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等星天动力新汽车下线剪彩仪式才落幕,杨星又要马不停蹄赶到机场搭乘他新购置的那架“伊人号”公务飞去北京。只是随行人员中临时加入了一名老熟人,就是楚芊芊的爷爷,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楚天阔。老爷子去年从更换体制,缩编为国务院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科工委正式退休,原国防科工委大部分权利移交给了新成立的军委总装备部,他到那里挂了个顾问头衔,继续挥余热。作为杨星早期和军方的直接联系人,楚老爷子是看着杨星和军方关系步步深入的。尽管杨星现在归属中央办公厅直接管辖,但凭借两人以前的交情,蹭一下杨星的飞机,杨星还是不会拒绝的。

他好奇地打量着庞巴迪飞机里富丽堂皇的装饰,听说这架飞机光机身就花了3ooo万美金,而内部装饰也花了3oo万美金,真是咋舌不已。他感叹以前坐的军用飞机哪敢这么花钱,要把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杨星不想跟老爷子争论他的钱花得值不值,老爷子一生清廉,但也不能保证军方都是清澈如水,这几年杨星和军方接触不少,但两次军方挖出的鼹鼠都和他有关,另外涉及到海外走私等内幕也证明军方不是铁板一块,同样有不少问题。

第四百零八章 数据链

这次杨星匆匆赶回国除了处理积压的公司事务外,主要是接受军方邀请回国出席建国五十周年的国庆大阅兵。另外也是感谢他这几年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而楚天阔赶着回北京则是要出席一项重大武器装备的验收,这其中也和杨星大有干系。为此他才上了杨星的飞机,让他一起去看看。杨星知道这是楚天阔的客气话,他肯定是另有打算。不过现在他那个空军中校的身份回国后军方一直没收回去,空军方面还破天荒允许他的私人飞机只需要今后提前半天通知就允许放行,这已经是很大的善意了,所以楚天阔的邀请他也没推辞。

楚天阔听到杨星同意他的邀请也算出了口气,他本人虽然两袖清风但也知道军方内部有不少阴暗面,眼前的年轻男子虽然有些私人生活的小节问题,相比之下在民族大义问题上却能保持立场。所以他对杨星飞机里的豪奢装修施只是口头牢骚,心底里还是同杨星这几年的合作感到满意。

不过现在杨星可不是他们初见面时的吴下阿蒙随他拿捏,经过98抗洪和乌克兰的晨曦行动,他现在的政治地位在国内不说稳如泰山,坚如磐石至少是有的。一般通的政治风浪已经很难动摇他的地位。就说这次他们赶去验收的武器成果就跟他从乌克兰取回的苏联密档有关,并且还得到了杨星公司的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否则很难这么快就取得成果。现在军方也对杨星的业务大开方便之门,星海商贸的物流空运部门前不久就轻易取得了国内其他民营航空企业很难获得的机场落地权。

像杨星这架挂在星海物流名下的公务飞机,如果按正常手续上报航行计划,光审批流程就需要花费两三天时间,但在空军特意照顾下,现在只需提前变天申报就能通行,遇到紧急情况时更是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仅此一点,星海商贸就比其他物流公司占了不少先机,回国前杨星已经筹划购组成一支运输机队,并让手下今后可以搭乘飞机便捷的到处进行商务旅行,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执行效率。

楚天阔一边享受杨星飞机上的周到服务,一边和杨星东拉西扯聊起了1999年建国5o周年的大庆事宜,国内逢五一小庆,逢十一大庆。89年因为众多周知的原因国庆大阅兵被推迟,细算起来,这可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逢十周年大庆,全国上下都很兴奋。

为了迎接这一盛事,国家领导全部到场,杨星因为功劳被指定作为表香港代表可以站在观礼台上和他父母一起观看大阅兵。尽管前世早看过无数回,但这可代表了高层给他的莫大荣誉,楚天阔听了都羡慕不已。楚天阔还特意告诉他,这次大阅兵武器中就有他带回来的苏联密档转化的成果,听到这里杨星明白了楚天阔这老狐狸带自己参观是假,恐怕又想从自己这里化缘是真。

