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309

分节阅读 3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山城汽配行业感兴趣,毕竟以他现在的实力,只看中几家汽配厂,格局小了点。

杨星知道前面铺垫的不错火候到了,也不矫情直接揭开了大幕。他取出一支标注笔在山城地图上从市中心纪念碑广场上划出两道红线,一条横穿几个区向北一直到两江新区,向南则通到才从县升级为市区的城南。另一红条线则一路向西,在山城市区内最高峰飞鹅山附近一分为二,一条沿着低处的嘉陵江沿岸,一条则笔直穿越高处山底,在山城第二大中心沙河区汇合。

国津要和浦阳对眼前这两条线路熟悉无比,杨星一画他们就认出来这是市里规划多年的轨道交通路线图,心里不由打鼓,不约而同想到杨星这年轻人果然是胃口极大,居然把主意打到这上面了。

山城想上马城市轨道交通计划可不是一两年了,与其他城市炫耀城市形象的考虑不同,山城想修建轨道交通更多出于形势所逼。作为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山城市内地形复杂,坡地沟壑,市内道路狭窄又线路多变,雾中蜿蜒盘旋的被堵塞的车龙就成了山城街头经常可见的一景。

我国第一条地铁早在六十年代就在北京建成,技术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阻碍。七十年代山城就有利用城市轨道系统发展公公共交通来缓解城市不断增大交通压力的想法。但以当时的国情,轨道交通建设需要的高投入就成了拦路虎,山城轨道交通计划一直被尘封了。十年山城也努力向中央申请过,已经非常接近成功,连地铁的规划红线都确定了,可最后依然是卡在了资金问题上,地铁项目被迫下马,这惨痛的教训让山城历届领导都位子扼腕叹息不已。

现在山城已升格为直辖市,相比其他几座直辖市,山城是唯一没有自己的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城市,这届市领导早就对此不满,跃跃y试准备重启市内轨道交通项目。但现实的资金问题依然困扰着市领导们。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就算,地铁每公里造价接近5亿元人民币,采用高架方式的轻轨或铁路能便宜点,也需要3亿多人民币的每公里造价,实在让现在到处都是财政窟窿的山城望而却步。

象现在杨星这信手一划,两道红线代表的轨道交通项目估计至少需要上百亿元的投资。他俩早听说过杨星现在随便一笔生意就上亿元,他的意思难道是想作这个大项目

不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典型的高投入低收益的福利补贴项目,现在国际上都以国营企业为主经营,私营成功的寥寥无几,他们不相信杨星会投资于一个注定亏本的项目,都沉住气等杨星解释他的计划。

“我可以采用波t的方式先帮市里解决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启动资金问题,但要求建设方必须由香港地铁公司参与,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把轨道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优先开发权都交给中星国际就可以了。”

“嘶”随着杨星的语音,山城主政的两位大佬同时吸了口凉气,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对杨星的大胃口还是感到吃惊这两条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至少有十几公里长,沿线一公里的土地开发权就意味高达几平方公里的土地落入了杨星之手。按照惯例,城市轨道交通一旦修成,周边土地必然会吸引大批开发商在沿线开发,房产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一路飙升,即使对房地产业不太清楚的他们也能猜轨道建成之日,就是杨星手中的聚宝盆滚滚发财的时候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波

t

经过震惊过后短暂的失神后,国津要和浦阳默契的交换了一下眼神。虽然觉得杨星的胃口大了些,但对他提出的建议却砰然心动,毕竟如果杨星的承诺的能够到位,那么启动山城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资金问题就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杨星提出的拉来香港地铁公司协助建设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香港地铁公司在国际公用交通领域是一家盈利能力相当拔尖的企业,遍布香港的地铁更是以高效和安全闻名于世,山城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正需要港铁公司的经验。这样看来杨星提出采取国际通行的波t模式来解决山城轨道交通建设遇到的障碍实在是个高明又可行的办法,如果是这样,他们觉得出让轨道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并不是不可商量的条件。

所谓波t指的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投资方式。它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将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它包括建设buid、经营oerate、移交transfer三个阶段,简称波t。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援助金融机构资金在国内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时发挥了很大作用。采用的就多以波t方式为主,所以国津要他们对此并不陌生。但之前国内的波t项目多是作为大型国际合作基础项目设立,山城的城市轨道交通勉强能挨点边,不过国内基建项目多如牛o,不大可能轮到山城政府,所以山城市政府一开始就没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

山城刚升格为直辖市时,不是没动过用其他融资手段解决轨道交通资金的主意,但政策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发债,山城本身还承担着进行三峡大移民的工作,自身百废待兴财政紧张。97年亚洲金融风暴给国家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山城向中央申请的财政补贴都紧巴巴的,轨道交通建设是典型的高投入低回报的公益项目,怎么说服除中央和地方政府之外的投资者对此投资山城的轨道交通计划就一直拖了下来,如果杨星没出现,山城中第一条轻轨和地铁开通时间要大大延后,至少需要再等五六年才能开始建设。

但是杨星却从中看到了极好的商机,山城升级为直辖市后,整个城市的基础建设必然会向其他三座直辖市看齐,这就意味着山城基建市场将有大量的机会。中星国际已经凭借建设西部星城之际成功打入了这个市场,当然不会白白放过眼前利润丰厚的市场。

而凭借杨星在这几年立足于香港的多番举措,整个集团已经积聚了一大笔现金,正在到处需要投资机会。作为远东最大金融港口,香港金融市场也一向不缺乏充沛的资金,只要稍加引导,对国内众多的实业项目来说,就是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杨星这次来山城,既然抱着想在这里大干一番的想法,他也早做了准备,自信取得山城轨道交通项目问题不大,如果加以好好筹划,未来几年内都不用担心西部星城的资金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