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险的栈道。而且前些日子里还你死我活的两军兵丁竟然出现了鱼水情,他们是有衣同穿,有饭同吃。友好相处的不得了。

甚至出现了揖让酣饮,易马而乘,抵足而眠的情况。这种失去警惕的情况简直是让人咋舌。而在农民造反军老实憨厚的外表下,他们抓紧出栈道的这一天时间,整理盔甲,调整弓弦,做好了再次叛变的准备。

就在第二天的夜里,农民造反军尽缚诸安抚官,或杀、或割耳、或杖责、或缚而掷之道旁。之后迅速击溃了周围押送的明军,陈奇瑜的此次围剿完全变成了功亏一篑。大半年前的渑池渡事件再次重演了。

而对于农民造反军诈降时刻保持着警惕的李禄他们,用挥舞红旗的方法建立起了一条人工烽火台。当在第三天凌晨发现农民造反军再次反叛以后,在短短一个时辰的时间内,消息就传递到了磨蹭在后方大营内几天的李禄耳中。

于是在向胡参将通报了消息以后,李禄立刻带着所有的兵丁。带上了一切可以搬运的辎重粮草,接着头也不回地直接回叶县去了。

而反应过来的胡参将。也不愿意多花费时间去核实消息了。他带着留守后方大营的二千多兵丁,也搬运了可以带上的一切辎重粮草,并且把余下的帐篷和物资等全部焚毁,接着也向着东南方向逃了过去。

陈奇瑜指挥的围剿大军,被再次反叛的农民造反军打得四处溃散,再加上失去了后方大营的辎重粮草。所以在好不容易收拢起来以后,也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机动的能力,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农民造反军四处肆虐。

于是农民造反军接连发兵攻掠宝鸡、麟游等处,连陷七县。沿途是烧杀掳掠,形势是一片大坏。而农民造反军也靠着抢掠迅速地恢复了元气。

消息传到了京城以后,陈奇瑜顿时成为千夫所指,言官是交章弹劾。而这时候的陈奇瑜也没心思指挥剿匪大军挽回危局了,他用起了祸水东移之计。

陈奇瑜先归罪于宝鸡知县李嘉彦,说他阻挠抚局,杀降激变;继之又把责任推给陕西巡抚练国事。而崇祯皇帝不了解实际情况,又因这次招抚是自己批准的,出于护短的心理,所以先后下令逮捕了李嘉彦、练国事等人,命李乔接任陕西巡抚。

可毕竟纸包不住火,所以在不久以后,由于给事中顾国宝和陕西巡按傅永淳等人,纷纷上疏指责陈奇瑜主抚误了大事,崇祯皇帝才决定将陈奇瑜革职拿问。

在崇祯七年的十一月,陈奇瑜被除名、戍边。但是由于陈奇瑜忙着和朝廷打了几个月的太极拳,所以基本上失去了指挥的明军都没有了方向,他们都依靠着自己的本能在杂乱无章的行动,使得农民造反军趁着明军的这次指挥空档,迅速地得到了发展壮大。

陈奇瑜就任五省总督虽然只有短暂的大半年时间,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陈奇瑜还是一位很有能力和勇于任事的军事统帅。

虽然陈奇瑜对于车厢峡招抚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崇祯皇帝却再也没有给陈奇瑜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而大明朝失去了这个人才,确实是有些可惜了。

当农民造反军准备使用诈降计的时候,得到消息的李禄、周巡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传递回了南阳和汝宁。

虽然当时不能肯定农民造反军是否真的是投降,可是基于宁可信其有的原因,早就做好预案的汝宁军,立刻组织了驻守在南阳的一个骑兵团和南阳军团的五百骑兵共一千五百骑,由南阳军团军团长赫飞亲自率领,飞驰去接应李禄他们的归来。

而汝宁军本部也立刻取消了休假,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但是出于节省军饷的考虑,吴世恭也只是向着西面派出了大量的侦骑,并没有立刻开动本部的兵马。

因为吴世恭是这么考虑的。就算农民造反军使得是诈降计,他们再入河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能够威胁到汝宁军控制区的时间可能会更长,所以完全来得及准备调动。可是吴世恭的眼光光看着李自成那些农民造反军了,他都有些忽视在河南本地还有许多乱匪了。

所以就这么一犹豫,缺兵少将的南阳军团立刻面对了一场危机。围攻南阳府城的三万多河南本地乱匪,突然转向进犯只有几百人防守的龙眼寨了。

s:感谢众位书友的订阅、打赏和投票。在这里我再次每月一次的鞠躬致谢

谢谢大家

第四百二十章新式武器

如果说农民造反军的一入河南,使得河南也成为了匪乱的重灾区,那么三省交界的南阳府那就是重灾区里的重灾区了。

农民造反军、围剿的明军反复经过和激战,使得南阳府是完全失控,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城池被打破,但是官府已经对城池以外的广大地区完全失去了控制。

而榜样的力量又是无穷的,见到农民造反军的所为,本来南阳府乡间的流民立刻集结成了一股股乱匪在南阳府横行肆虐。也仿造陕西农民造反军三十六营、七十二营的模式,南阳府的乱匪首领也形成了一个联盟小联营。

而且南阳府的乱匪人员又是由大量的南阳铁矿矿工和获罪矿奴组成,相比较农民组成的乱匪,这些乱匪是更凶残,战斗力也更强。

所以等到围剿农民造反军的明军主力离开河南以后,小联营的活动区域也越来越大,他们的行为也越来越嚣张起来。

这时候的南阳府,除了南阳军团所在的叶县这两个最东北面的县城以外,其余地区的明军就只有南阳参将孙伟率领的两千多战兵了。

而南阳卫的那些军户也大多数逃难成为了乱匪,他们肯定是依靠不上了。孙伟的战兵又因为吃空饷,所以实际上也最多只有一千出头。

只依靠这些战兵,最多也只能够守住南阳府城。面对着四处县城的告急求援,有着自知之明的孙伟也只能够象只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是充耳不闻。

当然南阳知府和孙伟也是有些行动的,他们接连去信至叶县的南阳军团,希望他们出兵解了南阳府的危局。可南阳军团以“李游击带着主力出征围剿,留守部队仅能够保障叶县安危”的理由。把南阳知府和孙伟的求援踢回去了。

因此,小联营的胆子也开始大了起来,他们就象黔驴技穷里的那只老虎一样,不断地靠近南阳府的府县城池挑衅,试图试探出官府这只毛驴的深浅底细来。

可是面对挑衅,所有的明军都龟缩在城池中,任由小联营在城池外活动。见到了官府没有反应,再加上城池外的居民点毕竟比野外富裕,小联营也着实收获不少,所以他们的信心也开始爆棚。对于官府的畏惧心理也逐渐地转变成了轻视了。

如果形势再这么发展下去,小联营可能就会胆大地攻打城池了,攻打下有着战兵防御的南阳府城可能有些难度,可是攻打下只有几百青壮防御的那些县城可能就毫无问题了。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小联营的步骤。赫飞率领着一千五百骑兵横穿南阳府,去接应李禄、周巡的部队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