不过他总觉得自己轻松赚了这么多钱,总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事情,也不去揭穿楚天阔的想法,问起他的近况。楚天阔从国防科工委功成身退后在家闲不住,一转身跑到新国防科工委下属的南京o42所当了名老顾问。他当年当的是雷达通信兵,而南京o42所就是全军最大的雷达通信设备研制单位。他知道今杨星是聪明人,客套完之后就谈起他的专业,几句话就挑明了这次他们一起去验收的装备,就是前世里杨星耳熟能详的军用数据链。

数据链是通信技术的一大里程碑,二战中无线通信得到了极大展,但是传统语音通信方式易干扰,歧义多,传输信息低下的暴露了很多问题。5o年代起西方考虑展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能实现机载、6基和舰载战术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挥战术系统效能的通信系统。它由系统与设施、通信规程和应用协议组成,传输信息也不再是单纯的语音信息,而是拓展到文字、图像和实时影像等大型数据信息。事实上互联网前身就是美方为此做出的努力之一,杨星和军方早已开展的的军事光纤通信网络也算是其中一种。

数据链系统最早应用于1961年美国海军战术通信系统,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舰载和机载的自动化通信指挥系统。由于数据链在实战中挥了巨大的战力倍增器作用,使得西方以少胜多,以精兵对抗华约集团数量优势的设想得以实现。所以迅在北约集团内推广,从最初的4号数据链一直展到正广泛使用的16号数据链,美方还在研下一代22号数据链。

数据链在战争中的作用有多大,8o年代以来的几场战争可以说明。1982年以叙贝卡谷地空战中,叙利亚方面用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对抗以色列的f-15和f-16战斗机,尽管双方飞机只差一代,但叙利亚方面战机数量占优势,但结果却是以色列方面仅以损失1架飞机的代价,取得摧毁叙利亚19个地空导弹阵地和81架飞机的惊人战果战后世界各事专家对此战结果不约而同得出结论,以色列空军令人望而生畏战力的来源就是预警和指挥控制飞机同战斗机之间的高度协同和配合。而令预警机和战斗机之间实时高度协同配合作战的装备,就是依靠各种飞机上数据链终端所组成的数据链系统达成的,因此美军称数据链被称为武器装备的“神经线”。

第二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向前推进的一支美6军部队被守军猛烈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因通信系统不兼容,这支美6军部队无法召唤就在不远处的海军部队对其支援。一名美6军军官在联络不通的紧急情况下,急中生智用信用卡打商用长途电话经卫星线路到美国本土指挥部,要求指挥部直接指挥战场上的战斗机给予火力支援。此事让美军脸面大失,事后检讨暴露出美军通信失败的原因,更加大了对数据链系统的重视,建设度大大加快。

7年过后海湾战争中,美军搭建能覆盖整个战场的初级数据链网络终于大神威,以美国为的联军来自几十个国家,作战指令和军队训练千差万别。但在北约统一的数据链指挥之下,几十万大军如同出一军,掌握的信息量远远越当面的伊拉克正规军。战斗打响一百多个小时后就让坦克装甲车数量并不逊于联军的伊拉克人兵败如山倒,狼狈逃窜,在全世界人眼里展示了信息化和数字化战斗的巨大威力。

这场战争对国内对国内的冲击也十分巨大,军方观摩了多国部队的战前准备和短暂战斗后得出结论,我军长期依仗的军人数量优势在当今战争中有落伍的趋势,于是奋起直追开始研立足国内水平的数据链系统。但我国信息产业长期落后国际水平,而这种涉及到指挥系统核心秘密的通信设备西方是绝不会卖给我们的,于是军方就把主意打到了我国长期军火供应商俄罗斯人头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