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史前十万年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气动力学的飞棒,这就像日本一部动画片中的一种叫做“飞来骨”的武器,用力甩出去之后是飞行呈弧线形最后击中猎物。另外这时候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都不约而同地制造出了弓箭这种划时代的武器或者说狩猎工具。

张凡虎到底一下让族人们跨越了多少年除了那些植物性的工具之外就得从他叫族人制造的石器来看了。张凡虎虽然知道大多数的石器怎么制作,毕竟那些都是较为简单的工具,只要看几眼,以他的领悟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很简单的,这从他能制造出优良的复合弓就可见一斑,但他当然不会为族人们制造这些相对于他能制作比起来同样很落后的工具。

什么叫做跨世纪张凡虎直接带着族人们跨过了旧石器中、晚期。既然有旧石器时期,当然也就有了中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前者是距现代一万年前到五千年前,因为后来据现在的世界时间比较近,所以世界各地已有多种人,他们制作的很多工具性能各有差异,所以个人类学家对此也有很多的冲突争辩。这就导致了本来顾名思义应该在中石器时代之后的新石器时代与中石器就有了交集:人类把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的两三千年划分为新石器时期。这时人类已经是完全的现代人类了,身体、大脑与现代人无二,所以制造的工具方法已很先进,当然制造的工具即使相对于旧石器晚期也是相当精良的。

但是张凡虎还是看不上张凡虎把这两个人类飞速发展的时期也同样抛弃了,人类在飞速进步着,当然越到后面技术也越高明,制造出的工具性能也更为优良。在五千年前是什么时期这个问题可能只要是华夏人都知道,没错,就是中华文明诞生初始的炎黄文明时期,中华文明屹立在世界古文明前列就是起始于此,我们炎黄子孙的荣誉也来源于此,这才是我国人民真正意义上走向文明的开始。

在这个年代中又出现了一种物质,那就是铜。我国在六七千年前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青铜是人类历史上又一发明,它是人类最早的合金,它的出现到后来的繁盛把人类带入了强大的青铜时代,这也是看世界各国文明是否古老的重要标志。

但在中国炎黄时期却没有进入青铜时代,当然其余国家也没有,我国在距今三千六百年前的商朝前后才进入,但在世界上仍是名列前茅的。五千年前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不仅是繁盛起来的人类与人类、自然与自然之间的激烈争斗,而且还有各种工具的诞生于消逝之间的争斗。由于当时使用的铜大多是一些天然铜,数量少,所以人类并没有抛开石器,石器仍然是主要的工具。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与发展,这时候人类的石器制造技术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的高峰,而张凡虎就是按照当时的技术来制造的。

这时候的人类当然不是用摔、磨等低级方式制造石器,而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块砖上画一条线,然后必须按这条线的走向来分开这块砖头,怎么做如果被问的是以一个砌墙的砖匠,他会一手抓砖头,一手用砖匠特有的砖刀一下把它像劈材一样劈开。那么一般的人会怎么办这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人们面对的问题了。

如果是一块像砖头的石块,可以把它两头垫高,中间悬空,然后用另一块石头砸下去,这就完成了最初的一步,但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石器制造。张凡虎用的是新石器时代才出现的一种技术,叫锤石技术。科学家们不知是文采的匮乏还是对科学的敬重,他们对自己研究领域之内的事物命名相当严格:形象、生动、具体当不夸张华丽。

锤石技术也可以通过名字就猜出来这种制造方式,就是抓着一块要加工为石器的石头,用另一块石头斜着锤击它,这样一小块一小块地剥落石片。这种方法很慢,而且不易制造出理想的工具,这是旧石器中期的制造方法。虽然落后,但是张凡虎却仍然使用了,他在捕鱼之后把那块燧石加工为一把大石斧时最先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剥掉最外边最突出的废石料。

锤石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它的一种发展改进方法的诞生,那就是砧石技术,这种方法已经很先进,是中石器时代的技术。砧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也就是砧板,所以这种方法与锤石技术的区别就是把锤石固定住,然后把需要加工的石头旋转着向上面斜着敲击,张凡虎就是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剥落已成椭圆形燧石边上的废料石。

斧子最重要是当然是斧刃,而这两种方法是做不出理想的斧刃的,这两种方式只是跑跑龙套,修修边角料而已,最重要的斧刃这就需要使用更先进的制造方式了。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技术,现代美、澳洲大陆上的很多土著居民仍然在使用这种方法,它就是压力制片法。这是种靠胸腹力量的强大却用容易控制的方式来制造,张凡虎就是从海边带回来那块经过出加工的燧石片,然后坐在那棵巨型金合欢树下面靠着军刀的多种工具和一些简陋的尖形石锥来慢慢剥下石片。

当一个月前全部族人围在树下看着他们的神人对着一块黑漆漆的石片努力半天、脚下已铺满一片片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薄石片之后,他们终于被震惊了。这是一块长二十余、中间最宽约十五厘米两头回收的椭圆形石板。整块石板表面是密密麻麻但又很整齐的椭圆形小凹槽,每个小凹槽就像内部都有一圈圈贝壳状的黑斑纹,所有小凹槽相互连接,所以贝壳状的斑纹也相互交错连接着,看起来就像水墨画中的乌云;石板右边厚三厘米,但是向左边慢慢变薄,尤其是边缘地带,那是成波浪状的斧刃,或者说斧刃就是在石块边缘剥掉一片片小石片而成的。斧刃两边也是两排整整齐齐像斧面一样的小凹槽,这样斧面与斧刃整体散发出黑幽幽的深寒气息,就如同一把大杀器。

“啪”张凡虎一把劈在做着的猴面包树干上,一声轻响后,黝黑反光的斧刃轻松地劈进松软的猴面包树中,足足深入三厘米,这还是张凡虎用力很轻的结果。这把斧头的厚约三厘米的一面已让张凡虎用一截长半米比手臂略细的树枝做把,树枝是经过半考过后的经合欢树枝,这样的树枝比长矛软,但比原来的树枝硬,而做斧把就需要这种韧性十足的树枝,这种把可以在斧头砍在较硬的物体上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但本身有不会被崩坏。

“大鼓金霸”族人们爆发出一声巨吼张凡虎第二次听到这种声音,他不明白确切意思,但明白他们心理,“这是破开史前十万年的一把斧头,它在史前的地位岂不就是我国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斧头”张凡虎提着斧头想到。等收藏、推荐票、点击,能看到这儿的书友都是比较喜欢拙作的了,多多支持下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