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建隋大业 > 分节阅读 271

分节阅读 2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平阳被围,更是让周军义愤填膺,甫一得知宇文邕发兵救援,三军将士顿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亢奋起来,人人心头都憋着一股气,暗自发誓要叫齐人好看。

因此,当宇文邕下令兵分两路出兵的命令下达后,周军士卒便如下山的猛虎,斗志高昂,极其凶悍。只是半日不到的功夫,周军竟以如摧枯拉朽之势,将晋州临近的南汾州和西汾州竟然相继吞并。

消息传来,高纬顿时吓了一跳。西汾州沦陷,且不说他最为重视的并州将处于敌军的威胁之下,倘若周军顺汾水而下,两面夹击,他却又如何自处

高纬当即派遣高孝珩前去御敌,哪曾想只是一个时辰功夫,三万齐军竟然便被韦孝宽击溃,折损大半,就连勇将贺兰豹子也是身受重创,若非亲卫拼死相互,只怕要成为韦孝宽的刀下亡魂。而文弱的高孝珩,手无缚鸡之力,面对全面溃散的齐军,也只能望而兴叹。

广宁王高孝珩落败,又得知周军一日后便能到达平阳城,高纬顿时有些慌神,心中不由萌生退意。

北齐众臣也知道宇文邕此次来势汹汹,但高纬却绝不能退。否则不说千辛万苦即将攻破的平阳城再难击破,只怕齐军也会因此泄了气势,一蹶不振,整个北齐都将呈现在北周的铁蹄之下。

众人苦劝良久,终于让高纬打消了撤回邺城的想法。齐军暂时放弃了进攻平阳城,转而在平阳城南侧和东侧掘开一道长达近十里,宽约三十米的壕沟,近十万大军则在壕沟以东严阵以待。

十月初七,宇文邕率领十五万兵马进抵平阳。得知宇文邕亲临,平阳城军民顿时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紧绷数日的精神顿时松懈下来。老将梁士彦更是因为心力交瘁,勉强与宇文邕见礼后便昏了过去。

望着平阳城军民那一张张劫后余生,充满希冀的脸庞,再看看几乎变成废墟的平阳城,宇文邕的心情颇是沉重。若是没有梁士彦,这平阳城只怕早就失守了。想到此,与齐国决一死战的决心也愈发坚定下来。

宇文邕顾不上旅途疲惫,再安顿了幸存将士好好休息,正式接管平阳城防务后便带领着一干文武慰问起城中的百姓来。武力可以夺取土地,但却不能用作治理之法。北齐民心大失,宇文邕此举正是赚取民心的好时机。

宇文邕在城中巡视了一圈,刚回到大营,去前线探查敌情的韦孝宽便已返回。宇文邕问起情况如何,后者则答道:“取胜容易等微臣击破他们,再与三军进餐”

宇文邕脸上露出放松而满意的笑容,然后道:“既然这样,朕也不再忧虑。将士一路奔波,颇是辛苦劳顿,还是先休息一下齐军不过乌合之众,破之易也,不在乎朝夕功夫。”

说完,宇文邕便带着亲信,骑上战马巡视前线,所到之处都能叫出各方主帅的名字,大加安慰勉励。众将士见皇帝如此亲和,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大受感动,人人都奋勇效命,高涨的士气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

齐军严阵以待,不敢丝毫放松,然而从早晨到傍晚,周军却都未发动进攻。宇文邕之所以如此做,除了因为士卒远道而来,疲乏不堪,更是想给齐军施加压力,消耗他们的精力。

平阳城以北三十里,汾水之上。

一身白衣的高兴静静地矗立在船首,背负双手,极目远眺着南方的平阳城,深邃的眸子中夹杂着淡淡的伤感。萧瑟的深秋,天气已是颇凉,但高兴却是犹若未觉,如同一尊石化的雕塑一般,任由船舶在水面摇荡,他的身子也未出现丝毫的晃动。

良久,高兴才开口问道:“黎风,周军应该已经到平阳了吧”

“已经到了,西汾州方向由于翼和宇文招率领的五万人也正马不停蹄地向南而来。”黎风一脸恭敬地答道。

“平阳城外齐军的壕沟挖好了吗”高兴似是不经意地问道。

“已经完工”黎风接着说道:“相信有这壕沟在,周军定难再进一步”

高兴轻笑着摇摇头,声音有些飘渺萧索地道:“只凭一条战壕果真能抵挡住周军么只怕高纬是为十万将士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坟墓啊”

“大人的意思是”黎风一怔,有些迟疑地问道。

高兴摇头一笑,却是未作解答,话锋一转道:“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上岸了,让秦琼将军按计划行动,不求有功,要尽量减少损失。”

“是”黎风说完,便转身操浆,向着岸边划去。

十月七日夜晚,齐军帅帐。

高纬端坐主位,看着帐中的众臣,有些疑惑地问道:“诸位爱卿,宇文邕已到平阳,为何迟迟不来进攻”

“陛下,微臣想,那宇文邕不过是虚有其名,一定是见到您心生畏惧,不敢进攻”

“陛下威势无双,宇文狗贼如何敢来”下面的人立即拍起马匹,听得高纬哈哈大笑,浑身三千毛孔似是也在刹那间舒张开来,熨帖之极。

“那依诸位之间,朕是主动决战还是继续防守”高纬笑了一阵,然后问道。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四百零九章 小将

汾水之西,官道之上,五万周军如同一道褐色的洪流,裹挟着漫天的尘埃迅速奔行着。时值深秋季节,天气寒冷,但众周军却是大汗淋漓,头顶热气腾腾。虽然众人脸上风尘仆仆的疲累气息难掩,但五万周军的精神却依旧振奋,身上那沉凝的气势和淡淡的血腥味让人不自禁心生畏惧。

“弟兄们,再快些,只要到了汾水之畔,咱们便能好生休息一番”于翼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看着并没有因为急行军而出现散乱,依旧齐整的队列,脸上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日前,于翼与赵王宇文招奇袭西汾州后,留下些许人马守卫后,他还来不及休整,便带着其余士卒马不停蹄地向着汾水而来。如今已临近冬季,天气愈发严寒,不适合战斗。倘若战事继续拉锯,宇文邕设想的达到的战略目标自然就无法实现。

是以,宇文邕遂打定主意,两相夹击,要么迫得高纬撤回邺城,周军则好趁机攻占晋州,谋取并州;要么就是将高纬困在晋州,生擒之,如此一来,北齐必亡。

基于此,虽然于翼也爱惜将士,但他却也知道时间紧迫,所以一路上不断催促麾下士卒加快速度,好早些到达平阳,与宇文邕互为犄角,完成合围之势。

为此,于翼和宇文招更是放弃了骑乘战马,卷起裤管,随着大军一起在地上奔行。主帅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表现让众将士感动,故而虽然身心俱疲,但却都是紧咬牙关,拼力坚持着。

“再有两个时辰就能到达汾水之畔了”于翼抬头看了看天色,喃喃自语一声,继续提气奔跑起来。他虽然不是垂暮之年,但也比不上壮硕的青年,一路赶来也颇是辛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