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知的那场9月台湾大地震情报上,虽然不太厚道,有灾难财的嫌疑,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杨星从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对于这种天灾他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住自己的利益。如果每次他站出来精确未来十几年的全球各大灾难,只怕不是被认为神棍和疯子关进疯人院,就是被科研机构抓去切片分析做研究对象。

何况杨星对现在的台湾状况并不满意,上个月台湾那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的总统李登辉再次挑战国内红线,抛出所谓“两国论”,真面目揭露无遗。这导致两岸隔海摩擦加大,国内正酝酿着继96年导弹射之后,再次举行大规模军演,以好好震慑李登辉等分子的嚣张气焰,杨星自认还没伟大到提前通知台湾那帮自我感觉良好的“另一国人”的地步。

1999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时四十七分十二点六秒,台湾全岛生大地震,震级为七点三极,台湾台中,南投两县为地震重灾区,房屋大面积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造成了台湾岛内火车全部停驶,核一,核二电厂跳闸断电,高压输电线塔毁损,以致地震过后台湾全岛长时间停电。这次大地震范围很广,连海峡对岸的大6沿海地区还受到波及,最远处连刚经过洪灾的内6城市九江都有明显震感。

这次大地震的震中虽然在台湾台中和南投县境内,但因为这次地震属于地层浅表地震,烈度很大,造成全台湾都有强烈的震感。而整个台湾岛内因为地震引起的全面停电和停水更是让民众的生活和生产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其中受损最重的是作为台湾支柱产业的半导体加工行业,在台北著名的新竹工业园内,集中了全世界三成以上的半导体生产企业,突如其来的地震和导致的大停电及停水,让这些严重依靠水电维持全生产的高耗能企业生产计划完全被打乱,产能极大下降。

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生产电脑内存条dra内存储器的几大厂家,全台湾26家大半导体厂商目前全部集中在位于台湾北部的新竹工业园区内,这样的集中生产便于解决水电供应和各种半导体所需的工业气体的供给。此外也便于处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利于专业人才的交流。本来初衷很好,但也埋下了一旦遭遇到天灾就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隐患。这次大地震,这种产业布局的弱点就全部暴露出来。而台湾半导体行业经过不断打拼,目前产能已居世界第四,并且国际低端基础半导体材料比如晶圆生产几乎都集中在台湾,它一旦出问题,对国际半导体业产业链的冲击会迅波及世界。

这次大地震对台湾半导体工业主要形成了三大灾害,除了停电停水外,在半导体蚀刻工艺中起核心作用的步进式光刻机错位和硅片加工工序中使用的石英管破裂都是各厂家遇到的大问题。由于新竹工业园区在台湾经济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台湾政府宁肯牺牲部分民用电也要确保抢先回复工业园内的供电,在地震后立刻派出精兵强将抢修相关线路,以优先保证工业园全面恢复供电。各半导体厂商也没有坐等政府救济,各显其能尽力自救,在地震后的当天,很多企业就利用自备电设备,恢复了工业园内四分之一的供电,几天后就全面转入正常生产,停电停水引的困难并没有对半导体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但是步进式光刻机错位和石英管破裂的问题就比较麻烦,因为台湾的半导体工业基本建立在日本电子企业的技术转让上,使用的生产设备大部分是尼康、富士通和东芝等企业的产品。但是年初这几大公司加入安田家族组成联盟,以延迟交货或不卖晶圆生产设备的方式打压中星集团上马多条晶圆生产线的努力,但是没想到杨星带领手下跑到欧洲和意法半导体、飞利浦和西门子等企业达成协议,不但买到了相关生产设备,意法半导体还一次转让了多条晶圆生产线,英飞凌公司甚至私下出售了被管制的十二英寸晶圆生产技术给星云电子。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结果让日本企业白白错过了几十亿美元的大订单,因此消息传回这个松散的联盟转眼就土崩瓦解。

不过出乎日本厂家意料的是,中星集团旗下那家新公司星动网络在纳斯达克精彩亮相,转眼从上市中获得了几十亿美元资金。这时财大气粗的中星集团居然不计前嫌又向日本方面提出半导体设备采购的大订单,让尼康等公司喜出望外。这份订单报酬优厚,但是中星集团提出一个奇怪的苛刻条件。指出因为时间紧迫,星云电子的几家半导体新工厂急着开工调试,接受订单的日本企业必须全力配合工厂建设进度,调集最好的技术人员到内地和香港等地的工厂加班加点完成工作。

本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日本方面很痛快的就答应下来。可是现在台湾这边遭了大灾,想赶紧请日方技术人员到台湾维修调试设备时,日本人突然现他们却派不出足够的人手去帮助台湾厂家恢复生产。因为根据合同,他们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跑到中国去了。这时想请中星集团帮忙调剂一下人员,被他们一句正在紧张施工和按合同办事给挡了回去。结果日本人只能拖延对台湾的人员派遣。这直接导致原来历史上只用两星期就恢复正常的台湾半导体大厂现在足足要花一个多月时间才能全面恢复生产,这也造成电脑内存条芯片的出货量直线下降,世界各地的电脑内存条的价格立即狂涨

第三百九十九章 疯狂的内存条

接到台湾大地震的消息时,杨星还滞留在美国没有回国。这倒不是因为他和美人卿卿我我玩得乐不思蜀,而是有正事要处理。原来这次他到美国考察新成立的美国分部的业绩时才现集团在美国市场的产品销售额已经占到今年全集团销售额快一半,并且美国市场的盈利丰厚,已经是公司主要盈利的来源地。面对这种情况,身为集团总裁的杨星自然不会掉以轻心,除了马上提高美国分公司的级别和大中华区平起平坐外,还亲自坐镇对美国这边整个展计划做出重大的调整。

应该说美国市场的反应有些出乎杨星的意料,在他心目中,一直是先占领国内市场,然后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攻克周边国家以致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再对美欧日等成熟消费市场徐徐图之。但他显然小看了美国人对新产品的接受能力,从前年起中星集团6续在美国推出了一些新颖的消费电子产品,显然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美国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些来自东方的新鲜创意。

此时的美国正享受着冷战结束后最长的和平红利期,政治上它处于没有敌手,一家独大的局面。而经济上在网络新经济因素的刺鸡下也突飞猛进,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相应的美国中产家庭所占的社会阶层份额加大,广大年轻人有足够经济能力去购买新潮的消费产品。只要产品有合适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功能,即使价钱再昂贵,也能成为北美市场上年轻人追逐的宠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