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洋流 > 分节阅读 19

分节阅读 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武昌城外,只见大汉军浩浩荡荡,共有几千条大小船只停留在武昌城外的江面上。

北京

咸丰看着岳州被大汉军攻陷的奏折,心力交瘁,这几个月他将剿贼大臣一个一个的革职问罪,坏消息却还是一个一个的送来,岳州即失,武昌危矣,两地之间无险可守。武昌再被攻陷,那东南诸省、中原、四川都在反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拟旨,将徐广缙革职留任,琦善为钦差大臣,防堵河南,阻止大汉军北上中原,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专门负责苏、皖、赣三省军务,阻击汉军。”咸丰前所未有连续封了两个钦差大臣。

“启禀皇上,内阁学士肃顺求见。”一个小太监对咸丰道。

“传”

肃顺走进上书房,对皇帝拜道:“微臣参见皇上。”

“免礼”

听咸丰没精打采的声音,肃顺猜测,南方又有战事失利的消息传来了,问道:“皇上可是南方战事不顺”

咸丰太想找一个人倾诉了,道:“前线战事接连失利,岳州已经失守,知府殉国,现在恐怕武昌也这大汉贼先后克永安、道州、桂阳、长沙、湘阴、岳州,兵锋之盛,前所未有,难道大清真的到了亡国的时候”

肃顺赶紧安慰道:“皇上息怒,大汉贼之所以攻无不克,是因为官军都在堵截太平军,汉贼善于利用太平军,这才让李贼做大,如今向荣所部专心围剿,相信在武昌城下建功。”

咸丰又拿出向荣的请饷折子道:“朝廷陆续为剿贼拨款三千万两,如今国库空虚,向荣所部又怎么会卖力剿贼如果反贼攻打江南,那以后国库”

肃顺早就会想到国库会空虚,早想到了对策道:“朝廷可以发行纸币,赏给前线有功将士,在铸大钱当做军饷。”

咸丰大喜,以往他问大臣国库空虚,该如何时,那帮人都说加赋加税,巴不得趁机捞一笔,清朝皇帝早有祖训:为防满清步大明后尘,不许子孙在百姓头上加赋税。如今听到一个切实有用的建议,当真欢喜的不得了,从心里感到欣慰,这大清不是我一人在操心啊

肃顺见咸丰脸色潮红,心底振奋,又道:“皇上,臣还有一策,可以每年省下大量银子。”

咸丰以为肃顺想说宫里的花销,心里有些不高兴,能省的先帝时早就省了,他刚即位,也没增加开支,道:“什么策略,说来听听。”

肃顺又跪在地上道:“咱们满洲人入关的时候只有几十万人,那时为了稳定人心,从亲王到普通的旗人,每人都要发一些银子,以作供养,刚开始时只有百万,如今每年都要耗银几千万两,如果省下这批开支,那”见咸丰摆手,肃顺就停了下来。

咸丰离开座位,到肃顺面前扶起他,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大清的根基就是旗人,这样做岂不是饮鸩止渴。”

肃顺道:“前朝亡国之际,宗室个个家财万贯,一毛不拔,崇祯皇帝只有强加赋税,最终被李自成破城逼死在煤山。大明那些宗室哪一个跑得了都被屠戮,家产抄没一空。我大清也一样,国亡了,他们连家人都保不住。”

肃顺见咸丰还是沉默,加把劲道:“大清开国之初,哪个旗人都能上阵杀敌,现在旗人真是混蛋太多,糊涂不通,不但只知向朝廷要钱,还不肯为国家出力。”

咸丰长出口气道:“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不过这件事你不要泄露出去,以防旗人慌乱,等到朝廷实在拿不出钱,有你负责这件事,一定要雷霆万钧的落实下去。”

肃顺见咸丰同意,很受鼓舞,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咸丰道:“这是吏部侍郎曾国藩给臣的信,臣看过后,认为很有道理。请皇上过目。”

咸丰饶有兴趣的接过信,边看边道:“就是那个十年七迁,连升十级的曾国藩,他是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吗我已拟定将他革职。”

咸丰看到信上内容很有道理,不禁读了出来“贼长为主,而官军常为客,所以贼有暇而官军忙,贼常设伏设险以待官军,而官军每每中贼计,兵法上说谋定而后战、善用兵者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此理贼知而官军不知,如此官军屡败,如要百姓多筑碉堡,官军驻营于险要之处,步步为营,渐渐逼近,贼不欲被官军围,便必然出来与官军决战,官军便可反客为主,击败贼军。”

咸丰看完惊呼“好,写得好。如果李星沅、赛尚阿、徐广缙他们这样做,局势何以至此啊”

肃顺道:“臣还发现官军每次打的胜仗多赖练勇之力,而绿营八旗不足已用,臣恳请皇上容许官绅兴办团练。”

咸丰摇头道:“团练、乡勇领兵者多为汉人,先帝在时就常常裁撤,就是怕这些人串联在一起,图谋不轨。”

肃顺见咸丰不同意,固执道:“今时不同往日,反贼猖獗,官军镇压不住,这样下去,大清亦亡国矣”

咸丰见他有讥讽之意,怒道:“大胆,你在诅咒大清诅咒朕是亡国之君吗”

肃顺也不害怕,径直答道:“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请皇上三思,准许兴办团练镇压反贼。”

第三十四章大汉军攻占武汉三镇

咸丰怒视肃顺好一会,见他竟然以下犯上的直视他,毫不妥协,发出“哼”的一声,回到龙椅上坐下,咸丰暗自纳闷自己为什么不生气,心里反而有种兴奋的感觉,但为了帝王颜面,又不能表现出来,只有继续铁青着脸。

肃顺将自己的顶戴花翎拿下,放到地上,叩首道:“臣请皇上三思,大清不能亡啊。”

咸丰悚然而惊,暗道:自己和明末崇祯何其相似,内有反贼作乱,外有强敌窥视。只是崇祯刚愎自用而亡国。我呢绝不能像他那样。想到这里,对肃顺好言抚慰道:“你很好,能直言进谏,比那些只知点头拍马屁的官员好得多。”

肃顺道:“臣惭愧。”

咸丰又走下来,弯腰将肃顺的管帽拿起来,亲自戴到肃顺的头上,又扶他站起来,感动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好干,你的资历太浅,朕即位时已经升过你的官,不宜在提拔。等过一阵子,朕让你到各部历练。至于兴办团练,朕还是以为应该徐徐图之,先让曾国藩回乡试试,你认为如何。”

肃顺道:“皇上英明,只是团练再立战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对待,将主官调往他乡任个八九品小官,还是应让他领实衔,继续剿贼。”

咸丰笑道:“好,朕准了,立多大的功,给多大的官。”

肃顺喜道:“如此,不愁贼寇不平。”

“臣告退”肃顺躬身退出了上书房。

武昌城

巡抚龚裕。布政使常大淳、提督双福聚在一起商议军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