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292

分节阅读 2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前十强。对此杨星坚决予以了否认,还专门详细解释了富士银行的历史以及和它背后芙蓉财团的关系,指出财团实力雄厚,根本不是现阶段的中星国际能够染指的,之前大家听到的传闻只不过是谣传罢了。

这番话是杨星故意通过这个场合透露出去的,毕竟当时为了打乱人的阵脚,杨星当时可是连沈长征都用上,中央配合出的四部委联合文件的时机和工商、中国银行的合作都给了人一个强烈的暗示,表示中星国际收购富士银行不是空穴来风。商人很精明,和国内打交道时对于中央的红头文件也非常重视,果然这一手收到奇效。但是这份文件的主旨虽然没问题,但现实情况是国有各大银行坏账成堆,正在筹组专门的资产公司予以处理坏账,想考虑出国收购外资银行还早得很。现在大宇收购案尘埃落定,杨星当然要通过正式场合主动澄清此事。

不过即使杨星这样说,大部分官员还是不以为然,毕竟他这一阶段做得大事太多,光香港电讯和大宇集团的收购案都是百亿美元规模的特大国际收购了,九都官员都是羡慕得紧,现在杨星这位大财主亲临九都,他们都了解杨星如何在此家的,想来只要杨星手指缝里漏一点,就够九都市大吃一顿了。

杨星对此也不避讳,他这次直接到九都,除了视察自己旗下产业基地建设外,就是为了和九都方面谈判引进大宇的技术和人才。大宇集团在重型工程机械、柴油动机、汽车等领域均有建树,而九都作为老牌重工城市在这方面也有相当优势。现在中星国际对国内五大产业园的定位中,山城和九都的产业园都被划为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基地,九都这边生产的工程机械和数控机床已经在国际市场小有名气,并准备今年上马年产汽车生产线,大宇这方面的技术和人员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宴会上九都方面暂时由新市长马亿郡主持,杨星的老友阚东田进了中原省常委,并被内定为下任主管经济的副省长人选,事务繁忙,除了九都市的公务外还经常巡视省里别的地方,所以今天没赶回来。

这几年由于杨星的原因下九都市经济展可以说一日千里,不但级别升为享受副省级待遇的“较大的市”,市里组建的“四大天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也在国企大规模改制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创下了国企成功转型而未引起社会动荡的榜样。现在九都市gd已占了全原省产值五分之一,过了省会商城,马亿郡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看杨星当然格外亲切。

杨星和马亿郡打过一次交道,当初这位新市长一上任就想让杨星帮着出钱建设九都的城市轨道交通,杨星只好捐献了一批电动公交车才给搪塞过去。现在角色倒转,杨星已经不是那个才出校门的大学生总裁,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都在马市长之上。两人的身份相对平等,也就能畅所欲言,看在外人眼里两人俨然是多年之交。

第四百五十一章 九都制造

在席间,杨星受到了九都市官员的热情接待,还意外的现了老朋友范伟的身影。他们三个好友按照各自的想法走上了不同的奋斗之路,杨星和张胜利已经算是功成名就,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大富豪,杨星的成就更是远同济,成为世界少有的如此年少就创下一番大事业的青年领袖。即使是张胜利凭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佳绩也成为国内认为能比肩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样的青年企业家,现在已经没人会用他们只是运气好之类来形容他们了。

范伟虽然因为投身仕途,在国内论资排辈的政坛里无法像他们一样快崛起,取得成绩站在领奖台上。但凭借杨星在背后的指点和帮助,以及他母亲和阚东田等贵人点拨,仕途也算是一帆风顺,并且上升得很快。

当年杨星去美国考察前范伟就升为了一乡之长,这一年多没见,他出现在九都市的接待人群中,显然已经到市里做官了。杨星询问之下才知道他才当上九都市招商办的副主任,九都市可是享受副省级待遇的国家“较大的市“,行政级别一般要高配,比一般地级市高半级。九都招商办副主任可是挂着副处级的衔,范伟今年不过25岁,这不但在省内就是放眼全国都是凤毛麟角的了。而且一般市里招商办都是半官半民的机构,许多地方很像是事业单位,最考核领导业绩的就是看能为市里引进多少投资,待遇正言顺招商业绩挂钩,是众人眼里油水丰厚的部门,范伟能进这里显然仕途很风光。

既然范伟是杨星的老友,九都又是作为中央星城产业园所在地,在市领导看来,杨星看着范伟的面子,为市里追加投资简直是是天经地义。现在听说中星集团要将大宗机械设备制造中心定在九都,以及上马轿车生产线,这都是动辄上亿元的大投资,当然要把范伟推到前台来招待好他的好友杨星。范伟身上笼罩着前他老妈前副市长和现任市委阚东田的光环,又有杨星好友这层身份,当然春风得意,在酒席中俨然也是名焦点人物。d市长马亿郡当然有他的政治野心,他当时选择离开中央部委来到九都,就是觉得这里的舞台更广阔,也想尽力干点事情为自己的简历上增添光彩的一笔。当初他急切的想上九都城市轨道工程项目,也是为了这个缘由。结果没想到被杨星用捐赠的电动大客车顶了个软钉子,让他明白这座城市里杨星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也不是以前接触过那些喜欢对官员巴结的商人,他市长的面子在对杨星面前并不好使。今天的招待会没有阚东田作陪,他很明智的带上范伟作陪,就是想让杨星多多追加对九都的投资。

酒过三巡大家进入了实际话题,杨星携刚收购香港电讯和大宇集团的余威,对于急于为九都改进老工业项目,进行技术升级的市领导们心情多少能了解。处于优势地位的杨星看在市领导的热情和老友范伟的面子也没打算卖什么关子,他本来就想把大宇的核心技术尽快在自己旗下企业里推广,国内几大产业园自然都是重点引进技术的地方,所以很痛快的和市里各相关部门畅谈起来,很快就达成了初步意向。

九都有很达的重工业基础,其标志性的十大标兵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都排名靠前。而十大标兵企业中的九都柴油机厂先前更和大宇集团以及星辰制造三方合组过合资公司,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所以和市里的谈判可谓一拍即合。

当天晚上在市府招待会结束后,马市长亲自拍板,让市里那位接替王伊人工作花大代价引进的留美双料女硕士黄甄逸牵头,范伟为辅,通知九都相关的各大国有企业的当家老总连夜赶到市政府和杨星一一对口谈判,好对大宇进行分赃。马市长如此态度让杨星非常满意,可见吃一堑长一智,他明白其实不用刻意要求杨星做事,只要端正姿态,杨星反而会尽心竭力的帮助九都市的经济展。

这次被称为九都工业史上一次里程碑式全面技术引进活动的具体谈判内容一直保密了很长时间,直到若干年后新任中原省副省长范伟才对外透露了部分内容。这一次中星集团并没像以前那样对于九都进行直接投资,整个计划持续了好几年,每年不过几亿美元左右,但大宇集团核心技术的引进对于九都整个制造业水平的提升是巨大的。

大宇集团疯狂扩张的时代,购买和研了许多赶世界水平的工业制造技术,九都各大厂矿几乎不花一文钱就能引进这些国际高端技术,对于企业技术升无疑非常明显。加上之前杨星带回的苏联密档里还有不少非常适合九都工业企业制造技术的独门秘籍。九都制造业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制造水平猛然向上升了一大截,在短短四五年内就大踏步赶上国外同期水平。使得九都制造的工业机械享誉国内外,“九都制造”的名气逐渐代替了国际上公认被认为低端劣质的“中国制造”,成为机械加工业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