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375

分节阅读 3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头,连滚带爬地跑到多尔衮的马前,全部跪下了。

见到那些炮手过来,多尔衮立刻一改没精打采的模样。脸上堆满了亲切的笑容,和声说道:“炮打得不错,都是我大清的有功之臣。吩咐下去今天这些操炮的,都赏给酒肉,记功”

接着多尔衮一指四名炮长,说道:“你们四个,半个前程。”多尔衮再指火炮统领:“你,一个前程。”四周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从以前的后金,到此时的清国,军功是好处最多的功勋。他们有一套军功体系,叫做前程,不光你是什么出身,要从白身到一等公,只需要积攒十二个前程就够了。

而半个前程是最低的。拿到了就有了拖沙喇哈番为地世职,翻译成汉语却叫云骑尉。半个前程已经是了不得。一个前程更是厚赏。

在场的白甲兵虽然不少。但他们在以前再怎么战功赫赫,许多人都很没有挣到前程呢。当他们听到睿亲王开出的这个赏额,说不眼红那就是谎话了,许多人心中还忍不住嘀咕起来。

那些三顺王的炮手就在后面放了几炮,即没有危险,又很轻松。没想到就赚到半个、一个前程了。照这么计算:理论上那些炮手只要打下十几座城,他们就可以赚够十二个前程封为一等公了这真是,那些满清旗丁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那些汉军炮兵。听到厚赏以后当然是一阵欢呼,都是跪在地上连连向多尔衮磕头谢恩。可那些满清旗丁脸色就很不好看了。要不是多尔衮长年留下的积威,说不定有人就要上前分说分说了。

多尔衮当然不会去理会下面人的心情,见清兵已经从土堡内押送出明军俘虏,他是一拨马头,率先向着自己的大营走去。

那名叫图贝里的参领紧跟着多尔衮,他在心中苦笑了一声,心想道:“怪不得整个盛京都传言:睿亲王三兄弟都好结交汉人,也喜好汉风。虽然那些汉人炮手是可以赏赐,可也应该照顾国族儿郎的心思啊睿亲王有些厚此薄彼了,有机会我可要规劝几句。”

多尔衮斜视了一眼图贝里,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他突然说道:“图贝里难得你还会动花花肠子。来告诉主子,你那酒囊饭袋里在想些什么”

四周顿时响起了一阵哄笑。图贝里连忙笑着驱马上前:“主子爷奴才心想:也该赏赐几位冲锋陷阵的国族儿郎。要不然,生怕他们寒心啊”

“打这种仗就想要前程”多尔衮“哼”了一声说道,“那你们人人都是公爷、侯爷了。臊不臊得慌”想起了打土堡时的轻松样,那些满清旗丁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尔衮接着说道:“是不是觉得本王对汉人炮手的赏赐太重了”

图贝里连忙说道:“倒也不完全是。主子爷这汉狗的玩意还真是好用。从前奴才们出去打仗,不怕那些明狗,只要一接仗,明狗们就逃得飞快。但这炮可真厉害,一炮打过来,就是钢筋铁骨也挡不住啊”

图贝里的话引得四周的人是连连点头。

“这不就结了吗”多尔衮用马鞭指了指远处在欢呼雀跃的三顺王炮手,接着说道,“只要给这些奴才点好处,他们就感激的要命。让他们操炮,再有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咱们满洲的健儿就可以少牺牲几个。有命才是最强的。怎么难道你们怕以后没仗打”

多尔衮的话,让图贝里他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尔衮接着吩咐道:“你们也都把口子给扎紧些。不要一天到晚汉狗、汉狗叫着。皇上身边的范学士、宁学士可都是汉人呢。而且没有了三顺王带来地汉兵和工匠,咱们那里来这种军国利器呢”

“瞧瞧皇上是怎么做的。打下松山之后,那些人丁都分给了三顺王和续顺公那边。我们这些打生打死的国族各旗倒没有分到几个。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用汉人奴才卖命,就一定要收汉人奴才的心。你们都学着点吧别以为只有细皮嫩肉的汉家女子才是好的。”

“哄”四周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有一位白甲兵怪笑道:“主子爷,什么时候再带着奴才们入关抢汉人娘们啊”

“快啦”多尔衮心情也很好,他用马鞭指着那白甲兵笑道,“就是去也不带你这个奴才,谁让你管教不了你媳妇呢”

又是一阵大笑。四周的旗丁纷纷嘲笑起这位有些怕老婆的白甲兵来。正在此时,从北面的方向几匹马疾奔而来,那几匹马上的骑士在高声的叫喊着:“圣上有旨,圣上有旨。宣睿亲王回盛京觐见”

第六百三十九章盛京密议

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二日,盛京皇宫。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多尔衮在大殿上一丝不苟地行着三跪九叩的大礼。

望着殿中那位对自己“恭敬有加”的十四弟,皇太极在恍然间似乎有些失神。他想起了当年老汗驾崩后,自己合纵连横,夺取了眼前这位幼弟的汗位,又逼死了他的生母乌喇那拉氏阿巴亥。本以为能够把多尔衮完全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当年的这棵幼苗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了。

在内心里,皇太极真有些佩服老汗努尔哈赤的眼光,这位十四弟太骇世惊俗了。在自己的百般提防和打压下,多尔衮三兄弟照样把两白旗经营成了一个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成为了满清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比较自己的那位只知道打仗,却没有丝毫政治头脑的长子豪格,皇太极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不知不觉中,皇太极的思绪飞到了多尔衮的成长经历。他对内一直对自己恭敬守礼,对外又立下了赫赫功勋。尤其是在征林丹汗的时候,多尔衮伤了肾水,注定一生无子嗣。要不是这个原因,说不定自己就要把他。

突然间,皇太极胸中升起的一股豪气把这个念头生生地打压了下去。自己是谁啊是大清国的开国皇帝,是统领满蒙两族的天聪汗。只要自己在位,多尔衮就是人中龙凤都要给我跪着。如果他听话,皇太极是不吝给多尔衮富贵,让其扶持自己的子孙的。如果他有异心皇太极还是犹豫着不敢妄下狠手,因为满清八旗的力量太弱小了,根本经受不了内乱啊

因为没听到皇太极的“免礼”。多尔衮就一直在殿中跪着。谁也看不出,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是在波涛翻滚。“韬光养晦韬光养晦”多尔衮在自己的心中一直在呐喊。他知道,只要自己有任何不是,皇太极是不会轻易地放自己过门的。

“哈哈哈”龙座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大笑:“十四弟,你怎么还跪着快些免礼吧八哥这些天老走神,真是有些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