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天下 > 分节阅读 169

分节阅读 1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进献机会也是最多的。真要跟他们比,无甚特色的北市要怎么比得过

可输人不能输阵费直忿然道,“这世上有些事可不是占着数量多就能赢的,象是铜钱多吧,可一小锭金子就能压死它们”

西市市丞冷笑起来,“那也得是金子才行,只怕是镀了金的破铜烂铁,那可就要贻笑大方了。”

“那就走着瞧呗”甩下一句狠话,费直独寻个角落坐下,再也不看这些人,只专心的开始向上天祈祷。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土地公婆龙王金刚,满天的神佛你们可一定要保佑我们祝姐儿旗开得胜,给咱们北市长脸啊

第244章代价

费直的祈祷估计满天神佛都没听到,此时在外厨房里备战的念福,境遇着实不太妙。

拿着分配到自己手里的签牌,念福找那管事郭姓太监理论,“明明我来得早,怎么给我一个这么靠后的签牌这不是先来后到的吗”

郭公公斜睨她一眼,凉凉的道,“你怎么知道人家没有先来你以为你来得早,可人家早多少天都来打过招呼了。行啦,有个给太后进献菜肴的机会就不错啦,慢慢等着吧。要是最后赶不及做不出来,宫里放赏也不会少了你的这一份,不干活就能领赏的好事,这辈子遇上一回也该知足了。”

念福听得窝火,可知道小鬼难缠的道理,也不与他争执,只是赔笑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悄悄递上,低声说着好话,“还请公公行个方便吧。这不还有些人没来么先借个炉灶我用,等他们来了,我立马让开好吧其实你们御膳房的余总管还有寿”

可郭公公却是把脸一沉,“你这是干嘛干嘛想公然贿赂本公公么快把银子收回去,看不出你这小小年纪,还挺歪门邪道的御膳房的余总管素来正直,怎会认得你这样的小人这世上有些人就是不知羞耻,只怕是打过几个照面,就借着别人的名头来招摇撞骗,真是厚颜到了极致”

他这一高声嚷嚷,顿时把众人的目光全都引了过来,或是鄙薄或是轻视的看向被骂的女孩。把念福羞得简直恨不得寻个地缝钻进去却只能生生的咽下这口气,到一旁干等着。

一个宫婢打扮的仆妇看完这出好戏,对郭公公彼此会意的笑了一笑,快步走开了。

不多时,她来到宫里专给皇上太后等贵人做饭的内厨房,在一个高挑女子身边低低耳语了几句。

“做得好,去吧。”女子冷笑着转过头来,赫然竟是陆滢。

来而不往非礼也。敢那样当着她的面扔她的书签。就得做好承受这结果的代价

此时紫姜上前来道,“姑娘,你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好,那就开始吧。”

陆滢神色肃然走到另一间小厨房,关了门,就见厨房里已经放着一只大铁笼子,笼子底下铺着铁板,里面关着数十只活蹦乱跳,洗得白白净净的大白鹅。而在笼子底下,已经架好了炭火。

拿根筷子试了试味道,陆滢让人提着几桶调配好的酱汁放到了笼子各个角落。然后沉着脸发了话。“点火”

随着炭火的燃烧,笼子里的白鹅站不住了,扑腾着走来走去,可无论怎么走,到处都是烫的,它们只好伸长了脖子去喝那酱汁。

可那酱汁越喝越渴。脚底下又越烧烧热,白鹅们痛苦的嘎嘎惨叫着,使劲去撞那笼子,想要逃离这令人绝望的处境。可铁笼坚固,又怎么是它们逃脱得了的

连紫姜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可陆滢依旧紧紧盯着这些痛苦的白鹅,观察着它们被烫伤的脚蹼。吩咐,“还不够注意控制火候,不要把它们一下烫死了,尽量拉长时间。”

是。紫姜和做帮手的众人们胆战心惊的答应着,可心里难免有些悲悯。

这样的死法,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今天是个冬日里难得的大晴天,看着明媚的阳光一点一点的升起来,沐太后的心情非常之好。

来宫中来拜寿的嫔妃和官夫人们凑趣的说着吉祥话,“到底是太后娘娘,福气就是不一样。连老天爷都格外开眼,要给您的千秋增光添彩呢。”

虽然明知是奉承话,可太后依旧听得很是欢喜。就连见到许久不见的谭夫人也没之前那样横眉毛竖眼睛了,还温和的对她笑了笑,略说了几句话。

谭夫人心中欢喜不已,忙把自己做的几样小针线送上。太后要给弟弟面子,所以也赞了她几句,同样给她放了一份还算不错的赏赐。

在场的夫人没一个不会看眼色的,知道虽然因那瑞安县主的事,闹得太后对谭夫人很是不满,但毕竟这位谭夫人也是经她同意才给平国公娶进门的。撒过了气,太后还是要给她三分颜面,于是大家也很识趣的帮忙捧着场,又把话题引到了去西山疗养的平国公和即将回京的常国公主身上。

提起常国公主,太后却是微叹了口气,“咱们这位公主一向是个最能干的,只可惜驸马的身子却不太好。这次回京可得让太医院的好好瞧瞧,不行就送到西山去,跟他舅舅一起调养调养。否则,他们成亲这些年,连个孩子都没有,实在是让哀家放心不下。”

忙有伶俐的上前劝解,“太后娘娘就不必过于担忧了,公主和驸马都还年轻呢,孩子迟早都会有的。对了,听说公主早已经班师回朝了,年前应该能赶得上吧”

“能。已经打发人给宫里递了信了,那丫头还说要给哀家一个惊喜。真是的,人好好回来就行了,还要什么惊喜”

太后虽是嗔怪着,可那话里话外的高兴劲儿谁又看不出来于是一众人忙又说起吉祥话,重又哄得太后眉开眼笑,然后这话题就渐渐扯到各家孩子谁懂事谁淘气上头。

只是要论懂起事来,如今京城里“改邪归正”的最好楷模莫过于镇远侯府的关大公子了。

有位夫人便跟关夫人道,“关侯家的公子真是懂事,上回我们老爷去做客,说吃起的那个鱼丸又是你儿子孝敬的,回家可夸了许久呢。”

另一位夫人又道,“我们家老太爷自致仕回家,也就好画几笔画,可寻常裱匠装的都不满意。到底还是你孙子帮忙,求到苏先生的弟子那儿去裱了一回。那个裱出来的效果,就连我这外行都觉得比从前好了许多。”

在座的关夫人及关老夫人努力忍着笑不露齿,可那老少两张脸都快开出花来了。

听她们说得热闹,太后猛地也记起一事,“之前就说要看看你家那副麻姑献寿图,可带过来了”

“带来了”关夫人忙亲自把画捧上,展开一瞧,众人又是一通好夸。

关夫人笑得越甜,只关老夫人心中很不服气。心想回头自己大寿,一定要孙子画个更好,还裱得更好的

只是谁也没有留意到,当太后娘娘的目光落到画中那个麻姑脸上时,几不可察的掠过一抹惊诧与复杂。而在她身边的善音姑姑,是更加的震惊与错愕。

怎么怎么会那么象

“嗳,你们看,这麻姑是不是有些象郑贵妃”忽地,有位妃子看出些端倪,指那画笑问。

郑夫人忙起身赔罪,“这可不敢当,不过是照着一个民间丫头画的,可不敢冒犯贵妃娘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