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建隋大业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有对陈国的。对百姓来讲,谁当皇帝,谁打胜仗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耕者有其田,家里有余粮。

就在陈顼为了司马复和高长恭寝食不安,心力交瘁时,北方的老邻居却突然传来了一则好消息。听到这消息,陈顼连皇上的威严都顾不上保持,竟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说起高纬的名讳时都带着股子亲密味道,如同知交老友一般。

韩长鸾,穆提婆,高阿那肱是为北齐三贵,以陆令萱为核心的小集体可以说是北齐最大的祸根。唇亡齿寒,四人的关系却是更亲密一些。

虽然没有实际证据表明韩长鸾谋反,但他曾今的确拿到过长生诀,这对高纬来说可不是好现象。

如今韩长鸾失势,高阿那肱被发配济州平叛,三贵势力自然大损,尽管有陆令萱和冯淑妃冯小怜在宫中帮衬,但三贵却也是大不如前。官场之中,向来是人走茶凉,原先那些依附三贵的官吏顿时见到了曙光,一个个蠢蠢欲动,对高纬极尽谄媚讨好,不少人也得了机会,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韩长鸾倒台,高阿那肱远走,北齐百姓本想奔走相告,高声欢呼,但他们却悲哀的发现,高纬一如既往地奢靡暴虐,朝中的官员依旧尸位素餐,与韩长鸾之流并无两样,若要仔细寻找异处,也许只是名字不同,方式不同罢。

三贵焉能允许自己权势旁落,在他们百般地努力下,当然也有冯淑妃的相助,高纬终于同意了他们的恳求。

九月二十七日,北齐皇帝高纬下令,着令隋王高长恭暂缓南下收复失地,将之交给合州刺史王琳和扬州刺史卢潜。而高长恭的任务则是率领淮州军北上,充当先锋将,配合高阿那肱两面夹击,一举平复叛贼高鑫。

陈国的情势高纬虽然不甚清楚,但他却知道陈国目前无力北伐。对于高长恭,高纬时刻都不敢放松警惕。

数月前,因为齐鲁之地突然一发不可收拾,陈军又咄咄逼人,高思好气势汹汹,邺城危机,高纬迫不得已增加了高长恭的权利,让他帮自己处理混乱的局面。如今高思好已灭,北周又刻意示好,陈国自顾不暇,高长恭威胁论自然成了高纬首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北齐的能臣武将被高纬杀了不少,但也不是无人可用。之所以让高长恭平叛,高纬和三贵也算是深思熟虑。

高绰虽然不是能征惯战的骁将,但他麾下的十八万人马却不是摆设。然而高鑫叛军却轻而易举将之覆亡,那高鑫的实力该有多强大。

高纬让高长恭平叛,自然没存好心,他巴不得高长恭和高鑫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

至于高阿那肱会不会从此拥兵自重,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关于这个问题,高纬丝毫不担心。三贵之所以权倾朝野,都是高纬纵容之故。换句话说,高纬才是他们权势的基石,没有高纬,他们什么都不是。更何况三贵在军队中毫无根基,如何能够成事

消息传到山东省兴化市,熟知高兴真实身份的人都不由吃了一惊,即便是不知情者也是面露忧色,情绪低落。

虽然这数月功夫青州军在高兴的率领下很是打了几场胜仗,但在所有人心中,他们却都不认为青州军可以战胜高长恭率领的淮州军。高长恭成名太久,不说曾今亲率五百骑直冲周军十万,就是在与陈国的战场上也是屡战屡胜,威名赫赫。

而对于山东、江苏两省来说,根基还太过薄弱,真要是与有朝廷支援的高长恭硬捍,谁的心中也没有取胜的信心。

在所有人都忧心忡忡,惶恐不安时,两省总督高兴又在哪里呢此时的高兴正在书房内,双手托着下巴,皱着眉头看着窗外被骄阳炙烤得蔫蔫的花草,低声叹息不已。

“唉,这一天还是来了,可恶的高纬”

父子对垒,这一结果高兴曾今考虑过,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罢了,这对于山东、江苏两省的发展来说是天大的坏消息,对于陈顼来说可是绝对的好消息。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三百零四章 不可理喻

北齐皇帝高纬已经下令,高长恭就算要阳奉阴违,也不能按兵不动,无动于衷。十月初一,就在山东省兴化市要举行科考选举官员这一天,高长恭命令世子高兴率领一万兵马为开道先锋,由淮州出,直奔仁州而去。

相较于山东省人,江苏省人对于隋王高长恭以及其治下的淮州军更加熟悉,自然也更加畏惧。要知道,自去岁四月至今,高长恭几乎是一己、一州之力对抗整个陈国,在陈军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稳若磐石,不曾后退一步。非但如此,高长恭还几次三番战败陈军,让吴明彻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江苏省由吴三桂统治时,曾奉陈顼和吴明彻的命令夹击过淮州,但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吴三桂所部便丢盔弃甲,落花流水。若非吴三桂见机的快,怕是自己都会成为高长恭的阶下囚。

相比于吴明彻虎视眈眈的十万大军,吴三桂率领的散兵游勇在高长恭眼中不过是纤芥之疾,是以他并没有发兵平叛。当然,这之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叛贼首脑是儿子高兴之故。

之后高纬削弱了高长恭的哦权利,平叛事宜交由高绰负责,高长恭也乐得轻松,一门心思放在收复失地之事上。无论怎么说,与他国交战总好过本国内讧,自相残杀。

如今的他早已想通,纵使他再努力千倍百倍,高绰依旧容他不得,相较于天下黎民苍生的幸福安定,区区禽兽家族的名声又何必去在意呢

虽然高兴只有一人,但高长恭却不担心他会被高绰剿灭。不说高绰那个本家兄弟性情暴虐,顽劣不堪,根本不是统兵杀敌的角色,就说十万精锐的,杀得吴明彻大败亏输的淮州军真正的教官乃是高兴这一条也可以看出高兴绝不是好相与的角色。

听说高长恭就要挥兵而来,江苏省霎时陷入了恐慌的状态。虽然高长恭以仁义宽厚而出名,但他们毕竟是叛贼。历朝历代,对于叛徒的处罚无不残酷无情。

当然,城中也有不少欣喜交加,弹冠相庆者。高兴和吴三桂发动叛乱,最倒霉的当然就是城中最富足的人,有些人因此破了财,但因此丧命者也不在少数。只可惜无论是吴三桂还是高兴都不是好惹的主,那屠刀磨得锋锐无比,没有人敢轻攫七锋。如今,高长恭来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些受害者报仇的机会来了。

高鑫厉害不假,但不过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哪里比得上高长恭这等半生戎马,百战百胜的无敌统帅,更何况还有十万精悍淮州军,远远不是高鑫和吴三桂所能抗衡的。

江苏仁州境内自然有不少亲近高兴者,他们的利益与高兴息息相关,自然不希望高兴不堪一击,但面对威名显赫的高长恭,他们心头又直打鼓。不少胆小怯懦者便与江苏省长张雕,吴三桂等人疏远了关系,更有甚者匆匆收拾了金银细软,携家带口往北而去。

在江苏全省都有些风声鹤唳,紧张不安之时,省长张雕和原陈国宣城侯吴三桂却是如稳坐钓鱼台的姜子牙一般,整日按部就班地处理政事军务,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焦躁恐慌的神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