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355

分节阅读 3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旁“哼哼”地冷笑了几声。

“难道还有内情”一旁的李香君立刻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她摇了摇侯方域,问道:“公子您快说呀”

侯方域心中是更得意了。他微笑道:“就是温贼陷害牧斋先生钱益谦之遗祸也。”

这话说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搞得花舫上的士子和大家有的人懂,有的人就一头雾水了。但是就像皇帝的新装里一样,这些人中,是不可能有那个天真的小孩的,所以就是不懂也要装懂,于是所有人都装模作样地点起了头,说道:“原来如此啊”

作为风月场上的交际花,顾横波的消息当然是很灵通的。所以她微笑地举起了酒杯:“听朝中正气凛然,望一扫蠢贼。也望牧斋先生和令尊早ri昭雪。侯公子,奴家敬您一杯。”

于是侯方域礼数周全地与顾横波干了一杯,这花舫上风月事可是主旋律,所以一谈完了国事,有人就开始开玩笑了:“顾大家与朝宗兄对酒欢饮,那香君姑娘可还没着落呢。”

花舫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大笑声。顾横波一副羞状,可李香君倒底年轻,她立刻瞪大了眼睛辩解道:“奴家可没有不高兴。”

花舫上的笑声更响亮了。侯方域连忙帮忙道:“小生对香君姑娘可是爱慕,对顾大家可是仰慕。思念她的可另有其人啊”

“是谁”一旁有人好奇地问道,连横坐着的顾横波也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就是刚才所说的汝宁吴长敬啊他可是对顾大家和柳大家念念不忘啊”

这意外的答案一说出来,顾横波立刻失态地张大了嘴,完全可以塞进一只白煮蛋。而那些士子和大家也在短暂的惊讶以后,爆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粗鄙不堪”顾横波终于反应了过来,“奴家可不屑他的思念”顾横波只要想起当时吴世恭对她的冷漠,还有什么摔脸盆、踢木门等粗鲁动作,就气不打一处来。

尤其是吴世恭竟然威胁要把顾横波免费抢回府如果吴世恭真的明抢了倒也罢了,可他就是说说,却拍拍屁股走人了这样的人,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把名震金陵的顾大大大大家放在眼里了嘛所以说,顾横波对吴鄙夫的千言万语就化为了一个用鼻孔说的字“哼”。那女人的心思真的是太难琢磨了啊

可一旁的人们可就兴奋起来了,他们簇拥着侯方域,问道:“那吴汝宁是怎么思念顾大家和柳大家的”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虽然年轻,那侯方域也是风月场上的老手,所以开起玩笑来也是一套套的。

“奴家可不喜欢武夫不听不听”顾横波立刻提出了抗议。

“长敬兄可不是武夫,他也是位生员呢”见到顾横波的小儿女态,侯方域恶作剧的心思可就更强烈了,“怎么样顾大家是否考虑一下”

“那吴汝宁还是位生员”一旁的另一位士子奇怪地问道。顾横波也是再次张开了白煮蛋嘴。

崇祯十年四月十七ri,南京京营一万三千人马在南京镇守太监的亲自率领下出征,正面迎战刘国能部。他们于四月二十ri来到了含山县。而刘国能因为一直徘徊在无为县,所以等到南京京营的赶到,也只能够仓促应战了。

这个战场对刘国能是相当不利。北有巢湖,南有长江,根本无法展开刘国能那庞大的兵力,刘国能也丧失了自己最大的优势。甚至刘国能都不能够败,如果战败,南京京营就会尾随追击,而凤阳的朱大典部虽然不敢主动迎战,但肯定也不会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所以说,刘国能的一犹豫,就把自己放在了背水一战的险恶战场上了。

甚至刘国能都不能够撤退,他的盆盆罐罐太多了,部队的速度怎么也起不来,而南京京营的骡马数量相当充足,盔甲兵器也相当jg良,所以刘国能怎么样也跑不过南京京营的。刘国能的苦ri子可是过惯了的,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他绝对舍不得这么多的辎重的。

于是在二十一ri一清晨,刘国能就有些绝望的与南京京营展开了会战,可战斗一打响,刘国能却惊讶地发现,南京京营完全就是银枪蜡烛头。

第六百零二章接连犯错

要知道,因为准备着逃跑,刘国能可是把炮灰放置在第一线的。可就是那些炮灰,都打得南京京营是节节后退。其实这原因也很简单,南京京营的卖相确实好看,但就像现代的城市仪仗兵,他们外观漂亮,可战斗力还是远远地不如野战军的。

所以一见有戏,刘国能立刻就把老营兵马给调了上去。

而且南京京营的指挥也有问题。

要知道,上任的南京镇守太监就是因为凤阳的沦陷而被打发去守冷宫的。所以现在的这位镇守太监对农民军的进犯是相当的敏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一有情况就立刻出征,并且亲自领军的状况。

如此重视本没有错,但那名镇守太监先是来了个外行指挥内行,把此次征战的指挥权全部都拿过去了。

应该说,崇桢皇帝之所以任命这位镇守太监,也是因为其在內廷中有着知军略的名声,可这情况却有点像是让现代军事论坛上的名喷立刻去指挥大军一样了。

倒也不是说那些名喷没些真材实料,可军事学毕竟是一门很严肃的科学,为了这门科学甚至都设立了专门的大学,还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这就看得出军事学是有多么的博大jg深了。因此,就是把度娘上军事学的帖子都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会打仗。

当然,这名镇守太监肯定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但这也不能够怪他,明朝当时的制度就是这样的,拉一个看起来会打仗的文官或者太监就任命为主帅。不过也别说,也确实有这样一种干什么事都有两把刷子的人,比如: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不过这制度怎么样看起来都像是在赌运气。很不幸,那名镇守太监就是崇祯皇帝手中的一副烂牌。

于是在战斗的一开始,那名镇守太监就犯了一个业余“军事家”的通病没有耐心,想要速战速决,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按照那名镇守太监的想法:战场狭小,自己作战正面的人数不吃亏;盔甲齐全、兵器jg良,对战时也占有极大的优势;还有大量的骑兵、火器兵和弓箭手等技术兵种,那就在第一时间碾压过去。

其实这想法倒也没错。但是那名镇守太监却根本没有想到,他根本就是以己之短,击敌之所长。他没有发挥南京京营远程火力的优势,而与刘国能部展开了正面肉搏,真是让刘国能是喜出望外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