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洋流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其他两处多,反贼当然会先”

向荣用力拍着案几,怒道:“看看你们被吓成什么样了,再扰乱军心,定斩不饶。”

过一会,王浚小声道:“刚才探子来报,有一部分反贼占据了小水关。”

向荣一阵烦闷涌上心头,头部晕眩更甚,苦声道:“小水关附近乃是我们退往苏常的必经之地,也是张国梁他们回来要路过的地方,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福兴道:“不如我们退往七桥瓮,前往溧水”

向荣道:“那张国梁、潘安几万人马就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到时皇上怪罪下来,谁也承担不起。”

王浚道:“那还要把他们救出来吗只是我们都自身难保怎么救,有了不如让他们各自突围,大家一起到苏州汇合。”

向荣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同意道:“让张国梁和潘安合兵一处攻打小水关,我们今天晚上就准备撤往七桥瓮。”

大家都明白,死道友不死贫道,先一步突围,成功率就大一分,让张国梁他们在后面拖住追兵,成功率那是又大一分。

6月10日,今天就是李云中汇合三军准备攻打孝陵卫的日子,石达开与曾水源相继领兵过来汇合。

李云中命大炮全力开炮,火枪队上前掩护,大军上前攻打营垒。

石达开皱着眉头看着抵抗并不坚决的大营,对李云中道:“情况不对啊,怎么那么容易就攻了进去难道有诈。”

不一会,负责攻打营寨的曾水源来报:寨中只剩下万余老弱,向荣等带着四千精锐于昨晚撤走了。

李云中怅然若失,好像用力的拳头打在棉花上。

曾水源喜道:“江南大营真是不堪一击,从此我汉军可以放心攻打苏浙和江西了,恭喜汉王,得偿所愿。”

石达开道:“清兵在仙鹤门、龙潭镇一带还有几万人马,我们要不要现在去堵截他们”

李云中道:“现在南京城内有些空虚,第三军先派一个师回城,剩下的人随我去拦截张国梁。”

曾水源兴奋起来,道:“张国梁这厮倒是勇猛异常,经常前来挑衅,没想到他也有今天。”

石达开也叹道:“当初攻打桂林,也是张国梁冒死率兵进城,大大加强了桂林城防兵力,导致我们功亏一篑。”

第五十八章咸丰大出血求推荐票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七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清朝满、蒙、汉各八旗,共二十四旗,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室的奴隶,其秀女只能做“宫女子”。

咸丰千盼万盼终于将道光皇帝的孝期过完了,打着传宗接代的旗号迫不及待的开始选秀女,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位旗籍佳丽早已坐着骡车、马车来到了京城,包括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的叶赫那拉也在骡车队伍中紧张地等待着,叶赫那拉杏贞后来成为了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个人,杏贞即中外知名的慈禧太后,但此时,她只是来自镶蓝旗的一个四品道员的女儿。

因帝后们每日只选两个旗的女子,所以咸丰每日都能到顺贞门观看秀女,乐此不疲。

今日轮到镶蓝旗、镶红旗的秀女上前,咸丰照例挨个仔细的观察,要到结尾时,发现没一人能让他心动,兴趣索然之际,听到一女子声音:“现在正是国家危难、流寇四起、外夷侵略的时候,皇上怎能留恋美色,民女劝皇上励精图治、戒淫戒色,免得将来抱憾终身。”

咸丰听到有人讥讽自己,当即大怒,回头寻找声音来源,原来是站在最后面的一个秀女,见她还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看着自己,咸丰有些好笑,问道:“你是何人不怕朕杀了你吗”

秀女怡然不惧,继续道:“能以小女子一人换取大清基业稳固,死而无憾。”

咸丰怕责罚了她事情传出去,坏了自己名声,如留在宫里,她要是天天来劝谏,岂不烦闷,道:“难得你一片忠心,不过国家大事不是你们女子可以议论的,这次朕念你年幼无知就不跟你计较欺君犯上之罪,朕想起来了,有个皇室宗亲刚刚丧偶,有意续弦,你就嫁给他,做个福晋吧。”

剩下的秀女一起羡慕的看着她,能做王爷福晋是她们秀女较好的结局了,而她们被皇上选中,也只能从宫女做起,没选中的就只能回家找一位门当户对的男人嫁掉。

“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谢谢皇上。”那位于秀女旁边的姐妹拉着她道

“谢皇上”

咸丰见催促她谢恩的秀女容色秀丽,还算满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奴婢叶赫那拉氏,名叫杏贞”

“好”

就这样,叶赫那拉氏被皇帝选上了,被安置在圆明园之中。

咸丰心情郁闷的回到军机处,军机大臣们早已等候多时,见咸丰从屏风后面进来,赶紧磕头问安。

“臣等参见皇上”

“免礼,众卿家都在这”咸丰见几位军机大臣都在,预感到有什么事发生了。

几位军机大臣大臣互相看了看,一起转过头来看向官衔最小的肃顺。肃顺也不想触皇上霉头,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咸丰见他们如此推诿,本来心情就不好,如今更是恼怒“混账,平时有好处你们就争先恐后,如今都怎么了是不是前线又打了败仗肃顺你说。”

肃顺无奈,上前道:“一个时辰前,前线送来的奏折,请皇上过目。”

咸丰从太监手中接过两份奏折,首先看了看名目,第一份是江宁将军福兴上奏的。第二份是江南大营帮办军务的长贵的。暗想不好,难道是江南大营出事了。

打开福兴的奏折,看了起来:

臣泣血上奏,钦差大臣向荣刚愎自用,不纳忠言,致使官兵屡战屡败,先有江苏巡抚吉尔阿杭中伏,力战而死。接着各处营垒皆被贼军占据,向荣坐视不救。待贼围攻孝陵卫大营,向荣恐惧,竟打算弃营奔走苏州,臣跪拦不住,死罪。

咸丰又看下一份奏折:

臣自受君命帮办军务,向荣屡次讥讽,使臣在军中毫无威信江南大营崩溃在即,向荣竟然打算弃营而走,臣力谏不听

咸丰恍然见到奏折上出现一滴滴血迹,联想到江南大营两军交战血肉横飞的场景,忽觉得唇上有些湿热,用右手抚摸,看到的全是血,吓得将手中奏折扔了出去,

几位大臣见皇上满嘴都是血迹,惊得说不出话来,片刻后都各自叫道:

“皇上保重龙体啊”

“快传太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