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71

分节阅读 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正式拉开了对港英政府企图玩弄立法会直选等手段,“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班底做法彻底决裂的斗争大幕。到年底,斗争的结果已基本明朗,港英政府企图玩弄的手段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天下大势面前一败涂地。香港私下都议论现在的联络处和未来的特派员公署就相当于此时港督即将来行政长官的“太上皇”,中央政府对此一概否认。不过前来接机的邓威力和刘长乐等人看到杨星一头钻进杜主任的专车,自然别有一分滋味在心头。

坐在车里的却不是杜主任本人,而是一位四十多岁戴着老式黑框眼镜的中年人,他很热情的和杨星握手道:“本人是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的副主任高一新,杜主任有事不能来,就由我负责接待。这次主要是介绍个人给你认识。”杨星眼光扫过身旁坐着的一位年纪不大的中年人,他相貌普通到丢在人海中会直接消失,知道说的是他。这人露出温和的微笑道:“本人沈长征,是中央派来负责你和你们公司安全事务的。”

傍晚杨星带着沈长征一起赴香港会展中心参加演唱会之前的迎新酒会。中联办主任杜晨等一帮官员和包海生等人也在酒会之中,对于新科行政长官,自然巴结的人不少,就连杜晨、高一新等人,知道他们身份围上来探听消息的人也不少。杨星虽然也算是一只脚踏入香港的上流圈子,没那些所谓名流们对他印象还不深,他也趁空暇把沈长征一一介绍给自己的手下。当这些手下听到这位从未谋面的人物马上就被宣布即成为中星国际的安全主管时,大家多少有些意外,知道些内情的王伊人等人若有所悟。

倒是包海生听到高一新的介绍后对杨星有些刮目相看,没理会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专门抽空过来打招呼。他开门见山,“杨先生今年可是在香港玩的风生水起,今后还有什么新计划吗”杨星笑着指着窗外道:“新花样当然有,就怕入不了大家的法眼,这不好戏马上就要开始了吗”

这时窗外传来隆隆的的飞机马达声,几架闪烁着彩灯的直升机飞临了会场上空,直升机下吊着的的大屏幕变幻出“中国人中国情”几个大字,机下的维多利亚港湾中几艘大游船上也竖起巨大的电视屏幕。同时两边的海湾都有焰火柱冲天而起,火光映衬下海陆空各角度巨幅电视画面上,四大天王、成龙、少女星时代等歌手陆续走上舞台开始合唱东方之珠,即使距离观众很远也纤毫毕现。杨星笑着道:“这晚会光舞台布置就花了我一千多万,包先生觉得我这出开年大戏唱的还行吧”包海生会意的跟着笑起来。

第一百一十章 准备好了

97年初对于国内来说,还是有个相当满意的开始,去年31号,冶金部宣布我国钢产量突破第一。从五十年代大炼钢铁开始,中国人奋斗了几代人的愿望,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尽管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外国媒体攻击道现在是电子芯片击败钢铁制品的时代了,钢产量不代表什么。可是在中国这个还没完成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国家里,世界第一的钢产量还是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步子稳稳的向前又迈了一步。

看到这个消息的杨星也是感慨良多,从这一刻起,中国世界第一的位置就没有被超越过,在他重生前那个时间,中国钢产量达到了把排在后面几个国家钢产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的地步。杨星吩咐王伊人和马三奇、查国强等人商量一下,怎么找机会从国内这股钢铁建设的狂潮中找到赚钱的机会,这将是星海商贸日后国外发展的议事日程中的一件大事。

1月23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6经济形势和97经济展望的文章,正式宣布历时3年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经济软着陆成功。国内外不少经济学家都长舒了一口气,认为经济扩张期又要到来,放松银根,加快经济运行速度的论调又尘嚣日上。

而杨星和星斗研究院那篇关于今年可能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应该加强对金融风险警惕的盛世危言很快就被淹没在这一片赞扬声中了。熟知历史的杨星可没这么乐观,自己辛辛苦苦的忙活了两年多,其间闯过多少大风大浪,稍有不慎就跌落万丈深渊了,那是为什么靠着重生的记忆傍身,自己一次次从惊涛骇浪里闯过来,即使这样,还是树了很多对手,丢了很多手下。现在自己离定下的第二个目标越来越近,此时更要小心谨慎。经过万全的准备,现在他不担心风暴会来,而是担心自己穿越到此时引起的蝴蝶效应会让风暴延迟、规模缩小甚至消弭了。

不过他旗下公司的上市计划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1月6号复牌后的星华地产受到追捧,承销商百富勤及时启动了超额配售权,原本计划公开募股io40亿元的星华地产股份公司筹得了52亿港币,比路演时高出了12亿,投资商、发行商、股民都乐开了花,这只股票被冠以“准红筹”的概念在香港股市上大放异彩。

随后中星国际旗下的星云电子、星辰制造、星光娱乐、星海商贸、星威资源以每月一家的速度在香港一一上市,因为星华地产的标志效应,除星威资源外,每一家都获得了超额配售的待遇。截止6月20日,百富勤为首的国际财团因承销这八家公司的股票,光赚进的佣金就有15亿之多,这还不算他们手里获得的这几家公司5-20的股票。

中星国际在6月前就套现了153亿港币,大大高于先前的预测,至此亚洲金融界不得不承认杨星的确是个运气能力好得出奇的“神奇小子”。他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目标同时拥有八家上市公司,而且不是“空壳公司”,全部是都有实际业务支撑。他还开创了香港百年股市一个新的传奇,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市公司主席,而且是拥有百亿身家最年轻的公司主席。

作为参与完成这个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奇迹创造者之一的邓威廉曾在1月份自己的游艇上旁敲侧击的询问这位新晋富翁,问他打算用这笔钱干什么杨星笑了一下:“我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钱不一定够呢”继而他反过来询问邓威廉,自己旗下的星华地产下面有一家以前叫“利达行”现在叫星达的地产中介公司。它原来有一个小小的外汇买卖部门,现在已经把外汇牌照转给了星富投资公司。星富投资最近想涉足外汇买卖,问邓威廉有没有兴趣加入一起玩玩。

邓威廉知道利达行曾经是香港三大房产中介公司之一,原来的老板安义礼现在就是中星国际的cso销售总监,此时正在北美推销玫瑰园项目呢他对杨星对外汇感兴趣虽感突然但也不意外,星斗研究院那篇文章自己也拜读过,其中的观点虽然自己不敢苟同,但还是很有新意的。不过像他们这样在商海里搏浪的人都有自己的智囊和观点,轻易不会被别人左右。

目前自己正盘算着等年底中星国际旗下企业的股票限售期一到,就和中星国际争夺它们的控股权,让这位大陆来的小家伙知道什么叫姜是老的辣。实在没必要把资金摊薄放到外汇上去,而最好祈祷让这个运气好的让人嫉妒的家伙,把手里巨额的资金浪费在外汇市场的无底洞里,到时争起控股权也容易些。他问道:“杨先生打算拿多少玩玩”杨星吹着海风满怀雄心壮志道:“我这个人不玩则以,玩就玩大的,20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