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史前十万年 > 分节阅读 23

分节阅读 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箭能飞五六米远,而且还有最后一半距离是飘过去,吓得那些鸟儿冲天而起。张凡虎用弓箭的唯一成就就是趁婆婆不在家,射瘸了一只离他两米的吃食的老母鸡

张凡虎在之后的成长中对弓箭等冷兵器越来越感兴趣,制作技术也跟着提升。当他进入特种部队后,教官居然也让他训练弓箭,不仅仅是使用,而且还有制造,教官当时对一些诱惑的战友这样说了一句,就让他们的疑虑消失了:“你们能确定每次任务都会有一把钢枪让你们使用吗很多时候甚至连军刀都不准携带。”就这样,有些基础和巨大兴趣的张凡虎在部队中如鱼得水一般,现在俨然是因为制弓匠人,还是祖传的那种高级人才。

“随着对弓箭的越来越了解,就越觉得一把好弓的难得,以前的一绳一棍就成弓真是好笑。我国在制造技艺方面执牛耳的春秋战国之际编写的考工记里就详细描写了制弓的技艺,制弓要用到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对材料的制造甚至是采取时间的要求都相当严格,尤其是军用品。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来年的春天才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所以制造弓的繁复的工艺程序,需跨越两至三年时间。但现在我哪来那么多时间古代战时急需时,弓的制造也就只有三月左右,这与我计划的时间一样。”张凡虎自我安慰道。

张凡虎知道,那些好弓的制作时间长其实并不是“制作”时间长,而是等的时间长,比如我国公认的最好的制弓材料是柘木,其次是檍木、柞树等,竹为下。这些木头的材质坚实无比,难以拉断。其中柘木在冬天取材后还要等其阴干一年后才可制作,弓做好后还要等一年再装弦,这等的时间久用了两年,所以只要缩短这之间的时间,一两个月事可以做好的,只是这样弓的性能没达到最好,而且更容易损坏。但张凡虎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当年他在亚马逊丛林里的厄瓜多尔国里拍摄探险时,就用当地的栲恩特棕树做弓,用皮塔棕树的又大又长的叶茎纤维做弓弦。当地的土著华欧拉尼族人对这种弓箭已有数百年的使用史,甚至更长的时间,毕竟没有人能说清他们的部落起源时间。这些土著会用数天时间来细心制作,做好的弓能用好几年。而当时饥饿的张凡虎只用了半小时就做好了一把弓,两分钟又做好了一支两米长的长箭,箭头带勾,箭尾连着长长的细线,线头拴在他的胳膊上。他就用这样的弓箭射杀亚马逊河中的凶猛的食人鱼来烧烤。

于是在族人们在歇息时间就看见张凡虎像个疯子一样先在树木堆中仔细找寻了一番,然后失望地把自己用来锻炼的抱在胸前加重的金合欢树干扛过来,先把皮剥了,然后用石斧在中间砍了深约两厘米的一圈。这时,石斧就钝了,张凡虎把这颗长三米的树干斜立在巨型金合欢树上,与地的夹角呈七十余度,然后站在旁边甩了甩右腿,大吼一声,一脚蹬在断槽处,只听见“咔嚓”一声,这棵直径大腿粗的金合欢树居然被右腿一脚就蹬断了只是因为这棵树是刚看下来不久的,柔性十足,所以并没有断裂,上面半截贴在树上,下半截撑在树上。张凡虎把树干翻了一面,再踹了一脚,这下金合欢树连藕断丝连都做不到了。

晚上,张凡虎迎着夕阳带着全部族人向小湖走去,他的手里抱着八块金合欢树干做的弓胚,弓柄中部宽约五厘米,但是较薄,而两端渐窄更厚,直至两厘米。巨型猴面包树下堆着五把用坏的石斧、石刀,“唉,明天有空再做几把好一点的石斧吧。”张凡虎自筹道。

