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161

分节阅读 1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就退了出去。。。

“方振武被执法队抓到了,消息确实吗”王亚樵扶了扶眼镜框子轻声问道,似乎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般。

许习庸严肃的点点头道:“站长,这事情是真的,而且不光是振武,整个救国会四十个同志全部被抓了,他们刚好在一起。咱们埋伏在京师警察厅侦查处的内线传来的消息,是一个叫桂五的旗人走漏了消息,指认的方振武。”

那四十个外围的同志王亚樵到不担心,这些人都是新招募的,要说革命工作那是一件都还没做,除非执法队的是天生杀人狂,不然过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被放出来。但是方振武不同,现在救国会会长的帽子是他顶着的,而且四人聚会的地点并没有被军警搜捕,由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方振武没有变节;第二、执法队也相信方振武就是首犯。

王亚樵想到这里心情也轻松了些许:“这个事情不急,我已经有了救人的主意。现在最要紧的是一项新的命令,党要求我们全面负责整个华北地区含京津,直隶,山东,山西,热河,察哈尔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情报工作。这是卧龙同志亲自下达的指示,我们必须尽快落实和执行,至于经费问题会有一家洋行负责转账,无需大家操心。我的意见是习庸你负责东北的工作,余亚龙则负责华北的工作。”

许习庸和余亚龙轻轻的点点头,他们此刻更关心方振武的问题。

王亚樵接下来的话立刻就让他们放心了:“我们必须把方振武救出来,并且要狠狠的打击京师军政执法队的嚣张气焰。这个一来是为了我们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来则是卧龙同志下一步有行动,需要我们为这个行动扫清障碍。至于以后我会去上海开展工作,方振武同志是跟我一起去上海还是去安江待命则要等部里进一步指示。好了,我们先看看该怎么救人。”

王亚樵自信的样子立刻让许习庸和余亚龙找到了主心骨,大家开始筹划救人的法子。。。

干面胡同,在北京已经蛰伏了四个月的王振宇已经收到了熊希龄的口信,熊总理的内阁差不多要走到历史的尽头了。而这位总理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这还没正式被逼宫下台了,就开始为自己东山再起布局了。

所谓政治势力,无非是文武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熊希龄这段日子虽然国事繁忙,但是只要有空,就会抽时间把王振宇请到府上吃个饭什么的。别以为熊希龄是个糊涂蛋,湘桂的情况他比高高在上,目光死盯在北京这一亩三分地的袁世凯清楚的多。他知道无论是王振宇的族叔王隆中,还是顶着湘西镇守副使头衔的田应诏都控制不了湘桂地区的军队和政府,他也通过留在老家的儿子和王振宇麾下凤凰系的湘桂文武官员获悉了王振宇麾下的青年军以及其他武装力量规模相当惊人。三个军的番号绝对不是陆荣廷老桂系那种拢共不满二千人的空头军,而且据可靠消息,这些军队只认王振宇。

此时的王振宇在袁世凯眼中不过是陆荣廷这样的小角色,疥癣之疾;可是在熊希龄的眼中,王振宇已经等于一个小一号的袁世凯了王振宇大骂,我的个子比袁世凯大多了,你妹才是小一号的袁世凯,你全家都是。熊希龄不愧是搞政治的好手,他知道自己这个总理差不多要干到头了,可他毕竟才四十出头,对于自己未来的政治生涯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毕竟这个年纪无论是放在大清还是放在后世那都是属于十大杰出青年的年纪。

熊希龄打的算盘很简单,利用袁世凯压住王振宇的局面,自己充当王振宇势力的保护伞和靠山,而王振宇则是自己的武力支柱,靠着这个支柱,自己又能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中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谓集权政治大抵就是如此了。。。

但是算盘打得再响,也敌不过残酷的现实。袁世凯现在居然有了当皇帝的心思,熊希龄虽然是翰林出身,却没有复辟的念想,这位的思路还是很进步的。所以他在看不清未来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一定要把王振宇这个猛虎放回湘桂,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资本左右未来中国的形势。

拿定了这个主意的熊大总理一面放消息给王振宇,让其准备回湘桂任职。另一面则频繁的和袁世凯接触互动,开始了谈条件。。。

第189章 血雨腥风四

此时的王振宇实际上也是归心似箭了,本身他来北京的目地,也只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降低袁世凯对于湘桂地区的顾虑和戒心,从而为自身的势力健康有序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这半年下来,自己在北京混的比蔡锷还惨了,完全是继承了叔父王隆中之前的状态。那么自己继续在北京熬日子就没必要了,毕竟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离开安江的日子一久,手下那些人忠诚度会坚持一百年不变。现在也没有长波电台,消息的传送也是很麻烦的一个事情,目前卢森堡人在柳州的项目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自己的经济,政治,军事建设到了什么程度,都是两眼一抹黑。综上所述,王振宇决定要尽快回到安江主持大局。

想到这里,王振宇把手中的信就这蜡烛点燃,然后丢进了火盆里,然后轻声对站在不远处的副官王晨浩道:“晨浩,你今晚再辛苦一趟,告诉王亚樵他们,放手去干,事情越大越好。”

王晨浩机敏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王振宇的书房。

王振宇站起身来,透过窗户看着在院中忙着修建花枝的赵玉婷,一身漂亮的旗袍怎么看是如此的合体大方。尤其是开叉处,那修长的更是若隐若现,如此诱人的一幕让王振宇突然想起来自己差不多四个月没近过女色了。在北京的这段时间,王振宇难得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了读书。在后世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王振宇虽然喜欢读书却总是不求甚解,每本书都是翻翻看看就过了,所以在读书方面完全就是个半桶水。至于和赵玉婷的关系,严格来说有些暧昧了,赵玉婷从最初对自己的防备到信任再到尴尬的心理王振宇是一清二楚,可是王振宇偏偏就是没有把这块美玉吞进肚子里。

这到不是说王振宇多么君子,多么高尚,对于叶梓雯这个老婆多么的忠贞不二。而是北京这个地方王八之气太重,压得王振宇喘不过气来。如果可以有的选择,王振宇宁可在湘西带兵打游击,也不愿意再把自己的脑袋放在袁世凯案板上来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还真不是人过的,这种长期压力之下除了看书还真不知道能做什么。

不过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春暖花开的缘故,盎然的春意让王振宇看不进书了,他随手翻了翻桌子上的心经,感觉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了。他这几天一直在看佛经,似乎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点,庆亲王府的事情他一清二楚,王亚樵的行动方案也是自己首肯了的。但是一想到那八十多条无辜的性命,王振宇的心里就泛过一阵自责。

这个时空,因为自己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已经死了太多太多的人了。或许这些人的死并不是没有意义,他们的死可以避免更多中国人的死。抗战八年的三千万亡魂,被苏联红军强奸的数十万东北妇女,以及往后更多被饿死的,斗死的同胞。

王振宇总是不断告诫和安慰自己,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这个国家寻找一个正确的出路,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