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剩下卢森堡公国驻华汉口领事身份的菲利普斯只能在家里混日子了,这一混就是半年,直到被那个高居首相之位的保罗叔叔召见。。。

“没问题,亲爱的保罗叔叔,请相信你的侄子,我和那个中阀王好的就跟亲兄弟一样,他当时就说了只要我们卢森堡人有兴趣过去避难,他愿意划一块土地给我们居住和开发直到战争结束。亲爱的保罗叔叔,您能想象吗整个欧洲都打成一锅粥了,而我们卢森堡的公国的臣民却可以在风平ng静的亚洲继续我们幸福和平的生活,然后继续生产我们的钢铁,再把这些产品运回欧洲发大财,简直太完美了。”菲利普斯吹牛的本事还真的是一流。

不过这也要看对象,在他叔叔保罗伊斯臣首相面前吹牛无异于鲁班门前玩大斧:“好了,菲利普斯,我是你的叔叔,你有多少本事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不是我打击你。这些东西不是你能想到的,告诉我,这是那个中阀说的吗”

“咳咳,亲爱的保罗叔叔,您怎么能这样说你的侄子呢确实是那个该死的中阀王说的,他对我们欧洲情况似乎十分熟悉和了解,很可能是当年大清帝国的公派留学生,我在他哪里遇到过一个比利时国留学回去的铁路工程师。那个。。。”

“好了,好了,亲爱的菲利普斯,打住,你扯远了,我只是替我的国家担心,如果我们的人过去,安全上有保证吗你能保证这个家伙不起贪念吗还有你说的那个地方,离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远不远,英国人能否控制得住”保罗伊斯臣考虑的问题果然不一样,可怜的菲利普斯当场就哑巴了。

保罗伊斯臣只能叹了口气,自己老了,不然这一趟还是自己亲自去比较好,没办法,他摇了摇桌子上的铃铛,秘书立刻躬身进来:“安排一下马车,我要去见下我们可爱的女大公。”

卢森堡目前的大公是玛丽阿德莱德,她是卢森堡第一位女大公,也是前任大公威廉四世的大女儿。威廉四世逝世后,因无男性子嗣威廉四世和妻子葡萄牙公主玛丽安娜一共生育了六个女儿,卢森堡王室被迫修改不得由女性子嗣继承大统的陈规,由其女玛丽阿德莱德继位。

这个孩子今年才19岁,却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保罗伊斯臣能做的,就是尽快想一个办法,帮助这个孩子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危局。

“保罗爷爷,我们真的要搬家吗”年轻美丽的女大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实对于这个国家,年仅十九岁的她连个具体概念都没有。她的父亲还没来得及教会她如何处理国务就提前去见上帝了,这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

保罗伊斯臣叹了口气,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整个卢森堡谁都可以走,只有他这个首相和这个国家的象征女大公殿下是不能走的,一个是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不会允许同一阵线的战友临阵脱逃,二个是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也需要卢森堡的统治者留在卢森堡。这个可怜的孩子的命运注定会是一场悲剧,一旦战争爆发,她将看着敌人的军队长驱直入卢森堡市,看着自己的国土沦陷。。。

“大公殿下,我保罗伊斯臣一生都在为公国服务,请相信我这个老头子的判断,欧洲的战事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找一个新的安身之地,避免我们在战争中亡国灭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产业在战争中继续发展壮大。至于这片故土,等战争分出了胜负,我们还可以再回来和胜利者握手就是了。”

玛丽大公觉得保罗首相爷爷说的似乎很有道理:“那就由保罗爷爷全权负责吧,爸爸生前也是这么交代的。”

保罗伊斯臣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第163章 钢铁王国二

“怎么会这样你们教育部门这一年多都在做什么,还有你们这些负责招募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部门又在做什么”王振宇非常难得到行政楼的三楼上一次办,结果就让整栋楼都听见他的怒吼了所有科室的人员都噤若寒蝉,基本上不敢言声,生怕触了霉头。

也怪不得王振宇发这么大的火,最近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很顺,政治上也好,军事上也罢,无论是国社党还是党卫军都确定了发展方向。财政上的问题也即将得到缓解,可偏偏这个时候,被王振宇寄于厚望的经济方面出问题了。

具体来说是工业建设出问题了,王振宇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民国元年下半年规划的一大堆工业项目在时隔一年之后,效果不理想到了让王振宇想把相关负责人全部枪毙的地步。现在这些倒霉蛋都在行政楼三楼的会议室里,祈祷漫天的神佛一定要保佑自己度过劫难。

看看眼前的汇报材料,实在是太糟糕了。

整个工业建设计划,除了二个百万吨级的水泥厂进展顺利提前半年完成了建设目标外,而荣氏兄弟的安江纱厂也完成了整体建设,通过湘西开发公司的帮助,原料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预计到1914年,水泥厂和纱厂可以为王振宇提供高达2000万银元,2亿华元的年回报,而王振宇自己心里清楚,一旦欧战爆发,这个数字恐怕在不扩大产量的情况下会自动翻一番,而将来如果自己再收回海关,这个数字将会达到5000万大洋,不过真到那一步,估计也不靠这点收入了。

好消息也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是被王振宇寄予厚望的钢铁厂项目,实在是太伤人心了,原计划年产百万吨,让中国的钢产量一下子超过日本。可是到了实地才知道,在后世骂清政府无能是何等的轻松。工业发展是一个体系配套建设的问题,建设工业就跟玩足球一样,必须遵守事物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很多问题不是靠资金就能搞定的。不然以大清王朝世界第四的gd为什么不能通过洋务运动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呢

搞工业最关键的还是靠人,靠有合格技术和经验的工程师,产业工人。而这些人都是需要时间去教育去培养的,不是拿一堆钱玩一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自动生成的。

但是偏偏大清王朝的官员跟后世足协的官员一样,哦对不起,我说反了。

反正就是做事不着调,什么青训啊,教育啊,这种不见功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花心思花力气去做的,一门心思追求成品,追求结果。好了,他们把房子建了起来,然后升官发财了,但是这房子却不能住人,为什么啊,没挖地基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