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337

分节阅读 3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判。

这个工作自然找上了对于东欧市场最熟悉的叶捷琳娜,她本人就曾在乌克兰一家大跨国资源公司就职,业务水平很高,又继承了家业精通俄、乌、保等多个东欧国家语言,前段时间又在欧洲公干,自然成为和俄罗斯石油富豪打交道的首选。

而林佳娜何时参与进来杨星就不清楚了,不过凭她和叶捷琳娜亲若姐妹的关系,帮她一把也很正常。这次邀请很是顺利,多位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代表都愿意前来,而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代表主动提出,俄罗斯常年冰天雪地,对于到温暖的海边旅游一直很向往,杨星既然有一块海边景区,他们就想坐着豪华游艇来拜会。

杨星当然欢迎,只是上船之后才发现俄罗斯富豪的奢侈不一般。这艘名叫“海之精灵”的超大游艇价值不菲,它花了霍多尔科夫斯基2000万美元,意大利出品,吨位堪比一艘小型游轮。上面有起降直升机的停机坪,甚至还配有反导弹干扰装置,简直是居家旅游,把妹沟女的头等杀器。

霍多尔科夫斯基拥有的尤科斯石油公司是控制俄罗斯石油出口第三位的大公司,和国内的中石油签署有协议,每年通过铁路运送成千上万吨石油进中国。如果能和他牵上线,星威资源的石油就有保证,所以杨星对这次谈判也很重视。

只是上船只后他就发觉有些不对,霍多尔科夫斯基派来的那位名叫茨瓦伦杰夫的副手明显不是主角,包括他在内的其他几位俄罗斯企业的代表隐隐都要看他身边这位弗里德曼的俄罗斯胖子的眼色,而且谈判还未开始,不光邀请娜塔莎她们献唱,还找来一船衣着暴露,来自波兰、乌克兰等东欧的俊男美女助兴,明显是得知杨星对美女的兴趣,来了个投其所好,现在艳舞这么大的阵仗都摆出了,明显是有求与他,杨星不知道弗里德曼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yà

第五百二十二章 军火商

杨星记忆里对于霍多尔科夫斯基和他那家尤科斯石油公司了解不少,这个人今后无疑会走上一条悲剧之路。也许是东西方文化习惯不同,东方商人生意做得再大,也秉持财不露白的原则,选择尽量低调,即使和政治势力有关系,也会躲在幕后,大多数则直接划清界限,闷声发大财。

但西方商人不同,当他有了足够经济基础后,就自然会对更多的政治地位产生兴趣,许多大商人选择从政,尝尝当议员、州长甚至总统的滋味,这不好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杨星印象里,这位俄罗斯首富经商圆满后就动了进军政坛的念头,但很不幸的是他选择了一个过于强大的对手,那就是此时已如日中天的总统普京。并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制度表面上虽然接受了西方的选举制,但实际上更接近于亚洲传统的强人政治。一个人只要有钱就能获得相应政治地位的想法在这里可行不通。

结果普京随便找个理由就把这位俄罗斯首富送进了西伯利亚监狱里,他价值百亿美元的尤科斯公司也被拍卖,变成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的财产,他的万贯家财带给他的只是厄运。

当然此时霍多尔科夫斯基还没跟当局撕破脸,他的尤科斯公司更是在远东拥有不少高产的油田,并且和中国签订了一系列长期供油协议,杨星没有放着这个摆在面前大蛋糕不动的道理。他也想尽快布局星威资源的石油业务,何况既然杨星能知道尤科斯石油公司的下场,双方如果达成合作协议后,他自然能安排不少后手谋取更多的好处,趁你病要你命一向是杨星的最爱。此外这回要是能搭上俄罗斯这条线,对于集团正在不断推动的世界扩张计划也大为有利,俄罗斯可是他认定的“金砖四国”之一,经济潜力巨大,又邻近中国,是下一阶段中星国际准备重点开拓的市场。

不过现在登上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海之精灵”号后,情况就脱离了他的预想,现在突然冒出的这位弗里德曼越俎代庖,俨然成了和他打交道的人,现在还献上这场美女脱衣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但他总算是见惯了大风浪,沉住气想看弗里德曼到底要干什么

“亲爱的杨,我专程赶到这里是有一大笔生意想跟你谈的,你放心,你想要的东西只要我们能达成协议,绝对没有问题,事实上我来之前得到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先生等人的充分授权,我给你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多。”他的语言充满了yoo力,杨星拼命调动脑中的记忆,隐隐觉得自己摸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先自我介绍,我有一个运输公司,不过运送的是这世界上最危险的物品军火。”弗里德曼笑得就像只老狐狸,眼光却看着杨星身边的林佳娜,“我们现在急着用钱,而你有很多钱。”杨星面不改色的“哦”的回应,但心里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已经猜出弗里德曼的来头和他的用意了

二战后,世界分为两大阵营,期间发生了不少地区性冲突,而在这些冲突中,两大阵营的主角苏联和美国幕后支援武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而苏系武器以其坚固耐用,易于à作获得了不少国家地区武装的偏爱,由此就出现了苏联军火的大规模地下秘密交易。

苏联军队向外倒卖军火的传统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后期,非法倒卖武器在苏联已不再是秘密。为谋取私利,一些在阿富汗参战的苏军官兵及护法机关工作人员曾将几千件武器从战场上偷偷送回国内出售。苏联解体后,整个军工体系都陷入崩溃的边缘,而解体后政治上的真空,让不少人铤而走险,对外出售苏联资产中最值钱的部分军火。

解体后许多分家出去的前苏联共和国因为领土、民族问题大打出手,对于军火走私更是到了放纵的地步。1991年后,许多加盟共和国停止向当地驻军拨款,为保持部队的正常生活,一些指挥员只好出卖他们可以支配的军用物资,当地居民花一点钱就能将所谓“报废”的装甲车开回家去。

并且随着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全面撤军以及部队的大量裁减,俄罗斯境内的军用仓库、保管基地达到了超饱和程度,根本无法接纳数以百万计的武器装备。许多撤回的武器装备只好露天存放在离居民点很近的临时仓库里,这就给军火商提供了可乘之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