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302

分节阅读 3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道理看起来是行得通的,王振宇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他们的这一套没能成功呢现在看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违背了人性,准确的说光顾着画饼了却忘记了兑现了。教育固然有用,但是为什么那么多被教育出来的有德之人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却坏的更彻底呢归根到底还是物质的诱惑。

如此高尚的新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大把的资金扶持,否则就会变成水中捞月,雾里看花

“二位议员,我们的新乡村建设的试点放在哪个地区比较好了”王振宇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晏阳初和梁漱溟高悬的心放下了,能够获得王振宇这种实力派人物的支持,接下来的工作肯定会非常好做。

“我以为,把试点放在江苏或者浙江为宜,因为这里的农村相对富庶,便于进行乡村建设。”晏阳初的答案并没有让王振宇满意,这两个地方都靠海,真和小日本干仗那成果就全是别人的了,论建设能力人家小日本更厉害,看看二战前的东北就知道了。而且选择这两个地方开始改革,基本上意味着从一开始,在没有任何底气的情况下就要和江浙财阀在利益的问题上硬碰硬了。王振宇虽然手握军队,但是并不想这么极端。

梁漱溟的答案有点靠谱,江西和湖北,不过依然没能让王振宇满意,这两个地方搞改革,付出和收益实在是不成正比,到时候用他们做榜样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王振宇看着两个和自己年纪相当的年轻人,微笑道:“其实最合适的地方在广东,你们不觉得吗”

看着目瞪口呆的两人,王振宇难得哈哈大笑了一阵子:“首先是当地的气候,很多经济类植物比如橡胶都适合在那里种植,其次当地人对于生活的追求远超其他各省,最后就是目前广东开发区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不过这个瓶颈期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政治而不是经济,所以一旦突破,你们搞这个新乡村建设就有充足的资金和物资保障了。富余的劳动力也就有了流动的方向,这样的改革成功的概率才高嘛”

晏阳初和梁漱溟听到王振宇这话顿时大悟,实在是想不到眼前这个凶名赫赫和自己年纪相当的男人在考虑社会问题方面是如此的透彻,他们感觉自己的理想很有可能在这个人手上实现王振宇心想,当初韩复渠给你们的感觉也是这样的吧,哦,忘记时空了,你让他们如何不喜。。。

第408章 西北残阳

“哒哒哒,哒哒哒,轰轰轰,冲啊,杀啊”巍巍祁连山下就是狭长的河西走廊,民国的战火毫不客气的随着吴佩孚的西北边防军蔓延到了这里。。。

辛亥革命后,甘肃省出现地方实力派小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陇上八镇”。八镇之中,回汉各半。回族方面有: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宁海青海镇守使马麟、凉州镇守使马廷勷马安良之子、甘州镇守使马璘;汉族方面有:陇东镇守使陆洪涛、肃州镇守使吴桐仁、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河州镇守使裴建准。这样就没有形成全省统一的军事力量和指挥中心,这是民国初甘肃政局的特点,它反映了这里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八镇小军阀互不统属,且矛盾重重。

不过没关系,吴子玉来了,而且还是带着十几万虎狼雄狮来的。

吴佩孚别看现在是走窄了,可是投靠王振宇之后,他的实力立刻恢复了起来,下属的西北边防军共计五个师,第一师师长萧耀南,第二师师长孙传芳,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第四师师长杨森,第五师师长王陵基实际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这其中大部分是吃苦耐劳的川军和骁勇善战的陕军,更为重要的他们还获得了武汉方面的补给,充足的弹药和粮秣以及足够的军官。用吴子玉自己的话来说,带兵这么多年,也就是这次最宽裕了。

而八镇的军队放在一起也就是十万人左右的规模,要知道这样的规模已经很是让九百万甘肃人民苦不堪言了。所以吴子玉的大旗一打出来,这八镇的头头脑脑们不得不放弃往日的仇怨开始计划串联自保了。

这里头最悲剧的就是时任甘肃督军张广建了,这位仁兄是1913年被袁世凯任命为甘肃督军的。论本事到还真有几分,在手无寸兵的情况下居然成功利用甘肃当地的回汉矛盾以及八镇之间的互相制约成功的控制了甘肃的局面,一度还收拾了马安良这样的军阀,眼看着甘肃在他手里就要安定了。

但是世事难料,就在张广建主政甘肃志得意满的时候,护国战争爆发了。原本以为不过三二个月的,结果却是不到二个月就以北洋军的全线失利告终。袁世凯死后,和新疆的那位同年督军杨增新不同,张广建选择继续投靠北洋政府的段祺瑞。原本想着这日子还能继续过下去,不成想一年多丁点的功夫,段祺瑞政府就在直皖战争中轰然倒台,这下子甘肃地区就热闹了。弱势中央的结果自然是再明显不过的了,大家对于张广建这个空降干部的畏惧和害怕直接降到了零,在吴佩孚宣布进军西北之前,甘肃在马家带领下就已经毫不客气的宣布驱逐张广建了。

张广建对于回民到不是很担心,真正让他郁闷的是吴佩孚。说起来大家当年可都是在袁宫保帐下混饭吃的,如今你吴子玉端起了别人的饭碗就立刻来砸兄弟的饭碗,怎么看都不能算是厚道吧。搞不清状况的张广建甚至还给吴佩孚发了个电报,希望他不要滋扰甘肃当地百姓。

偏偏自大的吴佩孚眼下的兵强马壮,压根就没把张广建放在眼里,直接一个电报回给他,让他立刻辞职速速滚蛋,气得张广建大骂秀才无礼。

随后张广建以甘肃督军的名义急电北京新成立的张作霖政府,希望获得中央的支持,为了争取这个可能存在的支持,张广建还在电报末尾加了一句:“职部定帅全省军民抗争到底”

可电报仿佛石沉大海一般,北京方面对于张广建的通电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当从来没发过一般了无音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