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建隋大业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营州时,高兴便将兴荣商号托付给了章蓉,以拜月教的人脉,兴荣商号的发展一直很好。看着卷宗上记载的数字,高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这大半年的收益并没有高兴敲诈所得的多,但正值花钱的当口,每一笔收入都是重要的。

看着卷宗上熟悉的,清秀的笔迹,高兴对章蓉也愈发思念担忧起来。

长生诀在陈国出现,不止引发了司马复的政变,更是吸引了无数江湖人前往陈国,给陈顼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高兴如此做,也是希望拜月教转移注意力,不要找自己的麻烦,否则有章蓉在,高兴实在不好对拜月教出手。尤其是拜月教实力盘根错节,高兴不怕他们,却不想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招惹太多的麻烦,闷声发大财才是最佳途径。

“最近邺城有什么动向”高兴将卷宗收入怀中,轻声问道。

“邺城还算平静,只是高纬不断催促高绰加大平叛的力度,更是勒令王爷迅速出击,收复失地周国的使节到了邺城,他们不再追究大人您在长安的罪责,更是希望两国建立邦交,互通有无,准许商人工匠来往。高纬对此非常赞同,皇宫中一片欢声笑语。”张顺之沉吟片刻,然后答道。

高兴点点头,冷笑道:“宇文邕打的好算盘,希望齐陈相斗,他好坐收渔利啊可惜高纬这个蠢材,没有一点警惕之心,只知道声色犬马。如今陈国大乱,我们也该好好运作运作,抢占先机了”

虽然高思好叛乱已被平复,但高纬却仍旧不能放心。安德王高延宗以十万兵马,一个儿子化解了自己的危机,但他却不能完全获得高纬的信任。正是因为如此,高纬才未心急火燎地再次挥兵南下,剿灭叛贼,清扫高长恭。

对于江淮之地,高纬看不上眼,他只是一边让高绰平叛制约高长恭,另一方面则加强黄河流域的防御。

陈国退兵,北周示好,高纬心中自然十分欢喜,他现在想的是如何拔除高长恭和高延宗这两个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不过高延宗平定高思好之乱有功,暂时不宜处置。高长恭又远在淮州,中间隔着叛贼,高纬又是鞭长莫及。

而这也正是高兴策划的结果,虽然高长恭默认了反叛的事实,但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情愿。

“不知大人有什么指示”张顺之问道。

“让吴三桂执行下一步计划,时间久了恐怕不好整合力量”高兴沉声说道。

“是”张顺之严肃地答应一声,然后与侍立在不远处,负责护卫高兴的凌萧云打个招呼后便匆匆离去。

八月十七日上午,高兴正在处理公务,张顺之便匆匆而来。

张顺之见过礼后便禀报说:“大人,崔季舒,张雕联袂而来,如今正在刺史府门外。”

“快请”高兴脸上闪过一抹惊喜,连忙离座而起。

“今儿早晨高某见枝头喜鹊欢鸣,就觉有什么喜事。如今果然是贵客盈门,崔大人,张大人,高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高兴人还未出刺史府,清朗欢快的声音便远远传出。

声音落下,高兴也来到刺史府门外,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一边施礼,一边打量着门外之人。崔季舒高兴是认识的,经过丢官的低迷,如今身为南青州长史,崔季舒的精神却是极佳。而在他身旁,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虽然一身仆仆风尘,穿着也不甚华贵,但面容清瘦,双目十分明亮,显示着他的精明与睿智,高兴知道,此人应当就是张雕。

“高大人言重了,能得你亲自相迎,是我等荣幸。”见高兴谦逊有加,崔季舒和张雕心中很是受用,连忙还礼说。

周末更新很不给力,我很抱歉。最近期末了,考试科目太多,都是专业课,所以很忙,没有多少时间更新,还望大家见谅。今后每天一更,这种情况应该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暑假时我尽量多更,希望大家谅解。喜欢本书的同学可以暂时养着,等肥了再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二百八十八章 战书

张雕,中山北平人。泡书吧此人出身贫贱之家,但为人慷慨有气节,非常喜欢古学。张雕精力旺盛,曾背着书箱不远千里拜师求学。他研通五经,尤其通晓三传,从远方来向他求教的人不计其数,他的论辩能力更是让许多儒士折服。

张雕因为丰富的学识被朝廷录用,更是高纬的老师。只可惜身不逢时,竟与韩长鸾三贵同朝为官,高纬又昏庸无道,所以在历史上含冤而死。

陈国北伐,大军围困寿阳,高纬不说坐镇指挥,反而要去并州晋阳享乐,如此动摇军心,扰乱民生的事情也只有他才做得出。崔季舒与张雕及一干忠臣联名上书劝阻,却不想被韩长鸾进献谗言,若非高兴和赵彦深相助,只怕早已身首异处。

虽然项上头颅安好,但张雕这一年赋闲在家的日子却不好过。他本是贫寒出身,偶然得到朝廷的重用,自然是诚惶诚恐,感恩戴德,兢兢业业,不敢懈怠。纵使罢官免职,他的心也依旧牵挂着北齐的国事。可惜高纬愈发昏聩,朝中奸佞横行无忌,整个国家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动荡不安。即便张雕想要有所作为,却也是有心无力,每每只能仰天悲泣。

历史上,临行刑时,高纬派段孝言责问张雕。

张雕却是高昂头颅,正气凛然地说:“我本来是一介书生,错误地被选拔做了官,历任两世,常常受到皇家的恩泽,官至侍中、开府,宠信荣耀集于一身。自己常想着细微的露水一样渺小,也要对山海有所裨益。这一次进谏,是我先提出来的,本意是好的,却造成了恶果,我的死不可逃脱。希望皇上珍视一切美好的东西,开启视听,多引进像贾谊这样的人,讨论治理天下之道。只要皇上的视听不受到蒙蔽,即逝我死了,也像活着一样”

说完,张雕涕泪横流,从容赴死,没有丝毫畏惧,让左右侍从,围观的百姓十分钦佩而感动。

张雕等人也许早就想到了联名进谏的结果,但他们却依然义无反顾,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热忱,对君主的忠臣。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迂腐的,但他们的精神却不得不让人敬佩。

人生自古水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张雕远没有文天祥有名,在历史上的记载也只有数百字,但高兴对此人却十分敬仰。一个漠视自身性命,只为国家,只为君主的人,他的品性节操远非常人所能相比。

高兴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张雕的生命没有终结在573年,但这一年来张雕却是生不如死。他本想以性命和鲜血唤醒沉醉在声色犬马中的高纬,唤醒这个迟暮的帝国,但却是事与愿违。

对北齐的境况心痛如绞,张雕也曾对高兴和赵彦深两个始作俑者却憎恨怨怼,但一年时间过去,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覆亡,高纬等人愈发变本加厉,张雕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哀莫大于心死,就在张雕心灰意冷之时,崔季舒却突然写来书信,邀请他前往盱眙城。

虽然淮州处在战场的锋线,但那里却是北齐唯一的乐土,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官员公正谦和,一派祥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