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建隋大业 > 分节阅读 169

分节阅读 1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秦琼出身虽然不是十分煊赫,但也算是出身书香之家,为人处世都十分重视礼节。

“秦兄,大路不平有人踩,毒龙帮在邺城作恶多端,人人得而诛之。高某也是恰逢其会,你万万不要记挂在心上”高兴笑得十分真诚。

无论是对历史上仁勇无双的秦琼,还是如今这个为了梦想,毅然离家从军投靠自己,勇武不凡的秦琼,高兴都是打心眼里敬重和喜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尤其是高兴如今的状况,只凭借鲁智深与姚忠本身军事技能不错,但毕竟因为出身所限,接受的教育不够,要想完全独挡一面还是差些。但秦琼不同,他是个有文化的军人,小时候哦没少在老爹秦爱的操练下读书,起点自然要高于鲁智深和姚忠二人。

“大人,您上我下,如何当得您秦兄之称呼,如此岂不是乱了尊卑大人还是唤属下表字叔宝罢”高兴温和真诚的态度让秦琼心中暖暖,对未来的路也愈发期待起来。

因为与孙立一起处理丐帮的事情,所以秦琼自然也对高兴做的事情颇有耳闻。

虽然秦琼曾今因为高兴在长安的风流韵事而心有不快,认为自己明珠暗投,不过听说高兴取下青州等四州之地采取的措施后,秦琼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一个能以百姓民生为重的人,怎么可能干出之事,更何况是奸污周国的太子妃,任何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如此做的

“好,好”高兴顿时大笑起来,用力地拍着秦琼的肩膀说道:“叔宝,孙立,你们一路奔波辛苦,我为你们接风洗尘”

“多谢大人”秦琼虽然没有受宠若惊,但得到高兴的重视,心中自然欢喜。

“多谢公子”得了高兴的允许,孙立脸上的严肃只是持续了一小会便消失不见,看得张顺之皱眉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顺之,叫人准备宴席,再多拿几坛酒来,今日定要好好喝上几杯”高兴吩咐张顺之一声,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邀请孙立与秦琼前往客厅。

“大人公子请”

几人谦虚着进入前厅,分宾主落座,待下人送上点心茶水,简单地聊了几句后,张顺之便回报宴席已经准备就绪,几人便移驾到偏厅用膳。

“叔宝,孙立,这第一杯我敬你们,营州丐帮发展的不错,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高兴端着酒杯笑着冲孙、秦二人说道。

“大人过奖了,职责所在,不敢居功”秦琼惶恐地端着酒杯站起身来,态度甚是恭敬。

“叔宝,坐下坐下,我一向不喜欢繁文缛节,咱们私下里不是上下从属关系,只是朋友兄弟,你不要太客气了”高兴连忙按着秦琼的手臂让他坐下。

“属下遵命”秦琼答应一声,然后慢慢坐下。他也是豪勇之人,打遍十里八乡的猛士,见高兴并未端起架子,态度温和,自然也就放松下来。

要知道秦琼曾敢于带头反抗皮景和,帮助王琳取得二十万大军的兵权,最终反攻陈军,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等人物,无论胆识还是魄力,都绝对让人钦佩。

“这才对嘛来,喝酒,喝酒”高兴顿时大笑起来,示意众人共饮。

“啊,好酒”

孙立和秦琼还是第一次喝这蒸馏酒,起初还对这辛辣的酒液直皱眉头,但很快便被这酒的醇香所征服。尤其是秦琼乃是勇武绝伦之辈,又与北方豪放的胡人打了半年多的交道,那血液中的粗犷豪爽自然被放大了不少,只是喝了一杯便对这酒喜爱有加。

“那就多喝点,我这里多得是”高兴顿时大笑起来,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欢笑声声,好不快活,气氛也愈发畅快轻松起来。

当最后一缕夕阳沉下,暮色降临时,几人肚中也都喝了不少酒水。孙立和秦琼头一次喝这酒,难免不太适应,脸色通红,眼睛也有些迷离起来。不过桌上的气氛却甚是热络。

“大人,属下斗胆,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您能否恩准”秦琼认真地看着高兴,虽然微有醉意,不过腰板挺得笔直,身上那粗犷豪迈的气势却愈发明显。

“哦叔宝请讲”高兴坐直了身子,笑着说道。

“属下早闻大人武功不凡,就连威震陈国三军的萧摩诃将军也不是对手属下自幼酷爱耍刀弄棒,故而想向大人讨教几招,不知大人是否可以指点一二”秦琼说着便站起身来,双手抱拳,一脸恭敬。

秦叔宝早就想和高兴比上一场,只是在邺城时时间不允许,此番得了机会,接着酒宴酣畅便提了出来。

孙立和张顺之脸上的笑容都收敛了一分,不好插话,静静地看着高兴。

“萧将军勇冠三军,我却是比不了的。之所以能胜,也是侥幸之故”高兴轻轻摇了摇头,谦虚了一句,然后说道:“咱们只喝闷酒也颇是无趣,叔宝与我比划两招助兴也是不错请”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二百六十二章 学究与学生

公元574年七月十日这天,青州城再次热闹起来。泡

不管富商大户怎么看,对于广大贫苦的底层百姓来说,兴华书院的建立不可否认乃是一件大喜事。

有孩子被录取进入兴华书院学习的家长,不仅是青州本地的,就连光州,胶州,南青州三地的家长,都暂时抛下了家中的农务,早早带着孩子来到了刺史府门前,脸上挂着欣喜的笑容,怀着激动与感激的心情等待着高兴的到来。

青州自举起反齐大旗,经历窦安之乱,高兴掌权后,除了给流民分发土地,救济粮种,这兴华书院的开学典礼可以说是最大的盛世了。

无论青州的平头百姓或者达官贵人心中有着怎样的想法,但对于兴华书院,他们还是好奇居多。因此天才刚亮,刺史府门前便聚拢了无数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在等待高兴出现的当口,众人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各自抒发起对刺史高鑫,兴华书院以及这月余光景里青州的局势展开了讨论。即使众人害怕所发言论被旁人听了去引发不好的事情而低声谈论,但场上人数众多,纷纷的议论声还是颇显嘈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