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352

分节阅读 3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倾巢而出,所以可能动用的也就是一万五;有汝州余子琏余御史率领的汝州军一万五千人;陈中之、江澄的四千;左良玉的一万三千人;当然还有南阳的李禄李总兵的七千人马包括了原南阳参将孙伟的三千人马。”

见到军官们的脸上似乎有些异议,薛永利又解释道:“别看有的人与姑爷的关系较好,但万一我们战局不利,他们很可能会落井下石,所以我们都要把他们给算上。”

“还有,西面凤阳府有着近两万的重兵,南面湖广巡抚余应桂起码凑得出一万兵马,这些我们都要防备住。不仅如此,南京的京营也将很快到达,起码会到来二万。最不可测的就是闯塌天刘国能,他是否会依计而行会不会见到我们的行动以后,反过来投诚了官军会不会成为官军的马前卒返身攻打我们这些都是未可知的。所以,本官所说的五万人还算是少的了。”

“而我们汝宁军的计划就是:先向东经归德克济宁,再沿大运河北上,之后攻克北京城。但这个计划有着这么几个关键点。”

“首先攻克济宁以后要扫清在曹县的刘泽清刘总兵,不能让他所属的二万兵马在我们背后牵制。”

“接着沿运河北上的时候,要冲破漕兵的阻截。所幸的是,漕兵大多调至凤阳。所以估算着最多一万,而且兵力分散,应无大碍。”

“之后要打掉沿途的济南,那里有坚城重兵,又有山东总兵丘磊的二万人马,所以也不是块很好啃的骨头。”

“接下来就是冲破临清、德州这一线。不过打掉济南的丘磊部以后,冲破这一线的难度不算大。”

“之后面对的就是通州大营了。那里可是朝廷京营主力,有着坚城,相当不好打啊。就算是把通州大营完全攻克,当我们汝宁军攻打京城的时候。天津卫和山海关的辽军也可能从侧面向我们攻击,还不算宣大的边军会来援呢。”

“所以说,我们北上的征战将是困难重重,但是依着我们汝宁军的骁勇,应该还是有着五成把握的。但起码也要五万人马,而且要是主战军团的人马。”

当薛永利介绍完基本情况以后。他短暂地停顿了一下。作战室内是一片寂静。军官们都在消化着这些信息,所有人都感到相当棘手。

在之前拟定的计划中,薛永利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南下南京,而是选择了北上北京。而这个决定是出于了政治上的考虑。

吴世恭的家人都在北京城,所以怎么样也要把北京作为第一目标。来不来得及救那是一回事,可去不去救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吴世恭铁石心肠般的抛弃了自己的家人。尤其是抛弃了自己的父亲和岳父,如此不孝之人,那天底下的人将会怎么看呢汝宁军又如何宣传此次行动的“正义性”呢

当然,已经造反了。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性了,可是起码的遮羞布也是需要的啊而且吴世恭将用“清君侧”的名义来起兵,那攻略其他地区又有何含义呢

更为关键的是,其实吴世恭其他的家人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世子薛呈麟。那可是汝宁军的少主,所以一定要救。

不提薛永利这些薛府派官员了。这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薛呈麟顺利脱险,万一薛呈麟顺利即位,那提出先不去救援的汝宁军官员,那时候的下场该如何呢不要说富贵了,可能连全家的性命都会不保了吧所以薛永利这些人就是绑架,也要绑着吴世恭去救。

吴世恭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皱着眉头问道:“那扩军和装备需要多长时间”

薛永利接着说道:“人好办,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集合完毕,就是装备有些困难,装备十万大军起码还需要半年。当然我们汝宁军可以边行动边装备,但怎么样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还有什么困难”吴世恭知道薛永利他们不主张立刻造反,所以索性把困难都摊到了桌子上。

“最关键的就是钱粮。粮草我们不缺,可一行动,商行和钱庄的生意就要瘫痪,也没办法四处行商,所以内帐房测算过,我们一定要在一年时间内攻克北京,否则的话,就没有足够的银子支撑住我们的行动了。”

“那你们军令司还有什么计划永利叔你全部说出来吧”吴世恭接着说道。

“还有的当然是暂时不反,后发制人。如果朝廷不马上征剿,我们也装糊涂按兵不动。争取时间,等待着我们实力的增强。如果朝廷马上征剿,我们处于内线作战,现在的兵力也周转得过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姑爷全家暂时在京城内安全了。”

“还有,我们还要防止陕贼四入河南。据郑凌推算,如果陕贼再入河南的话,很可能朝廷与陕贼达成妥协,共同围剿我们汝宁军。毕竟毕竟姑爷的血统太高贵了。”

吴世恭明白薛永利的意思,与农民军首领那些泥腿子相比,自己这个小侯爷的号召力简直太大了。甚至可能吸引一部分农民军和官军的投靠,所以只要自己一反,朝廷肯定会把自己当成了首号大敌,集全国之力来尽力围剿的。

“再议吧”吴世恭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一下子忍不住胸中的怒火,把椅子一脚给踢翻,之后怒气冲冲地向着外面走去。见到吴世恭的生气,所有的军官都是噤若寒蝉,他们不敢发出一丝声音立正着,目送着吴世恭的离开。

第五百九十七章说客如云

在慌乱了几天后,汝宁、归德两地有头脸的官绅开始行动了,他们纷纷来信,规劝吴世恭不要冲动、保持冷静。

其中以归德的侯老太爷最具有代表性,他写道:估计此乃首辅温体仁所为,只是他铲除天下贤良之行径,正是上次吴世恭为侯恂声援的报复,圣天子可能受到了蒙蔽。

侯老太爷还猜测了温体仁的想法:温体仁就是要抓捕或者诛杀吴世恭。如果成功,那就一了百了;如果不成功,也要逼迫着吴世恭造反,达到温体仁指责东林党造反的政治目的,所以让吴世恭一定不要上当。

不要说,侯老太爷作为曾经的朝廷重臣,东林党原领袖之一,对朝局确实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猜测的内容基本上都很正确。

侯老太爷还说:让吴世恭稍安毋躁,待侯老太爷去信京城,联合了一群贤良为吴世恭说情后再说。也让吴世恭千万别伤害崇王、钦差许梦起和汝宁府官员,要不然,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吴世恭收到这些信以后,就知道遇刺的消息隐瞒不了了。那也就失去了先发制人的突然性。再说,自己立即出兵的难度确实很大,手下的文武也基本上全部反对,所以吴世恭自己也有些犹豫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