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396

分节阅读 3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场上都知道梁市长能力强脾气大,还很念旧。当初他只当个区长时,就认识了还在大学教书的史秘书,史秘书很能呵护梁市长,跟着他一起步步高升。尽管早有传言史秘书收受贿赂,还和多个女性发生关系不正常,但有梁市长罩着,史秘书依旧是一路升到了市秘书长的高位。

当初他第一次和中星集团接洽时,除了索要财物“小意思”外,就是暗示还要再送一两名美女给他,那就万事ok了。因为他早听说中星上海分部的女职员拉出去选美都是前三名的素质,后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所以加了条件。可没想到这正好碰到了中星的逆鳞,中星内部公认,集团招聘女员工上,能做主的不是老板杨星,而是他身边那群女人,连杨星想偷吃孔思羽这样的窝边草都困难重重,何况送人给好色的官员,所以双方才彻底谈崩。

史秘书吃了憋,就代表身后的梁市长的面子不保。不过中星集团家大业大,杨星又和中央直接说得上话,不是随便可以拿捏的软柿子,梁市长不好硬来,只能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给中星集团找点麻烦。没想到如今传出中星集团上海分部要搬走的消息,这对他的政绩威胁可是明显的,现在又是各级官员大面积换将的关口,万一有人歪嘴说他气走了上海投资大户,杨星可是程沧海的爱将,他也是上海的老领导,会不会被人认为事人没走茶就凉了这个罪名梁市长担不起。

所以这次他主动邀请杨星前来商谈,觉得给了杨星天大的面子。杨星虽然姗姗来迟,但席间笑容满面,不像是不能谈的样子,史秘书宦海沉浮多年,这点察言观色的本领还是有的,言谈中就未免大胆起来,心里琢磨万一谈的拢,吃完饭后能否暗示杨星,让他也享受享受那位异国风情美女秘书的好处。

虽然叶捷琳娜有些不安史秘书色迷迷的眼光,但出于职责一直保持着职业微笑和史秘书周旋,她虽然能说中国话,但不熟悉中国官场气氛,还只能偶尔提些建议,顺便了解其中关键,吸取经验,真正的谈判都由杨星和俞歌接了过去。

好在杨星并没有少年得志盛气凌人的样子,加上一旁孔思羽的庖丁妙手,把一桌上万元的神户和牛生肉片和肥牛火锅弄得色香味意形俱全,美食在口,美酒在喉,还有如花解语般的美女在旁服侍,交谈的气氛也就松弛下来,梁市长板起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杨星之前和史秘书交谈是大吐苦水,说是上海的人工地价都在飞速增长,而公司利润却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而在下降,传出的要搬迁消息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集团上层正讨论过的事情。杨星这次来上海就是要对这里的经营状况仔细考察,如果还是不温不火不见起色,这次的谈判又解决不了问题,难保中星集团不作出孔雀东南飞的决定。要知道上海正位于天津和三都澳之间,只要把东方星城的生产线迁移到到这两个城市,上海这边只留下港口和地产业务,并不想想象中那么难办。

杨星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史秘书听了暗自心惊,倒是一旁的梁市长稳坐钓鱼台。他来之前也询问过京城那边,得到的消息是程沧海笃定今年要下台,杨星作为他的嫡系力量,虽然劳苦功高旁人轻易动不得,但难保不成为他人觊觎的对象,要是杨星有眼力,就要早点转抱其他大佬的大腿。梁市长的位置可以直达天庭,杨星不趁现在交好他还要等什么时候。

何况从现在政局来看,他年富力强,今后的仕途肯定不止于上海,将来必定要进中枢。要是杨星有眼力,尽早投资于他保证将来有回报。国内想生意做大,没有官方靠山注定没戏,杨星当初被程沧海当枪使,在南京抓了几十号二代子弟,算是把京城不少人都得罪了,如今程沧海这个“孤臣”下野,杨星除了军方势力外,势单力薄,投靠他梁市长才是正途。

杨星为国做的许多事迹出于保密原因,除了军方高层和和中央领导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太多,连梁市长都不知道其中内情。在他眼里,杨星的成功更多被视为得自程沧海的支持,以前有程沧海罩着杨星大家不敢动,现在程沧海要下了,杨星的大笔财富就让不少人眼红,上海这边为难中星集团,除了面子之争外,也有收服杨星得到他的家财的想法。

这次杨星跑去参加军方“核高基”验收会,梁市长就一点风声没收到,仍以为杨星是有求于他,所以酒过三巡,气氛放松,史秘书就迫不及待的流露出招揽杨星的意思,叶捷琳娜听了还没反应,俞歌倒是差点笑出来。

她们这批秘书当时都是千挑万选的精英,后来又经过长期培后才能上岗,现在依旧要定期参加星空人力组织的高级员工培训。除了掌握自身业务知识外,还对许多商场“潜规则”了若指掌。中星集团发家于内陆城市,这些年在国内大肆扩张,更国内官场中人打交道有整套经验,当初郭樱、王伊人等还言传身教,让她们这群秘书得以应付各种场面,所以她们也算最接近集团核心机密的人了。

俞歌虽然没能参加军方验收会,也知道往日里杨星私下除了程沧海外,还有不少接近中央的渠道,这次回来更是让秘书室拟定了一份关于国家能源战略计划书,交付给当今国务院副总理文仁贵办公室,最近她还代接了不少那边的电话。以她听到的只言片语都能断定,杨星就算临时抱佛脚,也会选文仁贵的粗腿,怎么会轮到这位连政治局委员都不是的市长,真是口气太大了

倒是杨星既没答应,也没马上拒绝,只是说需要时间考虑,接着表示既然梁市长这么看重自己,他当然要表示一下。以前大家有摩擦看来是误会,现在谈开了就没事了,他表态不会撤回上海这边的投资。为了表示对梁市长的看重,他还要追加投资,可以考虑采取海南模式,对上海十大工程之首的洋山港建设进行投资。

第六百一十六章 洋山港

杨星刚才和史秘书磨了半天牙,梁市长自矜身份,一直没有多说,即使说上两句,也是风花雪月闲谈。直到杨星脱口而出“洋山港”几个字,他的眼睛里才冒出几缕精光,虽然转瞬即逝,但以杨星一方的眼力,还是立即察觉杨星所说正摸到了这位梁代市长的心中痒处。

作为长江入海口,上海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清末开埠以来就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对外门户。虽然改革前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其暂时落后于深圳和广东等改革前沿。但92年后经过中央规划,以浦东开发为支点,带动了整个上海以及沿长江一带经济步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上海正不断恢复着曾经“商从八方来,货往天下走”远东第一大港口旧貌。

改革后中国经济水平逐年稳步提高,通过上海发往世界各地的海运货物量也火箭般年年蹿升。国内外都有人预测,凭借上海的区位优势,荣登世界第一大集装箱码头只是时间问题。但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还要看地理环境是否支持,这一点上却是上海港的短板,虽然地处长江入海口,但是上海港口水文条件远不如附近的宁波。

当初荣明友在浙江沿海考察建港的地址时,就因为地理条件不佳去除了上海沿岸。除了当地政治势力庞大不好插手外,主要就是上海相对较好的地段早被人占了,其他地段更是远不如海西三都澳港的地理条件优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