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的经费,老规矩,从马西成那里支取。此外如果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和侍从处这里联系。”

田应诏精神气不太好,但是依然点头说没问题,惹得王振宇心里没来由的一声叹息。鸦片这玩意害人不浅啊,等自己将来完成统一,一定要把这玩意给彻底抹平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忙完后,陈布雷十分尽职的告诉了王振宇还有客人要见他。

这让已经准备起身回家去造人的王振宇十分惊讶:“我记得你早晨给我念过的活动行程全部都做了呀,怎么还有客人”

陈布雷笑了笑道:“这个客人确实没有预约,不过他找您的事情比较紧急也比较重要,所以我就斗胆把他放进来了。”

“是谁”

“教育部部长蔡元培。”陈布雷恭敬的答道。

“哦,章太炎的人,怎么找到这里来了”王振宇心里暗想,嘴上却吩咐道:“请进来吧”

蔡元培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消瘦的面庞配上时下流行的八字须却使得他透出一股子学者的气质。你很难把这样一个书生气十足的跟搞暗杀的人混在一起,但是相对于王振宇来说,蔡元培绝对算的上是一个革命前辈了。

所以王振宇并没有坐在那套二哥杜月笙送来的高档皮质沙发上,而是起身到门口迎接蔡元培,并和他握手,请他入座。既然提到杜月笙,就不妨说说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王振宇通过章太炎,给自己的这位黑道大亨兄弟,以及黄金荣,张啸林等人一道,统统给了国民大会代表资格。以至于申报主编史量才亲自主笔,讥讽国民政府与黑社会有染。这新闻一出,就把刚得意没几天的张啸林气得要死,差点没组织人手去收拾史量才,还是杜月笙懂事故,大力劝阻才避免了事端。这件事情也引起了包括孙文在内的一些元老们的不满,他们透过王隆中向王振宇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王振宇对此的答复很简单:“现在一个个都当官了,所以也就不记得当初革命的时候也曾有求于帮会的事情了。这还真是把人当尿壶啊,用完了就不管了。”这话传到南京,立刻就让大家闭嘴了。

“蔡部长,老前辈啊,什么风把您从南京吹到武汉来了”王振宇客气之余还不忘开玩笑缓解下气氛,毕竟蔡元培是第一次见自己。

蔡元培立刻感觉到了王振宇的善意,他搓了搓手鼓足勇气道:“是这样,我是有事来求王委员长帮忙的,原本这事不当开口,可是眼下能帮忙的也就是王委员长你了。”

王振宇从陈布雷手里结果咖啡,亲自递到蔡元培的手里道:“有什么事情,您就直说,您是革命前辈,有什么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蔡元培点点头就说了。。。

原来在五月二十日,国民政府第一年的财政预算案在一阵吵闹声中出炉了,预算的大头自然是土地改革,其次就是免费小学教育和城市卫生医疗系统的建设等等等等。本来资金就有限,要钱的部门又多,僧多粥少情况下,已经会的免费小学教育拨款的教育部再去申请高等教育费用自然是不可能被通过的了。可蔡元培是个直性子,他直接跑到院长办公室跟胡汉民理论,胡汉民这段日子为了预算的事情都快烦死了,加上蔡元培属于光复会章太炎那一系的,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看,两个人差点就在办公室里上演全武行,最后被人拦开了,胡汉民还大吼道:“国民政府就这么多钱了,你要还要钱,就去武汉找王文正要去,我胡展堂这里要钱没有,要命还有一条。”

蔡元培说到这里,王振宇都忍不住笑了:“他胡展堂到也光棍啊,我还以为要命他会说要命也不给了。呵呵,没事,老前辈啊,都互相理解下,政府初立,财政上难免吃紧。你说说看,你这个高等教育是个什么章程,如果确实可以,我这里从军费中拨点款子也不碍事,盘子那么大,腾挪的空间总是有的。”

蔡元培点点头道:“我的计划是在武汉,南京,广州,上海各设立一所国际标准化的大学,不分学科,派别,把所有的知识界,文化界,科学界的专家统统高薪招入。然后办成国际一流的大学,为我中华培养人才,预算案,校址我都选好了,这些文件里都有。”

王振宇接过文件后并没有翻阅,他只是笑道“蔡部长的想法还是不够大气啊,其实我在国民政府成立之前,就在武汉高等师范学校就宣布要建设国立武汉大学了。既然你提出来了,我不妨做几点修改。也算是个人意见,第一,高校不一定非得公办不可,也要允许私人办学,甚至洋人办学,这点在上海是有先例的,我的意思是发动南洋的商人,一方面鼓励他们回国投资,另一方面也在厦门,汕头这些侨民密集的地方设立大学让他们投资,也算是造福乡民了。”蔡元培听的大声叫好,连忙记下。

“第二,就是公立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广州大学我看可以办,但是高等教育就这么几所大学,咱们国家的人才储备就就位了我看啊,还远远不够,我是个军人,但是办军校我也是办过的。我的意见,教育部不要想一口吃成大胖子,这四个大学要办,而且要大办。而在省城也要办学,要允许地方政府,地方名流办,教育部要有一个五年期的规划出来,要逐步逐期去落实。第三了,太多的话我就不说,蔡先生需要多少款子,您开口。”

蔡元培一咬牙道:“至少五个亿,以后每年投入不少于1个亿。”

王振宇笑了:“难怪胡汉民不肯给你,真要给了你,政务院其他11各部门还不得上街去要饭啊。”

蔡元培尴尬道:“如果委员长觉得为难,可以少点,我们先办2所也是好的。”

王振宇摇摇头道:“国家需要人才,所以这事拖不得,最关键还是要办好,而蔡部长的人品我信的过,我这里还有一笔款子,十五个亿,你能办多大就办多大。教育是要花钱的,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是可以赚钱的。”

第286章 对德宣战五

送走了蔡元培,王振宇的感觉是手头更紧了。看样子往欧洲派兵的速度还得加快,从英法哪里拿点好处费才能推动工业的发展。至于民族资本,王振宇已经通过三大银行给他们贷款了,相信未来两年这些资金充裕的资本家们很快就能借着一战的春风赚的盆满钵满。至于一战结束之后,他们的产能怎么办王振宇也有了初步的设想,自己国内消耗一部分,然后送去人类的希望,伟大的苏维埃,用这些物资换取廉价的矿物资源和农产品。没理由有钱不赚啊

“赞成,赞成,赞成”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也就是国会的会场响起了一片赞成的声音,此刻正在审议的议案是对德宣战案。在各方势力的操纵下,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议员为宣战案投了赞成票。没办法,议员们也要吃饭,他们又没有杨永泰的路子还能弄个省长当当,所以他们只能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了。

这让议长吴景廉和副议长汤化龙很是无奈,吴景廉只能当众宣布:“对德宣战案以多数票通过,即日提交大总统审议。”整个国会又是一片欢呼声和掌声。

但是很遗憾,这份被临时参议院通过的对德宣战案被送到总统府后被我们的黎大总统留中不发了。这下子可就把已经通过曹汝霖和日本人谈妥借款问题的段祺瑞的鼻子可气歪了,对了,又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