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极本人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这时他推行了振兴文教的措施。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屠杀文人的政策,并进行考试,选取了满、汉、蒙古生员二百人。他已认识到发展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

所以皇太极规定从崇祯五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并且开始圈点满文。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翻译并正在翻译的有: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资治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并在崇祯八年后金的文馆诸臣翻译了辽金宋元四代史书。

更为可贵的是,皇太极还相当重视民族政策。他的又一个成功是以“善养人”扩大了影响。皇太极主张无论官民都给家室和庄屯,不要使一个人失其所在。

在崇祯六年六月初二日,皇太极在一次讲话中谕令将士对新附之众,“一切勿得侵扰”。所以在皇太极这种政策影响下,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纷纷归降了后金。

而且皇太极重新任命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尚可喜都为总兵官,让他们继续带兵,与和硕贝勒并列。原来后金的军队是清一色的满洲八旗,崇祯四年佟养性被命为总兵官,管理汉兵,攻大凌河时这支被称为旧汉兵的军队用红衣炮多所立功,到崇祯六年马光远统领汉兵时,实际形成了一个汉军旗,满语叫乌真超哈。

所以在崇祯七年三月十三日皇太极在沈阳城郊阅兵时,参加的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兵一旗,共十一旗。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的是这时的军队已从私人武装变为国家的军队了。

另一件事就是完全的休养生息。虽然后金在大凌河城之战中获得了辉煌的战果,可这种顷全国之力的战争也消耗掉了后金相当大的国力。完全可以这么说,后金的大凌河大捷与汝宁军的汝州大捷一样,是军事上的大胜,财政上的惨败。

在这里就做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明朝没有农民造反军这个内患,只要凭着明朝的国力,不断派出大军到辽东与后金作战,就算是场场大败,可能也会把后金的实力给消磨掉吧。

反正这种不可能发生的假设也不多说了。在得到传国玉玺以后,又听闻了明朝中都都给农民造反军给攻陷了。后金的掌权者们对于明朝中央大国的卑微心理是一扫而空,他们开始准备建国,要与明朝平起平坐了。

有些悲哀的是,明朝这时候是逐渐地从文明走向了野蛮,而后金却是逐渐地从野蛮走向了文明。后金也与汝宁军一样,都在建立着自己的秩序和文明,虽然他们学习的对象都是大明朝,可是后金是要从大明朝这个母体上吸血,而汝宁军则要在大明朝这个母体上寄生发展。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汝宁军虽然发展的速度是够快的了,但还是远远的不如占据了整个关外的后金。

但不管将来怎么样,现在最主要的事就是要尽快地收复凤阳。而汝宁军的獠牙则对向了撤出凤阳向南而去的农民造反军。

第四百七十四章夜行军

“别乱都排好队一人一碗,全部都有”大胡子炊头小声地叫道。

赵敢排在队伍的中间,他的背上全都是汗水,被北风一吹冻得是浑身发冷。他也学着前后排队的兵丁那样在原地跳着取暖。

赵敢是这次在徐州向汝宁军投降的,这次也被编入了临时的辅兵团,随同汝宁军主力一起行动。可在颖州的时候,辅兵团被拆散了,骑兵被分配到了骑兵军团,而余下的辅兵也分散到了汝宁军的各支部队中。

在颖州没待上几天,汝宁军就全体向着淮南方向运动了。在第一天还好,全军在白天以正常速度行军了三十几里。可是在今天第二天,除了白天的行军以外,汝宁军却在入夜以后突然全军夜行军,急奔向淮南淮河河段。

而现在正是急行军的休息时间,每位汝宁军的兵丁都可以喝到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一边跳着,赵敢一边好奇地打量着炊兵身后的大车。那大车三面都被木板遮拦着,旁边还伸着一根长长的烟道,样子是怪里怪气的。

“在瞧什么呢”身后的程牛用手肘捅了赵敢一下,“是不是在看这辆大尾巴车啊”

程牛是汝宁军的一位老兵,这次他的连长就让他带着这几位辅兵呢。不过程牛的脾气也挺爽朗的,这么几天功夫,他就与赵敢他们都混熟了。

赵敢点点头,笑着问道:“程大哥,这车的样子倒挺稀奇,派什么用的呢”

“还能派什么用处啊跟着那些炊兵,当然就是烧水做饭用的。”程牛一提到汝宁军的装备就有些得意,“你可不要小瞧了这辆车。造这么一辆车的银子,可顶得上寻常十辆大车呢。”

“这么贵啊”赵敢顿时瞪大了眼睛。

“当然”见到了赵敢的反应,程牛也得意地打开了话匣子,“当年俺刚入汝宁军的时候,可没有敢子你现在的好日子。平时训练夜行军的时候,也只能够吃些冷饭冷水的。还是后来我们的大人关心俺,要工坊给我们打造一批炊车。”

“可那炊车造起来可不简单,又不能够让远处的敌军发现我们生火,又要让那些炊兵在行军的炊车上可以烧水做饭。所以在一开始可闹了不少笑话啦”

“你看今天发姜汤的大嗓子,当时他头发都烧掉过几次。有次连眉毛都没有保住。脸熏得就象包公一样。连这炊车都烧掉过好几回。”

“后来工坊那边的师傅都下到了我们的部队,跟着我们炊兵都生活了几个月,不断改、不断造,最终才成为这副模样的。”

见到了赵敢听得嘴都合不拢了,程牛推了他一下说:“到你啦”

赵敢连忙转身拿了一碗姜汤。等到程牛要拿的时候。大胡子炊兵说道:“大牛皮又在说俺什么坏话啦今天这姜汤可没你的份啊”这话惹得队伍中是哈哈大笑。

维持秩序的连长连忙训斥道:“都小声点想挨骂吗”

一群人都缩头缩脑地躲到一边喝姜汤了。赵敢一边双手捂着碗。一边小口小口地喝着姜汤。这时候他看到几位兵丁推着草料和豆饼、黑豆过去,那是给马匹喂食去的。赵敢想到自己造反前那个连豆饼都吃不到的日子。心中不禁感叹道:“这里真富啊”想到这里的时候。赵敢的肚子里忍不住发出了叫声。

一旁的程牛听到了赵敢肚子的动静,笑着说道:“那是给马吃的。我们行军的时候可不能够吃得太饱。等行军结束后有我们的吃食的。大嗓子他们其实也挺劳累的,他们还要忙一路呢。你也别象个小媳妇一样喝了。喝快点,大嗓子那里还有些锅底呢,我们去晚了都要被其他人给抢光了。”

等行军又开始的时候,赵敢确实发现那些炊兵在炊车上忙碌着。而且很神奇的是,如果不是仔细地观察,连附近的人都看不到炊车的火光。

“这些天感觉怎么样啊”一旁的程牛问道。

“还不错。就是赶道累些”赵敢也是实话实说。刚加入汝宁军的赵敢身上的脂肪还没有积聚起来,所以连续几天的强行军确实有些吃不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