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天下 > 分节阅读 340

分节阅读 3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把金钗交到念福手上,脸上带着坚定笑意,“我要过得好,也不靠这样东西。姐姐就收下吧,这样招摇东西,只怕我去到乡下也用不上了。”

念福只得道了谢,与她依依惜别。看着岸上马车,渐渐远去,心中莫名惆怅。

忽地,身后一暖,陷入一个温暖的怀抱。

欧阳康在背后抱着她,温暖的鼻息喷吐在她的颈边,“别难过了,我们不会跟他们那样的。”

那当然。念福转过头,认真的对他说,“我是不会为了一个流言就误会你的。哪怕所有人都说你有二心,可只要你不跟我说,我就信你。”

“拉勾。”欧阳康看着她的眼睛,伸出了小指头,“你信我,我也信你。”

念福果断伸指跟他勾搭上,“那就好了,拉勾上吊”

“一百年不许变”

后半句,是两个人一起说出来的。彼此相视一笑,眼中心中皆是满满的坚定信赖。

第494章漫天撒网

沙子坡,唐家村。

村子里应该有身份贵重之人过世了,村口就挂着黑幡,带着孝。

一个外路来的客商瞧着这情形,忙约束着车夫家丁不可高声嘻笑喧哗,亲自上前打听。

“请问有位唐大人,他夫人是不是住在这里”

村民一听,忙把人往村里带,“正是,正是呢。请问客官从哪儿来”

客商一笑,“区区贱名不足挂齿,我只是受了一位贵人所托,来给唐夫人送礼的。”

“贵人”村民一愣,狐疑着问,“那你要送给哪位唐夫人”

客商倒奇怪了,“难道唐大人还有几位夫人我要送的这位夫人是尊姓黄的。”他办事精明,瞧那村民脸色,故意加了句,“也不怕实话告诉你,那位贵人可是京城平王府的。”

村民脸色顿时变了,把他恭恭敬敬领到一处茶寮歇息,赶紧往一处跑了。

在村中唐氏祠堂里,一位带着重孝的年轻夫人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幼子哀哀痛哭,正是当年在怀安镇时,曾与念福打过几回交道的唐县尊的夫人黄氏。

“你们不能这么不讲道理我进你们唐家门时,可是三媒六聘,一应俱全的,凭什么现在前头还要多出位大姐眼下老爷尸骨未寒,你们就硬要把我们母子逼作妾室庶子,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站出来,面色阴沉的道,“我娘进门在先,你进门在后,她在家服侍二老的时候,你又在哪里眼下你还好意思来跟我们讲道理不怕实话告诉你,你要乖乖听话便罢。你要不听话,只要我家出一纸文书,立时就能把你发卖了出去”

“我苦命的小姐啊”奶娘扶着黄氏。哭道,“你就别跟这些人争了,他们眼瞧着望哥儿的外祖父过了世,舅舅们离得又远。这是下定了决心要欺负你们孤儿寡母啊眼下老爷又走得急,更没个人给您作主了,咱们不如这就收拾了嫁妆,带着哥儿走吧”

“想走没那么容易”一个坐在上头,满面风霜的中年妇人怨毒的看着黄氏年轻娟秀的脸,“望哥儿好歹也是老爷的骨血,岂可随便给人带走再说,你既身为妾室,又哪来嫁妆一说便是想走,也得我家许可。否则你敢迈出这大门一步试试”

黄氏紧紧抱着吓坏了的儿子,一脸煞白,奶娘颓然坐地,“天哪,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正当此时。那村民奔了进来,悄悄在那唐家长子耳边道,“外头来了个客商,说是什么平王府的贵人要来给夫给那女人送礼的。”

黄氏和奶娘没听见,但一旁的丫鬟玉簪听见了,瞬间惊喜道,“是郡主夫人。肯定是嘉善郡主打发人来了”

犹如绝境里抓住了一根浮木,黄氏慢慢挺直了脊梁,铁青着脸抱着儿子站了起来,望着唐氏和她的儿女们冷冷一笑,

“你们真要不给我们母子活路,那大家都别活了去告诉郡主。就说我死了。你们要是有胆子赌这一把,就看郡主会不会来替我们母子主持公道”

唐氏明显瑟缩了一下,她那长子也面色难看的目光闪烁起来。

几位族中耆老面面相觑,把这家母子拉到一边,低语几句后。由一人出面,放缓了神色道,“都是一家人,何必闹得这么难看不如大家各退一步,望哥儿仍是嫡子,但你却只能屈居二房”

“不行”黄氏底气大振,再度冷冷打量唐氏一眼,态度坚决的道,“我嫁来时,可是老爷亲口说的,前妻已经亡故,我是以继室的身份进的门。如若现在又说前妻仍在,那岂不是有污老爷英名日后只怕子孙也是要给人指指点点的。”

“贱妇你”

唐氏气得七窍生烟,才要发作,却听黄氏又道,“身份之事,关系到儿女前程,但凡是个母亲,我想谁都不会退让。但是家产之事,倒可以协商。毕竟我没有服侍过二老,望哥儿年纪又小,少分些家产也是应当的。分家后,我便带着望哥儿回去娘家。将来等他娶妻生子,也算是你们唐氏的一个分支。兄弟之间,守望相助,有何不好么”

那几个族中耆老听得点头,再看唐氏几个儿女一眼,俱有妥协之意。

就算唐氏无法正名,但她毕竟是元配,她的儿女也是嫡出。等她死后也能葬进祖坟,只是活着的这些年,就得继续做个隐形人了。

而此时黄氏主动提出分家,她又是个外地人,完全可以不给她任何祖产,顶多给些银子,让她把自己的嫁妆带走完事。况且人又不在跟前,实在碍不着他们什么事。

于是乎,商议定,两方立即订下分家契约。

黄氏只拿了三百两银子,并自己的嫁妆,就给打发出门了。可等到上了路,她却没有半点愁色,反而有种解脱的轻松与欢喜。

奶娘在旁悄笑道,“只要正经分了家,咱们有你的嫁妆,还有老爷攒下的私房银子,将来的日子还怕什么只是老太爷不在了,日后未免要看下舅太太的脸色,小姐可得收敛些性子。”

黄氏淡笑,“我早想好了,等回了老家,也不去住娘家,咱们就在镇上赁一处小宅子,自关起门来清清静静的过日子,到时嫂嫂说不定还要可怜我这孤儿寡母。只是日后恐怕只有些粗茶淡饭,要委屈你们了。”

奶娘忙道,“小姐说得哪里话只要能跟着你,便是吃糠咽菜老奴也是开心的。何况咱们还有望哥儿呢,等他将来长大了,读书上进了,只怕还要给小姐挣回一副诰命的。”

黄氏也笑了,“我倒不指望他出人头地,只要踏踏实实做个好人就行。尤其要记住嘉善郡主的恩情,这回要不是她还惦着我,咱们真说不好会是什么处境。”

奶娘点头,“等回了老家,老奴就去给她供个长生牌位,天天给她烧香磕头,谢谢她这番大恩大德。”

黄氏才想说好,玉簪忽地在车窗外道,“小姐,您瞧。”

黄氏撩开车帘,就见那唐氏正在跟儿子吵架。母子俩拉扯着一匹锦缎,正是嘉善郡主送来的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