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洋流 > 分节阅读 93

分节阅读 9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志士仁人慷慨赴死,至死不降,崖山海战更有十万百姓自发跳海殉国,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明朝崇祯在煤山自尽,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跟随,满朝士大夫无论是对李闯、还是多尔衮都是争相投降,毫无气节,如今皇上重建中国,微臣誓死相随。”

“臣等誓死相随”满朝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地,发自内心的附和。

这不会也是排练好的吧李云中急忙道:“大家都平身吧,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我请大家吃饭,有什么事情等到吃完饭再说。”

第二日,李云中的登基大典就在南京举行

朝阳殿已被装饰一新,地上铺着红色地毯,柱子都被黄色丝绸包裹,又在李云中的座位后面加了一道黄色屏风,屏风上面金龙飞舞,凤翔九天,屏风前面又站了两位宫女手持长长的掌扇,掌扇是由孔雀羽装饰而成。

礼部尚书陆建瀛率诸大臣对着空空的皇位拜道:“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奏乐”礼官严肃的大声喊道。

瞬间,喜庆的乐声弥漫着整个朝阳殿,执事官弯着身,双手捧着皇冠来到李云中的面前,陆建瀛与蒙上升一左一右的捧起皇冠戴在李云中的头上。

后来,李云中像是木头人一样被扶到皇位上坐下。

礼官唱道:“乐止,排班”

李云中看着诸大臣迅速排成四排,左右各两排,不再按照派系排列,而是按照文武官员的品级排列。

礼官又唱道:“跪”

百官顿时三叩九拜:“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官唱道:“礼成”

胡梦君严肃的捧着一个锦盒来到陆建瀛面前双手奉上。

陆建瀛也是双手接过锦盒,一步一步的来到李云中面前,奉上玉玺,躬身道:“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还不待李云中有所动作,一旁侍立的常大淳接过锦盒,表示皇帝已经受宝。

礼官唱道:“复位”

陆建瀛回到原位。

礼官唱道:“鞠躬”

百官照做

礼官唱道:“拜兴”

百官照做

礼官唱道:“卷班”

李云中起身离开皇位前往新建的祭天大坛,文武百官有秩序的退出朝阳殿。

一连三天登基大典才正式完成,开始了李云中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朝会。

陆建瀛出列,上前躬身道:“自从汉武帝创建年号沿用至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自己年号,皇上既然即皇帝位,大汉就应该有年号。”

年号,李云中知道这玩意,例如唐太宗号贞观,康熙,乾隆,嘉庆,咸丰这些全都是年号:“诸位爱卿有何提议”

取年号可不向国号,还必须解释年号的出处、意义,没有两把刷子根本不敢发言,这次蒙上升、林大基等人识趣的闭上嘴巴,留给陆建瀛等人发挥。

常大淳出列言道:“皇上起兵驱除鞑虏,拨乱反正,北掳连连败退,这与当初洪武帝反元有共同之处,称得上一个武字,而元字又有大、始之意,臣认为这元武二字可以匹配陛下的功绩”

李云中默念元武,摇头道:“这元字不好,忽必烈曾经用它做国号,还是换了吧”

陆建瀛道:“皇上宅心仁厚,古人云:内外之称,在心为德。这德字,陛下当之为愧,加起来就是德武,皇上以为如何。”

德武听着满顺耳的,李云中喜道:“好就是德武了那今年就称为德武元年吧”

文武大臣在陆建瀛的带领下齐声呼道:“臣等恭喜皇上”

蒙上升上前拜道:“皇上既已登基,阴阳相济,后宫还得立一位皇后,臣请皇上圣裁”

李云中早已经与夫人商量好,宣布道:“苏三娘本名为冯玉娘,立冯玉娘为皇后,众爱卿以为如何”

常大淳谏道:“皇上三思,冯玉娘乃是二嫁,岂能立为皇后,臣请皇上另立良选,洪娘娘也不行”

“皇上三思”湘系官员全都跪倒在地。

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广西籍官员也不愿坐以待毙,纷纷反对。

“苏娘娘随皇上起兵反清,转战千里,期间还数次救过皇上,如今她有孕在身,生下皇子理应继承大汉,冯娘娘立为皇后有何不可”蒙上升率先出列反驳。

跪在地上的赵烈文抬头道:“女子讲究三从四德,皇后母仪天下,为天下妇人之表率,岂能马虎,臣请立许娘娘为皇后”

李秀成反对道:“许娘娘没有丝毫功劳,怎能服众,历朝历代的皇后也有再嫁之人,诸位以这个理由反对苏娘娘为皇后,未免太牵强了吧”

李云中心意已决,不愿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大声宣布道:“朕已经决定立玉娘为皇后,你们不必多说,立洪宣娇、许月香为贵妃,立傅善祥为祥妃”

陆建瀛等人脸色灰败,惘然答应,特别是焦亮,没想到汉王那么宠爱苏三娘,他与陆建瀛苦心商量半月,没想到那么容易就失败了。

“皇上登基,天下百姓、士子必然兴奋,争相来投,况且朝堂上还有许多职位,无人担任,请皇上开取恩科,择优而取”常大淳决定扳回一局,朝堂上的文官愈多,才能压制这帮广西人。

s:最后几小时,大家还有月票否。求支持谢谢李永航、已无法回头、iu末末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