围着湖成一圈的小土坑里,族人们都在洗澡。这也是受张凡虎的影响与劝导,土坑直径与深度都约只有一米,但是这中小坑也让没有趁手挖坑工具的大家用力大半天的时间来挖掘。

张凡虎没有享受一天劳累后的凉爽,他蹲在坑边,用粗超的石头打磨着弓的两面,因为这些石斧的性能实在是太差了,整条木弓臂都是凹凸不平,他又舍不得那宝贝军刀。

第九章:大器晚成上

篝火燃起来了,比前几晚上多了一堆,一大一小两堆火都熊熊燃烧着。族人们又是前几晚上的那种表情:一边小心地烤着肉,一边小心地“偷看”张凡虎。为什么是偷看呢一个是他们不好直接用超级疑惑的眼神看着他,因为在前两天有两位男族人就是因为这样被老族长瞪了一眼。但张凡虎做到事情又不得不让他们投来好奇的眼神。

只见张凡虎右手抱着个包裹,就是那件俨然已成“镇族之宝”的白色t恤衫,张凡虎小心地把它解开,当中包满了新鲜的湿漉漉的大朵白色猴面包树花,朵朵都像青春美少女般娇羞地躺在衣服上。这些花大部分是刚才张凡虎在湖边打捞上来的刚落不久的花,另外一些是用弓胚打落的树上的花,这些花也是快要掉了的。他之所以不想打下那些盛开的,只是不想以后少吃几个美味的黑面包果而已,大家都把这几棵树当成了自己的了,当然要珍惜资源。

张凡虎把衣服小心地摊放在那棵倒地的猴面包树上,架好两个三脚架,把上次烧水烫斑鬣狗皮毛的石锅用绳子悬吊起来,绳子是绞在两个三脚架中横着的两块弓胚上的。然后把斑鬣狗皮水袋中的水倒了半升,可别嫌水少不够喝,这个锅外直径只有一尺,除了五六厘米的厚度,深度更是只有七八厘米,而且还是碗形,并不是底面与口一样大的形状,这就让锅的容积更小了,大概只有一升半。张凡虎把花放在里面,因为要节约空间,简直只能说是“摆”了,密密麻麻的花上还有些猴面包树的嫩枝叶。

等把嫩枝叶放完,这个小锅已冒出海碗一般的尖了。但是在张凡虎盖上了锅盖后,居然刚好合适你也不瞧瞧那是个什么锅盖,那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锅盖张凡虎在湖边见到时如见到宝一般,这个锅盖与锅太相配了:大小都差不多,锅盖稍大一些,但是厚度就相当可观了,足足有一扎厚,最主要的是它两面都相当平,所以这个锅盖整个形状简直就是个圆形石墩了

刚才欢天喜地的张凡虎就这样右手抱着这二十几公斤的锅盖,左手胳膊夹着八条弓胚,上臂抓着那个大包裹跟在族人们后面。如果现代人看见他的现状以及十分满足的表情,十有八九会认定他为疯子。

张凡虎在族人那堆大篝火中引过火种,在自己这边烧着柴火。他右手抓着一条弓胚,放在火苗处小心地来回翻转烤着弓胚的中间最宽、最薄的部位。约十几秒后,左手倒了抓着的水袋里一点水在锅盖上面。然后放下水袋,右手把弓胚拉出来,快速地转身插入那棵倒地的猴面包树下,微微地向上抬着。新鲜湿润的金合欢树干劈开削制而成的弓胚在经过火的适当烘烤后,它会变得软韧一些。

张凡虎慢慢地向上抬着,弓头十余厘米长的一截就慢慢地顺着树干的弧度弯曲了。当角度弯到如香蕉曲度一样时,张凡虎用脚刨过来一块早准备好的石头塞在弓臂外面防止其回弹。这样就把弓中间的形状定下来了,明天早上把石头取掉,弓会还保持着原样。

张凡虎回过身又往锅盖上倒了一点水。这是大家明白了,只见那些水顺着锅盖缓缓流下来,慢慢沁入了围着锅四周的草绳中,刚才被火烤干的草绳又被浇湿了。就这样绳子总保持在湿润状态,使它不会被火烧断,达到了一根铁丝的效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