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洋流 > 分节阅读 112

分节阅读 1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林大基对这个理由实难接受,为了洋人而放弃全盘计划,太荒唐胆子一下就大了起来:“皇上三思,湘军在湖北厉兵秣马,无论是在装备、人数上都不下于我军,如果吸引他们进入南昌,断其后路,不出一年,就会全军覆没,我军一旦提前攻下南昌,湘军必然会围攻九江,我军水师并不占优。骤然与湘军决战,最好的结果也是惨胜”

李云中看着地图。微微想了下,问道:“赵烈文不是拟定一个攻打湖南的计划如果我军从江西、广东攻入湖南,湘军是否会回兵自救,九江之围自解,这样江西就可平安无事。”

张遂谋谏道:“不知皇上为何执意进攻南昌,难道只是为了几个洋人请皇上明示”从来没见过皇上这样急迫,宁愿承受汉军伤亡,也要一意孤行,他还记得当初在永安。为了避免伤亡,李云中将城外阵地悉数交于太平军防守,以致决策权被大大削弱。

“此事关乎大汉国运,如果事情顺利,不出五年就能统一中国,洋人不但不敢欺辱,汉国的势力还能延伸。再现成吉思汗的霸业也未必不可能。”李云中踌躅满志,只要完成中国工业化,建立完善的国防体系,中国凭借丰富的资源一定可以成为顶级列强。

张遂谋抿了抿嘴唇,回道:“当初赵烈文对湘军是否回师自救也只有六成把握,未防意外。皇上还是加强九江防御为上。”

林大基见皇上意志坚决,提议道:“皖北战事也要暂时停歇,万一湘军从安徽北上,李都督恐怕应付不过来,不如大军退回庐州。既能防备僧格林沁,又能随时支援九江。”

李云中点头同意。想起广东战事,问道:“左宗棠可有战报呈上来”

林大基、张遂谋互望一眼,一齐摇头。

李云中看向坐在角落的赵老七,示意他来回答。

赵老七立刻拿出一叠情报,相互传阅,看向李云中禀报:“据臣的探子来报,英国公使文翰似乎与叶名琛有所勾结,两月前,广州义士针对文翰展开一场刺杀,虽然失败,但是格杀洋人数十,安然退走,奇怪的是洋人也没有追究此事,文翰在第二天就回上海。”

这帮混蛋李云中对几国公使暗骂不已,朕登基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中立,没想到一转眼就遮遮掩掩的投到清军一方。

“广州清兵的装备可有变化”

赵老七佩服道:“皇上英明,文翰离开广州以后,前后半月,洋人运来大批武装清兵,还有二十门西洋炮。”

“啪”李云中怒极,过了一会,又问道:“广州现在的局势怎么样听说会党势大左宗棠可能应付如果让其分兵攻进湖南,是否可行”

赵老七被一连串的问题一惊,头脑瞬间变得无比清醒,仿佛会议室内只剩下皇上与自己:“据微臣所知,会党在九月九日相约起事,九月十三日就有十余万人围攻广州,征南大将军左大人在九月十一日攻进广东,一路进军顺利,在九月二十八日到达广州与义军汇合,收编义军五万人,其余的全部遣散”

顿了顿,赵老七接着说道:“会党围攻半月广州,洋人军舰一直停留在广州城外,期间还开炮轰击义军大营,左大帅进军广州,洋人军舰才撤走微臣的情报暂时只有那么多,据微臣推算,我军攻打广州已有一个月,胜负已定,相信不日就会有捷报传来。”

李云中面色平静:“希望如此,否则只凭江西一路进兵,湘军回援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新任副参谋长杨开林听了半天,见皇上与众位上官采取保守打法,出声道:”皇上何不派兵北伐,只要大军威胁北京,咸丰必然会下旨让湘军勤王,我军就可截断其后路,将他们困在长江北面,湘军就是无根飘萍,不战自乱。”

这个想法早有大臣提起过,鉴于前世咸丰逃亡热河,李云中还真不敢再一遍,除非大汉兵力超过五十万,既能防备向军,又能威慑列强。

s:陷入瓶颈了,每天没心情码字,看着惨不忍睹的成绩,每天只有十几张推荐票恨不得挥刀,不过大家放心,我是个负责的男人,有开头就会有结尾,这是我开书的时候承诺过的。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

