能接触到杨星不少商业机密。而作为杨星情报头的虞傲君和东方云衣经常要预警敌人的商业间谍活动,对有人暗中策动对付杨星,稍加调查就知道不是空穴来风。

当叶捷琳娜和谭美嫦陪他坐在星天地一号别墅的一堵视墙前,和正在世界各地忙碌的王伊人、郭樱等女连线越洋视频话会时,杨星脸上看起来并没有太多沉重表情。“我知道你们担心去年底我重分股份后对公司控制力下降,担心有心人接到消息想趁火打劫,也罢,我就给你们分析一下我这么做其实并没有实际影响,只怕那些人打错了算盘。”

“我当初把中星集团股份拆分,实际上正是想让我们家族富贵能长期绵延下去。我现在年轻力壮自然不用担心,但是我们的下一代能否把这份家业保住都说不定。万一我有意外,诺大的企业也不能立即烟消云散,这可是我的心血所系。现代企业走股份制道路,就是为了让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既保住创始家族的名誉,也能保证富贵延续,家族不至于一贫如洗。”

“亚洲豪门富不过三代,主要原因就是老英雄儿好汉,孙就成了一群窝囊废。儿孙们能继承我的本事当然是好,但万一没有出类拔萃的商业人才,或是干脆就无意做生意,逼他们干自己不想做的事,反而是害了他们和企业。”

“中星集团采用的是国际流行的股份设置,没有国内所谓法人股、流通股等繁杂概念,只有优先股好普通股两种,简单明了,一般人想在上面做手脚不容易。我把股份分出去,一来可以摊薄风险,如今我们手里有35股权,中央和香港政府手里握有20左右的优先股,根据规定如果公司垮了,优先股可以先获得资产处置的权利,但却不得参与公司具体运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