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宝路天行 > 分节阅读 173

分节阅读 1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意境,已经昏昏沉沉陷入混沌之,被大牙这么一打岔,就像早上还在迷糊,就被人给撬醒一样,不禁有些“起床气”。

“不会还在想你那副破画吧得了,也就一万块,扔了就扔了,回头别挂出来就行。人要往前看,我跟你说,就这会,好东西还是不少,咱们手头还有点现金,别浪费。”

“你看着就成,有什么好玩意你就拍呗。”

“屁话,我要能看,还用叫你”

感情这大牙这货也有自知之明,虽然看着眼馋,不过也知道自己眼力不行,没有吴晨过眼,还真不敢叫价。一听吴晨这么不负责任的话都说得出口,心里大为不满。

吴晨呵呵一笑,招了招手,跟边上的大汉要了一杯饮品,边跟大牙磨嘴,边看着上面走马灯似的转。

这个局,准备的还是很充分,除了大件的木器外,各种宝贝都有,陆陆续续的又拍出了几件,有一个青瓷刻画单柄壶,吴晨看着挺有眼缘的,也参与了竞价,只是几番下来就放弃了。

此外就是一件青铜亮斑戈,也让大牙眼神一亮,无奈品相实在惨淡,锈蚀得太厉害,连纹路都已经看不到了,甚至戈身上还有一些地方已经穿洞。

其实这种戈头,也不是什么兵器,更应该算是礼器。看得出来大牙很是郁闷,吴晨便安慰他道,回头再给他寻摸一把好刀当然了,想跟孔四的太阿,那是不可能的,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刀嘛不过话说回来,要想找到西瓜刀好的,那还是较容易的。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压轴的,竟然是刚过世没几年的启功老先生的一副书法。提起这启功老先生,玩古玩这一行的,没有人不知道,在世的时候,就连马老都不时要上门请教,吴晨还记得当初遇到孔四的时候,孔四给他的名片上,用的字就是从启功老先生的书帖里剪贴下来做成的。

这位雍正爷的嫡传子孙,说是这个时代的泰斗一点不为过,在世的时候,育人无数,身后荣誉等身,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献学家、书画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等等,无一不在标榜着这位老人的人生历程。

老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极深,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因为刘老跟老先生是好友,家里也有不少的真迹,所以吴晨对此并不陌生,只是惊讶于这伙人所张罗的物件还真是无所不有,也不知道这副字画是从哪里弄来的,竖向横排,连款在内,满满的足有百字之多。

像这一类字画的价格、市面上基本都是有定论的,按字按尺算,只是这里是黑市,又有点来路不明,最后吴晨花了六十多万买了下来,准备回头挂到格古斋去,现在斋里,正需要这些物件来撑门面。

“好了,最后一件拍品,没有起拍价,大家自行报价吧”

老刘交割完毕之后,拍了拍手,用有点嘶哑的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

第331章黑市拍卖十四

几个小时下来,二十多件拍品,分别被大家揽入囊,现在还两手空空的人并不多,各有所好,也大都有了收获,所以现场气氛还是不错的。拍卖已经到了尾声,心态都很放松,见老刘弄得这么神秘,不少人就调侃起来。

这次却是没有将物品放到桌子上面,老刘挥了挥手,站在后面的小伙子,便用将最后一个大木箱上的盖子给拿了起来,又将侧面的木条板给撬开,将里面塞满一团的干草清理干净之后,露出一个物件来,顶上还蒙着不少的碎草,不过也掩不住在灯光下,闪亮着反射的光华。

“这啥玩意”

因为没有放到桌面上,所以坐在后面的人,并看不到,见前面的人都伸着脖子,干脆站了起来。

“是玉雕”

“不就是个玉件么,搞得这么神秘,还不能放上来给大家看”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蒋氏兄弟已经走上前去,蹲下来看了看,又扭头向老刘征询了一下意见后,蒋大便从屁股后头的兜里,摸出一副白手套,直接就上手了。

“喂,老蒋,到底啥玩意”余矮子见他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直接就问出了许多人的疑惑。

“佛顶”蒋大没说话,反倒是边上的蒋二闷声应道。

“啥”余矮子一时没听清,不过靠前的几排已经哗的一声轰响,不少人站了起来

“他们在激动什么”大牙有点后知后觉的问道。

吴晨也站了起来,却现上面已经被围成了一团,别说人挤进去,就是眼光想找条缝隙钻进去,都不可得。不过从那些人的嘴里传出来的信息,已经足够他获得一些信息。

他们嘴里的佛顶,其实就是指佛头,将佛像的头颅单凿下来,这种缺德事,在以往是没有人干的,毕竟国人向来是不怕得罪人,哪怕你是皇帝老子,照样有人敢豁出去拉下马来,但是得罪神仙这种事,却没人敢干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期,随着大量的外国人涌入,打着各种科考的名义,开始大量搜刮天朝的物,并且对壁画跟佛像等,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断头凿壁的买卖,才算是兴旺了起来,形成了第一波收割佛头的浪潮,很多知名的佛像都遭此厄运,幸运能够存留下来的,也在几十年前那场大浩劫,被破坏殆尽,许多地方的佛像,实际上都是后来陆续补上去的。

搞这一行的人,多少都有些迷信,因此向来都称呼佛头为佛顶。“佛头”这个词,在行内反倒经常指的是念珠里的大珠,也代表佛陀。

在座的大都沉浸此行多年,虽说佛顶这种物件很少流通,但也应该是见得不少,何至于对于这个佛头这么激动,难道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也是大牙所疑惑之处。

不过吴晨很快就让他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都有点兴奋,因为这是一个玉雕佛顶

三十多公分高的一个雕件,就算是一个全身佛像,已经是很不容易见到的了,更何况这里仅仅是一个佛顶,按照佛像的例,这玉佛全身像那得是多大的一尊

“这又有什么稀的说不定就有人喜欢只雕个佛顶呢根本就没有身体其它部分”大牙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他脑子转得快,马上就想到了其它合理的解释。

“得了吧,一看就知道没化”吴晨白了他一眼,佛像不想其它物件,是极其讲究的,除非是被破坏,否则别说是佛头,就连半身像都看不到。

在大藏经里,就有一个造佛像的规定,佛的像一定要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要照这标准去做才会圆满。正因为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在在塑造佛像的时候,要尽量把它表现出来,从头顶到有白毫、眉、眼、鼻、口、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