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172

分节阅读 1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如果不是王道纯的擅自行动。可能孙元化的招安会取得成功。这局面也不会达到后面那种不可收拾的局面。

在他们看来,孔有德这些叛军的叛乱好象有很大程度上应该怪罪于王道纯的背信弃义上。而孙元化后面的死,也是完全是被冤枉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历史学者的话好象有些道理。可看看王道纯奏章上疏言吧。

““贼ri以抚愚我,一抚而六城陷,再抚而登州亡,三抚而黄县失,今四抚而莱州被围。我军屡挫,安能复战乞速发大军,拯此危土。”

对于已经把背信弃义当成了家常便饭的叛军,王道纯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们接受招抚的诺言呢

以笔者看来,孔有德他们要求朝廷的招抚,最大的可能xg也就是缓兵之计。等到叛军准备完备以后,他们肯定会再次叛乱的。这野心家的野心已经起来了,还妄想着他们再把自己的野心收敛起来吗

可是话反过来说,王道纯那种违抗朝廷政令,私自藏匿了诏书的举动也是该大加鞭挞的。王道纯个人的做法无论是如何正确,也不应该违抗朝廷的政令。这也就是现代的“保留个人意见,但坚决服从组织”这话的意思。

要知道,可能在某件事上,真理确实是在个人的少数人这一边。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处在底下的官员的视角是狭隘的,他认为正确的事也是在局部方面的。而朝廷考虑问题往往是从全局考虑的。局部正确的事,可能在全局就是错误的事。而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如果都随着底下个人的意见乱来,那么怎么样保障朝廷的政令畅通呢所以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明朝的政令传达和执行是如何的混乱啊

所以这么一来,孙元化和王道纯的奏章,就使得整个朝堂的争论是混乱不堪。

主张招抚的官员就说:是王道纯他们这些违抗朝廷政令官员的举动,导致招抚叛军的不成功。只要派出合适的官员再次招抚,应该能够取得招抚的成功的。

而主张围剿的官员就说:叛军两次三番屡抚屡反,显示出了叛军的狼子野心。因此,应该放弃招抚叛军的幻想,调集大军,把处在明朝内地心腹的叛军剿灭干净。

但是由于周延儒的首要政敌温体仁还是保持着沉默,那些主张围剿的官员就因为群龙无首,得不到很好的组织。因此,在统一了思想的主张招抚的官员的众口一词之下,崇祯皇帝再次倾向了招抚,派出了招抚叛军的官员。

这时朝廷就派出辽籍文官中官衔最高的张国臣前往招抚,而张国臣又一次受到了叛军诈降的蛊惑,他命令莱州城中的军民和各路援军不许擅自出战,以免破坏抚局。

第二百八十四章会战开始了

在接收到山东巡抚衙门的命令以后,吴世恭和刘泽清的联军再次开拔,于崇祯五年的三月开始开往青州。而这个时候,加上随营的民夫,整支联军也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

“吴兄弟,你看这次朝廷招抚是否会成功啊我们是打得起来还是打不起来啊”

现在在这支联军中,当然应该由官衔最高的刘泽清来指挥。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吴世恭也上升到了联军中的副将地位。

虽然在这支军队里,有许多象燕定山那样的,比吴世恭官位高的,或者是平级的武官,但是在军队中也是很现实的。他们不光是要看武官相互之间的官衔,还要看武官手下的实力的。

吴世恭手下的兵丁人数虽然少,加上辅兵才二千多人。但是吴世恭汝宁营的兵丁的马匹数量、盔甲和手中的兵器都是一流的。

除此之外,吴世恭的那些兵丁都是身强体壮。而其他的那些明军,除了那些军将身边的亲兵以外,大多数都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造成了皮包骨头。哪里象吴世恭的那些兵丁身上都是肌肉满满的啊

要知道,人的身上如果没有了脂肪的积累,那根本就支撑不住长期的体力劳动。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吴世恭的兵丁和那种皮包骨头的兵丁来个三天的急行军。就根本不用交手,吴世恭的兵丁也能够把那些兵丁给拖垮掉。

再加上吴世恭和刘泽清关系良好,所以现在有什么事,刘泽清总是和吴世恭是有商有量的。

“那招抚会成功吗”吴世恭没有直接回答刘泽清的问题,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你有个几万强兵,又屡战屡胜的,不想着割据一方,就想着接受招安受文官们的气啊再说,接受招安又有什么好处啊难道皇上会给你个国公、侯爵如果那样做,那不是鼓励我们军将造反再接受招安嘛”

“话也不能够这么说不接受招抚,难道孔有德他们想做流寇啊那天下之大,就没有他们容身的地方了。难道他们不为自己考虑一条退路啊”

刘泽清的话,就反应了当时明朝官员中的普遍思想。因为大明朝已经建立了快三百年了,这zhongyng帝国和大明朱家王朝的思想已经是深入人心。对他们来说,就算是在明朝做个奴隶,也比到海外做个君王来的好。也根本不敢去想什么改朝换代的事情。

可来自现代的吴世恭可是知道这世界之大的,于是他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以为除了大明朝,天底下就没有其他地方了。那倭国你可知道佛郎机人也是来自极西的一个大国。反正说这些你也不懂,就说一句,那孔有德他们就算是败了,他们从登州一乘船,天涯海角太多地方可以去逍遥啦。”

“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孔有德他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那么他们的下场又会是怎么样的啊不说秋后算帐的事。就算是不秋后算帐,那水浒传的说书你总听过吧那宋江招安后的下场你也该知道吧凭什么孔有德他们不知道这种下场啊难道他们想往这死路里去钻”

听了吴世恭的话,刘泽清眨着眼睛眨了半天,最后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唉”

“反正我们是做最好准备,做最坏打算吧”吴世恭最后强调说。

连吴世恭和刘泽清这样的粗鄙军头都明白了,孔有德那些叛军接受招抚的可能xg是很小了,那么守在莱州城里的那些文官就更明白这个道理了。

当张国臣命令城中的军民和各路援军不许擅自出战,以免破坏抚局以后。深知叛军本xg的徐从治立刻派人趁夜潜出城,将一封奏章送到了běijg,阐明了战况,并请求皇帝不要再招抚,要全力以赴地围剿叛军。

但这道字字泣血的奏章,竟然在首辅周延儒的示意下,被压了下来。以致于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么重要的一封奏章。

可以这么说,明末的那些文官,为了自己的官位,为了自己的党派,就根本没有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当送走了满怀孔有德他们信誓旦旦地接受招抚的承诺的张国臣以后,叛军也再次做好了攻城准备,接着脸一抹,杀气腾腾地又向莱州城进攻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