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375

分节阅读 3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找杨星的麻烦。

但这并不意味他没放弃对杨星这个心目中大敌的关注,有句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所以他早就得知美国十大财团中的摩根和梅隆同杨星开战,取得了下风,法兰克梅隆甚至因为种族和操控政治等问题不得不出国避祸,他感觉报仇的机会来了。

“安田先生,我知道你请我来的目的,我就实话实说了吧,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不假,但是他也是个非常狡猾的家伙。我甚至有直觉,他和这次对我国的恐怖袭击有关系,否则他不会这么精准的掌握我国被袭的时间发动金融战。我接到的消息是那群只认钱不认人的金融杀手这次趁机落井下石,从我国金融市场上抢走了至少5000亿美元那个家伙也得到了超过百亿美元的收益,这是我不能容忍的。既然他要破坏规矩,就不要怪我们出手了。”梅隆咬牙切齿的说道。

安田一之助脸上升起得意的微笑,看来他连煽风点火的功夫都不用了,这个美国佬和杨星之间的仇恨比他还要大啊但他又马上想到现在杨星兵强马壮,身家过百亿美元。以前他实力弱于安田家和梅隆家族是都没让他们讨到好处,现在他们联手就能如愿了

何况他们俩因为各自的失败在家住中的地位已是大不如昔,很难调动以往庞大的家族势力来为他们服务,即使联手也胜算不大,但听法兰克梅隆的意思,是想不按常规出手,这倒可以考虑一下。

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

杨星此时当然不知道自己两大对头终于联手准备对付自己了,他正忙着和众多合作者分享此次大战红利。接受了一圈恭维后,才能抽身出来和来香港考察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郑飞龙说上话。

郑飞龙除了在北京玫瑰园和自家稀土生意见识过杨星的过人商业手腕外,其他时间大部分都是靠着和杨星的关系,从一笔笔生意分红了事,虽然赚得不少,但都没有这一次切身体会大混战的感觉深刻。

以前他不喜欢家里的安排,经常在外游手好闲,才有了“京城四少”的名气,但这几年他收心养性,接受家里的帮助,专心仕途,终于坐上了外汇管理局副司长的实权位置。而这一切都和当初他跟杨星的交往有关,也真切体会到杨星是他命里的贵人。

相比杨星现在的生意,他之前让姜立奎搞得那个外贸公司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要没有自家势力撑腰,早就亏得一塌糊涂了,幸好及时转给了杨星的星海商贸公司,现在姜立奎好歹也是星海商贸下属星海物流公司副总裁,星海物流现在可是仅次于中邮公司的国内第二大物流公司,姜立奎算是混的风生水起。

并且杨星现在在国内政坛的也地位不断上升,对于没有一官半职的商人来说杨星的确是个异数。但是他能为中央领导讲课,每次提出的建议都受到中央的重视,不少建议甚至已经成为了政策的一部分,就凭这一点,他郑飞龙都要甘拜下风。

这次由他亲自带队,率领一帮在国内也算是金融精英的官员们亲自来香港,就是要亲身体验一下金融战争的残酷和复杂。不过就算有一定心理准备,亲眼目睹了杨星他们用3000亿美元大闹美国金融市场的战斗过程后,才明白自己还是坐井观天,见识太少。

虽然他们在香港的大部分时间只能窝在一个废旧仓库改成的基地里,还要每天轮班观看这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战争的进程,为防止泄密,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解决,但没一个人抱怨。因为他们都为能看到这样精彩全面的实时金融攻防战而激动。

世界金融市场发展到今天,早就实现了巨量资金二十四小时全球不间断的滚动交易,从纽约到东京,从香港到伦敦,上万亿美元资金不停歇在各大金融市场中流动。它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追逐更高的利润,一旦中断,就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为此杨星他们组织了上百名交易员在基地里轮班连续不断交易,而在外面还有更多的交易员一起配合行动,这座基地里甚至还布置了一套完整的电脑工作站和中星国际在香港和内地设立的几大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随时分析数据,得出的任何一组数字都关系着成千上万亿美元交易的成败。

郑飞龙他们看得目眩神迷,正是考验他们所学的大好机会,即使不能亲自下场操作,依然被场内的气氛感染。即使休息时都在谈论所见所得,十几天下来大大增长了见识,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水深水浅终于有了一个真切的认识,不再夸夸其谈,也感受到了国内外金融领域的巨大差距。

“感到差距是好事啊,这回我可是冒着大风险请你们旁观的。要知道我大部分客户都只靠电话和电脑和我联系的,你要回去帮我给国内管金融的官老爷们敲敲警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再扎实也需要实践。这次叫你们来除了亲身感受一下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外,就是想加强国内对于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的重视。”杨星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的大班椅上谆谆教导,似乎根本没察觉他和郑飞龙之间的年龄差距。

这也是他现在实力暴涨的一个好处,当初他需要借助汪家和郑家这样的政治家族撑腰,推进他的商业大计,自然要放低姿态。但现在风水倒转,他已是身家过百亿美元的大富翁,可以经常直接面见国家总理,倒是郑飞龙和汪云起要求他的时候多,以杨星能给中央政治局领导上课的身份,现在居高临下给郑飞龙补课双方都没意见。

“我听说中央打算对国家战略储备体系进行改革,这其中的基础战略物资,比如原油、金属、棉花和粮食等不能只立足于国内,而是要考虑引进国际市场的产品,这就必定会涉及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国际上大宗商品全球定价机制基本上采用期货定价方式,打比方说,我们从中东进口石油,定价权却掌握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手里,中间还要加上一个升贴水价。这也就是说,谁能影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谁就掌握了许多国家战略储备的命脉,可想而知全球有多少资金觊觎这种定价权”

郑飞龙点点头,他亲眼目睹了金融市场的残酷和风云变幻,当然不会对其中的期货市场抱什么幻想。杨星接着讲道:“我曾听过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期货交易所的负责人自豪介绍他们的客户几乎囊括了全球大型生产商、贸易商以及投资银行等等。交易所里每天都吸引数以百亿美元的资金在里面搏杀,最后产生的收盘价格,就成为了当天的基准期货价格,指导全球商品贸易的定价。最近一两年来,中国屡屡成为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的热门词,不论是原油、金属、还是农产品,只要和中国一沾边,市场价格就会扶摇直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