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洋流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胡以晃苦笑。他与蒙上升在内阁里被耍的团团转,这帮文人心思实在太深,有机会请皇上扩大内阁人数才行。

陆建瀛慢条斯理的说道:“这胡梦君名不见经传,短短两年就升到布政使,必是皇上心腹,次奏章还是交由皇上裁决,你们把建议写在纸条上,供皇上参考。”

胡以晃连连点头,姜还是老的辣,这胡梦君他有所耳闻,救过皇上的性命,就算犯点错误,皇上也不会真的怪罪,想到这里,他在纸条上写下从严处理四个字。

又过了会,陆建瀛说道:“工部尚书陈承瑢呈上的折子,你们都看看。”

常大淳接过奏折,大略看了遍,顿时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将奏折传递下去,叹道:“真是胡闹,哪有官府经商的道理,竟然想让户部批一些银钱,拿去办工厂,真是异想天开。”

蒙上升笑道:“这个方法我听皇上说过,这叫国企,就是国家的工厂,建的厂子都是一些军工、国防产业,常大人多虑了,国之利器岂能授予私人,还是由工部掌管比较妥当。”

常大淳还是不同意,摇头道:“上面说需要白银一千万两,这要是亏本,银子岂不打了水漂,此事还需从长再议。”

胡以晃咳嗽了一声,直白的说道:“常大人有所不知,皇上已经下令工部勘探矿产,就是在为此做准备。”

陆建瀛心中的坚持在当上首辅的哪一天开始,就变得松动,虽然嘴上总是反对洋务,那也是为了团结阵营的需要,只要皇上赞成的,他就不会反对。

“既然皇上决定的事,我们还是静观其变,这几年大汉陆续建立了钢铁厂、造船厂、兵工厂等等,也不全是祸国殃民,对大汉的强盛起到一定作用。”陆建瀛看着常大淳,示意他不要纠缠下去。

常大淳叹道:“为官之人沾染铜臭之味,还有什么心思为皇上办事,工部掌握这么多的工厂,随便上下其手,户部也会损失巨大。”

蒙上升年轻的时候做过生意,最清楚里面的道道:“不错,除非包青天再世,谁能挡住诱惑,不如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管理,让刑部、都察院派人常驻衙门办差,发现贪污受贿者,立即逮捕,革除功名,交由有司问罪。”

陆建瀛道:“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折中方法,此事我会奏于皇上,这个衙门就叫做工业部,如何”

胡以晃摇头:“这工业部与工部重复,叫商业部怎么样。”

常大淳也否定:“这商业部一听就充满铜臭味,谁还会愿意进去办差,还是叫工业部。”

陆建瀛见胡以晃、蒙上升摇头,笑道:“既然工业部与工部重复,那就将工字换成实字,如何”

蒙上升默念:实业部,实业部连连交好:“这实业二字起得好,就叫实业部这品级如何评定”

陆建瀛想了片刻,有心降低品级,想来皇上不会同意,还是订的高高的让皇上拿主意:“既然外交部为二品,实业部也为二品。”

“肥差”几人同时在心里浮现出这两个字,打算争夺一番。

第一百八十三谐美春游

上书房外,赵老七神色焦急,对傅鸾祥问道:“敢问傅秘书,皇上为何还不召见,下官真有重要之事禀报,还请通融一二。”

傅鸾祥胸中又酸又苦,对赵老七的话置若罔闻,皇上竟然带着两个狐狸精进入内室,一个时辰过去了,不用猜也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

在赵老七一再询问,傅鸾祥生气的回道:“皇上就在里面,有胆你就进去。”

赵老七神色微变,他还真没这个胆子。

回想起最近发生的事,赵老七打消了再次催促的想法,最近皇上不断的往情报局掺沙子,小小的情报局竟然建立了五个部门,他的权力、威信被大大削弱,特别是管理国外的情报部还有分离出去的趋势,这些都让他的心里七上八下,夜里躺在床上总结得失,是不是无意间得罪了什么人,他们在向皇上进谗言。

傅鸾祥见赵老七呆在原地,哼的一声,转身进入上书房,回头补充道:“你在外面等着,皇上有空,会召见你的。”

赵老七赶紧躬身谢道:“多谢傅秘书。”

“皇上,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告辞了”罗美薇光着身子走下床,一件一件的将衣服捡起来,想起这些衣服不伦不类的样子,又走到衣柜旁边将本来衣服穿上。

李云中欣赏完罗美薇的丰满的身躯,又看着熟睡的郑燕儿,心疼的为她盖了被子,小声道:“你先回去,明天朕将燕儿亲自送回驿馆。”

罗美薇羡慕起来,穿戴好,立马撒娇道:“皇上偏心。妾身也想陪皇上过夜。”

李云中小心的起床,搂着罗美薇笑道:“那明天朕带你们逛逛南京城,就当做补偿怎么样”

罗美薇兴奋道:“有皇上陪伴,做什么都好。”

服饰李云中穿戴完毕,两人看了下还在睡觉郑燕儿。一起来到外面。

罗美薇瞥见傅鸾祥带着敌意样子,眼神躲闪,对李云中道:“妾身告退”

上书房外,赵老七留意脸上还残留着春色的罗美薇,心头微动,暗中记住她的模样。好好讨好这位未来的皇妃。

李云中看完赵老七送来的情报,心中着实震惊,天京事变终于爆发了。

“你能在一个月时间将事情打探的如此详实,也不容易,朕计你一功。”

赵老七奉承道:“这些都是皇上领导有方,微臣不敢居功。”

李云中放下手中情报。对赵老七问道:“上面说杨秀清余部十数万人进入贵州,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洪秀全没有派人招揽吗”

赵老七暗自庆幸与吉文元建立了联系,禀报道:“这是吉文元出的主意,他想将贵州献给皇上,只是顾虑军中还有对太平天国心怀希望者,这才没有公开行事。”

李云中点头,赞道:“吉文元的顾虑是对的。情报上只说韦昌辉在重庆大开杀戒,但是洪秀全心机甚深,韦昌辉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恐怕现在已经授首。”

赵老七不以为然,嘴上恭维:“皇上英明,韦昌辉进退失据,生死两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