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行动,注定只能依靠王亚樵他们自己发展和训练起来的队伍了。

连续三天,大家都在研究和争论中读过,具体怎么报复大家很难形成一个一致的意见。

按照余亚龙的想法,直接弄点炸药把军政执法处给炸掉了拉倒。这个方案一提出来来,还没等王亚樵表态就被许习庸给否决了:“打人不打脸,亚龙啊,你要真把人家老窝给炸了,事情就严重了。你信不信,人家军政执法处的人此后别的什么肯定都不会去管了,他们一心一意会想办法把咱们从地下挖出来。这样可就会极大的影响咱们以后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情报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大帅的南归,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

余亚龙作为北京站的核心和未来东北情报网的负责人,王振宇的身份自然是清楚的,所以许习庸这么一说,他立刻就哑巴了。相比之下,许习庸的计划也是让王亚樵不满意的:“我们应该把报复行动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比如说我们就干掉军政执法队的几个主要军官,形成威慑就可以了。”

王亚樵还真没把军政执法处放在眼里,靠着大帅的资金支持,他现在已经养了一百多精悍的行动队员,等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如果只是要杀掉罗祖这样的菜,哪里需要那么大的锅

王亚樵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框,这已经是他每次下决心之前的标准动作了:“你们两个都没抓卧龙同志交待的任务要点,其实就是一个乱字。”

王亚樵背着手绕桌子一周后继续道:“我们的目光不要只盯着军政执法队,罗祖这样的畜生咱们当然要杀,但是不是抱着炸药进去玩自杀,咱们要讲究一个策略和方法。我再提醒你们一句,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咱们手下的弟兄在杀人的时候手也是会发抖的。”

许习庸和余亚龙交换了一下目光,纷纷点头,最近几次行动确实太顺利了,以至于他们都觉得北京站现在已经无所不能了。

“咱们要搞就搞一场大的,搞到让全中国都知道,搞到让洋人都知道害怕,搞到军政执法处以后不敢再招惹咱们。而前面两点,绝对不是杀几个军政执法处的军官就能实现的。所以我希望大家用点心,好好策划一下,多实地看看,包括绑架,暗杀,炸弹袭击等多种方式并用,多点开花,咱们要做到一个神字,要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用最精密的计划,最细腻的手法,把整个活干完,要让以后的北京,听见铁血同志会这五个字都胆战心惊。。。”

一如既往,当王亚樵为整个行动定下基调之后,大家的思路立刻就被打开了,然后落实到了纸面上,一个又一个异想天开的行动方案被提了出来,然后否决,修改,再修改。

外围组织也开动了起来,各种地点,线路,人物都被反复勘查和监视。整个党务调查局北京站如同一部机器被开动了起来,而作为这次行动的重点打击目标。京师军政执法处对此浑然不觉,事实上他们也曾试图派人混进铁血救国会,但是很遗憾,王亚樵在庆亲王府行动之后就没有再从北京当地招募新人,这些探子别说打进去了,连外围组织都很难渗透。偶尔有成功打入的,也很快被发现并灭口。罗祖对此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在京师警察厅和军政执法处内部一定有铁血救国会的卧底。

三月二十五日,熊希龄内阁开始进入倒计时。。。

第192章 大雁南归

熊希龄一直在努力,才四十出头的他在品尝了国务总理的崇高地位和权力之后,自然是不甘心就这样默默的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谢幕。

和历史上的熊希龄不一样,由于王振宇的缘故,熊希龄的人才内阁不但多维持了两个月。而且在和段祺瑞等人的冲突过程中,熊希龄虽然失去了袁世凯的支持,但是却缔造了足够的政治声望。很多国会议员和社会名流甚至视熊希龄为全国制衡袁世凯的不二人选,而这种概念对于从政之人来说虽然有些虚无缥缈,却是不可或缺的。

熊希龄的布局已经开始了,首先就是和梁启超合力重组进步党。这两人的合流,几乎可以视为云贵川和湘桂在中央这个层面的伟大联合。然后就是开始鼓吹重开国会,这个国会在去年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后就被取缔了。熊希龄的如意算盘是只要重开了国会,那怕没有老袁的支持,自己也会获得出任总理的机会。

当然和袁世凯相交多年的熊希龄心里也十分清楚,以老袁的奸猾,估计这个很难达成,而且就算达成,估计也是被老袁操纵了一道的。

所以熊希龄和梁启超谋划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让蔡锷和王振宇回到根基所在,重新掌握军队,这个才是自己这些人和老袁讨价还价的最大本钱。不过在具体操作中熊希龄还是存了私心的,这个官场老人儿很清楚袁世凯对于这些地方武装势力的顾忌。

所以在谈条件的时候,熊希龄一直是全力以赴要求老袁委任蔡锷为西南巡阅使,而这恰恰是老袁绝对不会同意的。熊希龄明知这一点却故意为之,每次都要不厌其烦的提一提。这样做自然是有其目的的,那就是为王振宇的南下做一个铺垫。

不过这些都是小手段,袁世凯可不是小孩子,不是那种用一个障眼法就能随便糊弄过去的主。熊希龄自然也不指望靠这点小手段就能达成目的,能当总理的人都是有过人之处的。熊希龄的第二步就是向袁世凯投诉,说是自从王隆中出任湘桂巡阅使后,湘桂去年的赋税到现在都没押送中央。其实这是鬼话,别的不说,广西这个鸟不拉死的穷地方一直是物产不丰,工业不兴,加之地处边陲,养兵众多,所以打前清起就没给朝廷交过一毛钱,相反每年还要靠两广总督府从广东调款接济。而且这个不交税款的问题,貌似目前除了袁世凯能有效控制的直隶和东北等地区外,就只有山西的阎锡山乖乖交了。其他省,包括冯国璋坐镇的江苏,浙江等省都出现了截留税款的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完全就靠盐税和海关税在维持。所以这个时候单挑湘桂巡阅使府不交税款完全是欺负老袁不懂,袁世凯出仕后一直是在北方任职,对于南方的了解仅限于公文。而偏偏大清帝国别的没干了,御用的文人养了一堆,如果你要真的信他们写的公文,那整个南方完全就是一副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局面,完全就是太平盛世。

北京,铁狮子胡同,总统府,袁世凯一身便装的接见了即将卸任的国务总理熊希龄。

“秉三啊,这儿不是居仁堂,没有外人。你就不要再提让松坡出任西南巡阅使的事情了,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松坡这样的人才属于国之栋梁,岂可轻离中枢重地”袁世凯一看熊希龄的样子,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连忙抢先靠口把话堵住。

熊希龄见状,心中暗笑,时机到了,不过他还是故作郁闷的哀叹一声才道:“那湘桂巡阅使王隆中是不是还是调回京师,他那个侄子在北京住了大半年也没见干什么正事,还不如放回去替大总统守卫广西边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