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建隋大业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吓得声音都有些失真,接着尽量用缓和的口气说道:“丽华,师父没事,只是突然看见了一只老鼠罢了,你快去休息吧”

“好的,师父晚安”

“呜”伴随着一声奇怪的呜咽声,章蓉屋内的火烛熄灭。

张丽华心中大是奇怪,一边向着侧面的客房走去,一边想:师父的武功在教中即便比起一些年老的长老都不遑多让,那高绝的功夫怎么会怕毛茸茸的老鼠,难道是女人的天性

“呼”

“夫君,你,嘤咛。”

一个法国湿吻后,直到两人都透不过气来,章蓉温软的小嘴才逃离了高兴的狼吻。她刚想责问高兴先前挑逗的作为,高兴的安禄山之爪却是已经袭上了她胸前的堡垒,将她责问的话语化作了诱人的呻吟声。

屋外北风呼啸,透着刺骨的寒意,屋内却是春意盎然,火热非常。

当高兴与章蓉的贴身肉搏终于结束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两人相拥在一起剧烈地喘息着,嗅着彼此的气息享受着后的余韵。

章蓉侧着身子,纤细的手指在高兴胸膛上无规则划着圆圈,胸前的饱满紧紧压在高兴的胸膛上,形成一个诱人的弧度。

“蓉儿,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吗”高兴淡淡的声音响起,打破了

章蓉圆圈的动作一僵,轻抬螓首,定定地望着高兴。即便此时屋中的光线很暗,但她依然能看见高兴那深邃而明亮的眸子。

“如果为难的话就算了吧”高兴半晌不见章蓉回答,不知为何,心底突然有些失落和烦躁。即便二人如今已是亲密犹如夫妻,但对于彼此的了解却少得可怜,这种如同隔着迷雾的交往,让高兴感觉十分难受。

“我知道,你曾派人去淮州盱眙城调查过我,我还知道,每天跟在我身后的尾巴中,就有来自醉月楼的人。”高兴的语气很平淡,让人听不出他内心的情绪。

“夫君,我”

章蓉想要说什么,却被高兴打断,“蓉儿,你是我高兴的救命恩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求我什么,我一定会尽力而为。虽然你我并未拜堂,但你却实实在在是我高兴的女人,我希望夫君二字并不仅仅是来自你的口,你明白吗”高兴说完,有些惆怅地叹了口气,轻轻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实话说,高兴自从穿越后,他生活得一直很压抑。他其实不是个喜欢耍弄阴谋诡计的人,做事喜欢直来直去,干净利落。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不得不压抑自己,将自己隐藏在层层伪装下。

说起来,高兴也是个可悲的人,他的前世今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即便是和王衍的友谊,那也是存在着伪装自己的目的,高兴在骂自己卑鄙时,心中也透着无奈与悲哀。即便是他没有想要争霸天下的梦想,他的出身也决定了他不可能交到什么真心的朋友。

占有欲,动物本能之中的一个,而雄性生物,这种则更加强烈。女人因爱而性,男人则因性而爱。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一观点似乎便得自于此。

高兴对章蓉的感情便是始于两人之间的结合,对章蓉救命之恩的感激,对占有章蓉的愧疚与责任心,还有源自血脉的占有欲。这些融合起来,便成为了高兴心中对章蓉的复杂情感。

因为前世的遭遇,所以高兴对情感是极其渴望而敏感的。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章蓉对自己的爱恋,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单纯的想法。

章蓉的身子轻轻一颤,她突然感觉心中有些发冷,一种失去心中最宝贵东西的恐惧涌上心头,肌肤轻微地抖动起来。不自觉地,章蓉又向着高兴的身上靠了靠,想要去触摸高兴那从未让她真正把握的内心。

感受着章蓉轻轻颤栗的肌肤和身上传来的淡淡恐惧无助感,高兴心中不由有些心疼,他紧了紧揽着章蓉纤细腰肢的手臂,让身体上火热的温度无声的安慰着她。

“唉,事情要从一千三百年前说起。”

一声悠长的叹息声响起,其中透着无限的落寞与孤独,还有深深的疲惫。

一千三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诸侯并起,战乱频生的时代,在奴隶制向着封建制度转变的时代,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冲突异常激烈,人类面临着变革的局面。各种思想流派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如儒、法、道、墨、阴阳、纵横、名、杂、兵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乱战,认为各自的思想才是治国救世的最好思想。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信奉法家思想。在继承前人事业的情况下,他励精图治,大肆改革,使得秦国国力突飞猛进。终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乱世,创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秦朝。国家的统一,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他的功绩更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秦始皇为了自己的统治,他大肆打击除法家之外的学派。无数珍贵的经史典籍被焚毁,无数有才华的先辈被残杀。尤其是儒家,因为李斯的建议,血型而残酷的“焚书坑儒”策略下,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差点就此灭绝。无数经史典籍,贤者大能,在这种残暴的政策下被无情的毁灭,使得春秋战国蓬勃发展的文化思想霎时间迎来了置身于寒冬腊月,对于文化的传承是极其不利的。

为了不使先辈们的心血得以保存流传下来,除法家之外的各派不得不联合起来,组建了以太阳为图腾信仰的圣教。圣教之人蛰伏在暗处,秘密的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起初,为了共同的敌人,圣教各家尚能团结一致。但时间不长,因为以前就有罅隙,本身观点不同,在利益纠缠下,各家又开始纷战不休。

秦朝因为其苛政和暴虐的统治,终于二世而亡。刘邦和项羽,乃是秦末最大的枭雄,他们便成为了各学派想要扶植拉拢的人。最终,得到道家支持的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道家也因此得以发展壮大。但道家崇尚无为而治,对于其他学派的发展来说还是有利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