广州城墙坑坑洼洼,血迹未干,汉军攻城已有半月,广州城墙上不少大炮因为使用过度,已经报废掉,最麻烦的是炮弹也打完了,洋人远走高飞,清军自制的炮弹并不合用,打三炮炸膛两次,再也没有人愿意操控。

这几天,因为汉军屡次攻上城墙,来存也没心情整理仪表,急匆匆的来到总督府,对叶名琛抱怨:“大人,兄弟们快坚持不住了,城北守军伤亡惨重,请大人速速派遣援兵,否则支持不到明天”

“援兵援兵要有援兵我还会每天亲自巡视城墙”叶名琛被这帮丘八气坏了,人没死多少,只顾向他求援,发怒起来:“你问问在座的诸位大人,广州城中所有兵力是不是都给你们了,难道叫城外的水师进城不成”

巡抚柏贵看着不服气的来存,劝道:“都统大人见谅,这几天反贼猖狂,洋人失信,总督大人也是冒火,城内再无一兵一卒,城外倒还有五千水师,可那是我军退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

布政使吴鼎昌献计:“不如征发百姓上城驻守,广州城有百姓数十万,遣人散播谣言短毛屠城,必能轻易召集十万百姓。”

叶名琛连连点头,这个使他想起几年前,当时英军入城,广州附近数十万百姓闻风而动,自发的驾驶小船围攻英军战舰,最终迫使洋人后退,放弃入城。

巡抚柏贵颇有顾虑:“短毛不同于人样,他们在民间素有盛誉。恐百姓不会相信,最近官府将安家费一再提高。也鲜有百姓报名守城,以本官愚见,还是召集城中乡绅出钱出人,如此广州可保平安。”

以前来存还很佩服这帮文官,现在恨不得一脚踹过去,这个话题商量了几天就是没有打定主意,难道非等广州陷落才肯行动他们内心想法来存琢磨的一清二楚。

来存首先看向巡抚柏贵,要数谁最希望守住广州。非柏贵莫属,自从浙江巡抚从杭州城撤走,被皇上以罪问斩,福建巡抚战死福州,皇上加以抚恤追封,柏贵就坚定了与广州共存亡的决心,屡次要挟城中乡绅捐银捐粮。

见柏贵面有愧色。不敢直视,来存又将目光看向吴鼎昌,这布政使一肚子坏水,仗着有肃顺撑腰,对广州战事最不关心,屡次反驳巡抚柏贵的提案。交好乡绅,对广东巡抚之位虎视眈眈。

吴鼎昌笑道:“都统大人不必心急,可惜广州将军穆特恩、右翼都统托恩东阿率领大军入桂,否则哪里容得反贼猖狂,不过。城中尚有几百衙役,危急时刻还能顶一顶。”

来存鄙视之色一闪而过。他是都统,官衔在吴鼎昌之上,不用顾忌,当面对吴鼎昌训斥:“为官者上报圣恩,下抚百姓,只顾自己升官发财的人,是不能长久的”

叶名琛见吴鼎昌面色通红,尴尬欲死,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似得发言:“古人云:善守者善攻,今天我们坐困广州,反贼可以毫无顾虑的攻打,不如我军开城出击,挫一挫反贼的士气,只要坚持半月,湖南、广西的援军就会到达那时不要说顶住汉军攻城,就是将他们歼灭在广州城下都轻而易举。”

这鬼话能骗谁来存欲言又止,城中守军本来就士气低落,万一出城大军被汉军击败岂不雪上加霜。

吴鼎昌大拍马屁:“大人英明,城外反贼必无防备,我军一击即退,取胜是理所当然,敌军以后不敢继续围攻广州。”

柏贵也认为此计甚妙,他虽然没带过兵,但兵书读过好几部,在他的潜意识里,出城作战一定会取得胜利。

有这帮人附和,叶名琛大是兴奋,对来存吩咐:“听闻北面江村旌旗遮天,其中必有反贼重要头目,命副将崔大同、游击洪大顺率绿营兵三千,在今日晚间出城偷袭。”

来存失望而回,召集众将领商议,并将总督叶名琛的命令说了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