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星这个枕边人的内心远比她们平常看到的那幅猥琐迷糊的样子深邃的多,只是他总喜欢在大家面前扮平凡罢了。

阚东田也对这套光纤通信系统很感兴趣,他问杨星:“这就是你千辛万苦把高锟拉来和市玻璃厂合作开发的东西吧,听说这次你还打算入股巨龙通信集团,这光纤通信就那么来钱”杨星腹诽自己什么时候千辛万苦的游说高锟了,前期谈判都是庆奇一手促成,自己最后只是发了一道“王八之气”,高锟就乖乖的落入自己的手心了。

不过阚东田如此热衷不是没道理,九都玻璃厂和巨龙通信都是九都市的盈利大户。并且不同于东方红拖拉机厂等部属单位,它们是市直属企业,阚东田自然是更加上心。

国内发展光纤的时间并不晚,1973年,世界光纤通信尚未实用时,邮电部武汉邮电学院就开始研究光纤通信,由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采用了石英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和编码制式通信机等正确技术路线,使我国在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也使我国在高新技术中单光纤通信一项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大。

不过由于我国的光纤研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国外技术基本无法借鉴,纯属自己摸索,采用的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不是很契合。所以尽管国内有完整的光纤通信产业,但在与国外光纤通信企业接轨上存在不少障碍,每年还要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

杨星请高锟出山后,联系了他在欧美很多大型光纤企业工作的弟子,有他们的关系,他打算让星云电子在九都上马一个大型的光纤系统生产企业。而市玻璃厂作为光纤基材的石英玻璃光纤生产商、巨龙通信作为光电交换设备生产商能投资以及九都光电研究所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持,这座光纤通信企业成为国内行业前一二名不成问题。

第一百三十八章 d计划

杨星对光纤通信的信心当然是建立在前世记忆中的,不过他拉市玻璃厂和巨龙通信一起干也另有考虑。九都玻璃厂建于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也是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艺之一──“九都浮法”的诞生地。为了表彰九都玻璃厂为中国玻璃工业做出的贡献,91年为九玻特地发行了邮票一枚,93年成立为九都玻璃集团时,国家主席出席,国务院副总理题词,可谓极尽殊荣。

不过这次改制长远来看是并不成功,进入新世纪后九都玻璃效益连年下降,产品竞争力严重下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杨星想把光纤基材业务交给它,也是想让它摆脱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多一项有竞争力的产品重振荣光。并且它作为拥有国家级实验室的企业,在星云电子的技术支持下,它拿出成品的时间和把握都要大得多。

巨龙通信的情况则复杂一些,它最早建于1975年,在1992年前任集团总裁和商城解放军信息学院共同研究出04程控交换机基础上合并了20几家国字号企业,组成了巨龙通信设备有限公司。1997年前,中国电信网络系统严重依赖进口美、英、法等八个国家产品,业内人士戏称为“七国八制”。

当时外国人断言,中国人根本不可能研制出万门程控交换机。但随着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四家企业在万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的相继突破,彻底打破了这个预言。并且它们四家再接再砺,在98年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再次发力,在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国外企业长期把持的市场上进行了突破。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造”g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鉴定,并在国内公网上得到商用。以它们公司首字组成的“巨大中华”一时成为国产通信产业带旗帜,大大振奋了民族产业的信心。

作为在“巨大中华”排名首位的通信商,巨龙在1995年产值就达40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民族电信设备商。但他的前任总裁因故离开去商城解放军信息学院当了院长后,它的经营就急转直下。主要问题就是集团控制权争夺,军方和地方都想插手,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权力之争,内耗直接导致巨龙由盛而衰。

经过不下三次的重组后,巨龙集团元气大伤,加上主打产品程控机逐渐衰落,最后集团沦落到被廉价出售的地步。另外三家企业则趁着国内通信产业大爆发时机顺势而起,其中中兴和华为更是成长为世界通信业的巨头,回过头再看巨龙的下场实在令人扼腕惋惜啊

既然知道有个这么好的机会,杨星趁现在和军方是蜜月期,另一家拥有巨龙股权的企业抵抗也不坚决的时机,通过市里的支持,一举将巨龙通信收入了星云电子旗下,把可能出现的内耗消弭于无形。

拥有了巨龙通信c计划中的春unication通讯一项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星云电子就此拥有了从包括g、cda系统组网设备到终端通讯的完整产品链,勉强拥有可以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企业在国内较量的资格了。

不过这个花花肠子不好透露给郑开元、梁满他们,他打了个哈哈道:“听说军方现在正在全国铺设“八纵八横”的光纤干线网,这可是笔大生意,我们入股巨龙后,准备在光纤传输的基础上开发一套融文字,音频、图像为一炉的传输技术,军方有兴趣没有”梁满和郑开元的眼睛顿时亮起来,这不就是美军提出的c4isr指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吗怎么会没有兴趣,也不计较杨星他公然推销自家产品,立即兴致勃勃的咨询起技术人员具体问题来。杨星和阚东田相视而笑,这次要是成行,九都引进通信行业的高科技企业落户高新区看来没问题了。

汪云起虽然有军方背景,但他一向对此兴趣不大。他倒是对展桌上一台数码相机很是好奇,端详上面的海鸥标志他有些疑惑:“这是上海海鸥的数码相机,没听说过啊”星云电子的o迟重瑞走来解释,这是星云电子利用日立技术和上海海鸥相机厂合作生产的第一款国内数码相机,像素只有33万,效果还不如一般的家庭用胶片相机,而且体大沉重操作不易。

唯一的亮点就是存储介质是cf卡,容量比较大,能存几十张照片,抵得上好几个胶卷了。关键是cf卡上的照片可以转到电脑上,反复使用也不会多花钱买胶卷了。同时还可以直接查看编辑照片,不用到相馆请专业人士处理了。谈丽是个摄影爱好者,她拿着摆弄了一会,撇着嘴说有些华而不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