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179

分节阅读 1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最后马继增出场了,两个人一人五十大板,要求他们立刻组织部队向前攻击。阵前失和是领兵大忌,但是临阵换将更是兵家大忌,所以马继增也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平息事态再说了。可是这么一闹腾,差不多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看着对面的北洋军迟迟没有发动攻击,重任在肩的刘叙彝难免有些紧张和不安了。他想了一想,按照军校所学,向传令兵下达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命令:“一线阵地就留一个连,其他部队运动到二线进行隐蔽,待敌军炮击结束后,再进入一线阵地。”

这是王振宇从后世二战时期的德军手里剽窃来的战术,专门用于对付苏军攻击前的炮击战术。不过这个战术运用最好的是朝鲜战争时期的中国志愿军,要知道美国佬可比俄国佬阔绰的多了,打起炮弹来那真的是不要钱类。

磨磨蹭蹭到了下午一点多,北洋的这帮子老爷兵们吃完了中午外加小睡了一会,终于懒洋洋的准备开工干活了。身为师长的马继增并不计较这些,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在他看来什么军纪啊条例啊都不重要,当兵的,能打仗就行。

北洋第六师炮兵第六团团长张松柏晒了一会太阳,感觉这天气不是晒太阳的季节,居然有了那么一股子寒意了,连忙站起身来拍了拍衣袖上的灰尘。

“猴崽子们,都准备好了吗”张松柏和每次战斗都没什么两样的问道,只是这一次他的表现更轻松一点而已。

“报告团长,二十四门重炮全部就位,刚刚都进行了基本的试射,根据炮兵观察员观察基本无误,请您下令”团参谋长立刻敬礼应答。

张松柏其实对炮兵第六团还是很自豪的,每次作战,只要这边大炮一响,步兵这边就没有拿不下的阵地。可惜算军功的时候,步兵那帮孙子就不记得炮兵的功劳了,只有打不下阵地的时候才会乱喊乱叫:炮兵在哪里

“开火吧,十一旅的那帮孙子估计都等急了”张松柏轻描淡写的下令道。

“得令,所有跑位注意,十二发急速射,开火”一面小红旗向前挥下,二十四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炮毫不客气的发出了自己的怒吼。

“轰,轰,轰。。。”整个一线阵地被一颗颗炮弹炸得硝烟弥漫,不时有不走运的青年军士兵被炸上了天。而更多的青年军士兵则老老实实躲在简易的防炮洞里,祈求天上诸神保佑自己能不被炮弹击中。

马继增通过望远镜看着青年军阵地的阵阵硝烟,十分得意的道:“这帮湘西的土包子,恐怕连大炮都没见过吧,去,告诉张猴子张松柏的外号,节省点弹药。另外告诉十一旅,让他们冲锋,一鼓作气拿下整个阵地。”

进攻的哨子被吹响了,十一旅按照马继增亲自调整过的方案,在第一次攻击中就投入了三个营的兵力,力争实现一次性突破。

刘叙彝不愧是湘西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速成班的尖子生,整个阵地被他营建的固若金汤。防线是呈梯形和z字形设置的,充分利用了朱家桥北山南水的有利地形。正面防线的宽度是240米,深度是40米。整个阵地依靠十二个用水泥和钢筋砌成的坚固火力点来连接,这些火力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化工事了。而其坚固程度在刚刚的炮击中已经接受了考验,没有一个被击垮,而且躲在里面的青年军官兵也都安然无恙。在主阵地之外,是若干个辅助性阵地和一大堆散兵坑,作用是防止敌军运用包抄战术抄袭主阵地的后背。整个战场的宽度被设定为3000米,这个范围之外,是402,403,404三个团的防区。如果北洋第六师不识抬举,非要超出这个范围作战,这些兄弟部队会毫不犹豫的出击。

万耀煌把扮猪吃虎的手段玩到了一个极致。。。

三个营的北洋兵按照平时操练的要求,排成整齐的队列依着统一的节奏朝着青年军的阵地进攻。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排着队去枪毙,而是一种战术,具体可以看看欧战。北洋军的进攻发起阵地距离401团的主阵地足足有五百米的距离,而这个时期步枪最大有效杀伤半径也就二百多米,所以就算站的再密集些也是安全的。

北洋第六师的炮火准备有点敷衍了事的味道,一共也就朝着401团的主阵地砸了不到三百发就草草收场,没办法,这个时代的炮弹金贵着呢。由于军工系统不能自给,这金贵的玩意用一发少一发,一旦用完了再要补充起来就十分困难了,很多时候通过关系还得去找洋大人购买,而最近这几年洋大人自己那边都打的火热,军火买卖更是变得有行无市。

所以别看这炮打的热火朝天,实效却差得可以。

而这边,401团负责守卫主阵地的第一营在营长王克文少校的带领下,在炮火停歇的间期鱼贯进入主阵地,而配属给第一营的三十门迫击炮也在主阵地后方二百米的地方被支了起来。刘叙彝手里还有一个王牌,那就是十门75毫米口径的山炮,这些山炮被放置在北侧的山上,靠着山体的棱线和伪装被成功的掩盖了起来。这些自重七百多斤的大家伙可都是团属炮兵大队和第二营官兵花了好大力气才弄上山的,这一仗打完下山的时候还有的麻烦。

不过没关系,刘叙彝心理清楚的很,也许整场战争401团能出彩甚至出场的也就这朱家桥一战了。刘叙彝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了离主阵地不到五百米的地方,然后通过炮兵电话线跟负责主阵地防御的王克文取得联系,这个是比利时人提供的技术,不怎么新奇,但是很好用。

此时此刻,王克文正拿着一个望远镜朝着北洋军进攻的方向看去。

王克文和目前许多同级军官不一样,他不是老二营出身,甚至不是猛虎旅出身,他原本就是洪江地区新军的一个棚长,靠着刘叙彝的关照升到了队正。洪江之战,王克文没有任何力挽狂澜的表现,却能带着自己的一队人马成建制的从前线逃脱,不愧最终还是当了战俘。

刘叙彝投诚后,从铁路工人的队伍里,把这个已经累的半死的家伙找了出来,保送进了湘西陆军军官学校二期速成班。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克文算得上是刘叙彝绝对的亲信和嫡系了,而刘叙彝自然也就把此战最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

第219章 血战常德四

北洋军的统一节奏在进入两百米之后,就变得不再统一了,所有的人开始有意识的拉开脚步和彼此间的距离。然后就是最体现老兵特点的地方了,就是他们不断的调整节奏,对阵地防御人员形成一种精神压力。一旦你真沉不住气开枪了,他们会应声而倒,然后轻易的判断出你的火力点所在,接下来战斗就进入他们的节奏了。

第六师不愧是老北洋的底子,虽然军纪松散,虽然训练松弛,但是论起打仗的手艺来那确实是有一套的。可惜这一次他们似乎碰到硬茬子了,马上就要进入五十米的范围了,连对方阵地上的军旗都清晰可见了,可是依然没有等到枪声。

第六师的老兵们忍不住面面相觑交换眼神,对面的阵地仿佛没人把守一样,静悄悄的。但是作为进攻者,你又能感觉到那股子浓浓的杀气,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都是什么样的对手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