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筑面积平米。三层,其中第一层层高为9米,为议会大厅600平米,参照英国国会下院设置,共有400个位置包括公众旁听席,四面阶梯式设计。造价15万元。

二楼,三楼是财政,司法,治安,交通,教育,卫生,建设,农业,林业,工业,商业,预算十二个委员会办公区每个委员会100平米,3间办公室,一个40平米的小型会议室和用餐休息区。门前是立法广场,49级阶梯,立有一根9米高白玉石三棱柱,三面分别刻有民族,,民生六字,下面再镌刻为官箴言若干。

另外说说这个湘西议会:地方议会议员来自二十四个县的议长,副议长,轮值议员,72人,各县商业协会,工业协会,农业协会代表48人。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建设系统,交通系统,警务系统,司法系统,财政系统,法院系统代表40人以及不分系统,地域,协会通过自由选举当选的议员160人。铁路,工矿企业以及地方保卫部队系统固定代表40人,合计360人。

方案报到王振宇这里,他由于了很久,他对着干议会有些担心的:

自己在湘西这一级玩得其实是来着,而且是最典型不过的以军治政了,简单来说就是军事,设置一个议会,是准备搞真还是假如果是真,想都不要想,权力不集中就意味政出多门,就意味着力量分散,这样的湘西很快就会在这个时代成为历史的组成部分。而假呢太恶心了不,找一群人陪自己喝茶吗这会严重损害自己的政治声誉,王振宇同学还是很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他可是一直记得一句父亲的教诲,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然后就是尽量不要做出承诺。

但要是没有这么一个机构,镇守使府这一级的行政部门谁来监督自己吗自己是人不是神,一天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不可能跟孙悟空一样拔根汗毛一吹就出一个分身来了。既然自己做不到这点,就还是集中些精力办大事好了。

所以由于再三,湘西议会最后的设置变成了湘西参政会,人员结构不变,权力却大幅度缩水,立法权和委任权被剥夺了,留下的仅仅只是监督权和弹劾权。能够把任免大权一分为二,王振宇还真的是个奇才,很符合中国特色。

走到最后一站,沅江日报社,这里是整个湘西的第一个报社,其办公条件恐怕已经超过了王振宇每天早上必读的长沙日报。不过目前的工作人员还是少了点,从编辑到记者到排版到印刷工,不过十余人,而且这个单位目前隶属于镇守使府政务署的文化教育处。

其中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王春玲很特殊,因为她是个女性,个子不高,一头短发,年纪不过三十岁,看气质就是个很精干的女人。这还是周质云从省城长沙挖来的,曾到日本留过学。这个女人很专业,对于王振宇提出的几个问题也对答如流,欣赏之下王振宇开玩笑道:“你也姓王,我也姓王,不如我认你做姐姐好了。”

王春玲却摇摇头道:“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觉得为什么我们国家很多事情搞不好,就是这种和官府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所以,我不能做你的姐姐。”

陪同人员顿时吓得脸都白了,都悄悄为这个知识女性捏了把汗。正在大家担心王振宇发作的时候,王振宇却开心的笑了起来,伸出大拇指夸赞道:“不畏权贵,不趋炎附势,坚持自身的中立立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这才是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这才是一个有风骨的文人。不畏权贵,坚持公正这八个字就是以后新闻人的从业标准,就刻在这大门上,以树立行止,警示后人。”

王振宇随后转头对周质云交代道:“这个沅江日报社不适合让文化教育处领导,我的意见是不算政府部门,直接由政务署出面负责经费保障工作,以后要通过这个渠道听听不同的声音。”

周质云立刻表示一定照办,王振宇又对他和王春玲说道:“湘西的建设只靠湘西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到咱们湘西来,和咱们一起建设湘西,你们说是不是”

王春玲现在对王振宇感官不错,她点点头表示认同。

王振宇却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让他们放弃家乡的生活,到我们荒凉偏僻的湘西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感觉这确实是个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回答。

王振宇一看众人的表情,似笑非笑的指着王春玲道:“那就靠我们的王大记者了,要靠宣传,这个回头我们好好合计合计,安江这个模范城就是个奇迹,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我们不能把这个资源ng费了,要好好宣传,先是湖南,再是中华,乃至世界。。。”

三天后,沅江日报发表题为奔赴大湘西,建设新中华的评论员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新中华的口号。这篇文章的执笔人正是王春玲,随后沅江日报社在长沙设立了分部,开始在全省宣传湘西的变化。在他们的笔下,湘西俨然变成了目前整个湖南乃至中国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地方,爱国的知识青年们,到湘西去,到湘西去。。。

第121章 和平时光四

武昌起义后,各省相继独立,民国肇始,政体的创制尝试正式开场登台,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这种新气象唤起人们极大的政治热情,也促使各种政治势力分化组合,借以表示、维护本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政党因而大量涌现。在武昌起义以后一年多时间里,随着临时参议院的召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之后第一届国会选举的进行,中国出现了一个组党建党的热潮。一时间林林总总的党派团体、政纲宣言让人眼花缭乱,中国政治舞台出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新面貌。

中国人见面和英国人见面最大的区别在于,英国人见面总是先谈论天气,而咱们中国人第一句就是吃了吗所以吃货这个称号咱们炎黄子孙当之无愧。

但是毕竟这么个问法还是太俗气了,至少自认有身份的人是不会这么问的。最近流行的问法就是:“敢问贵党是xx如今您也在党呢”

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党员都成了身份的代名词了。

民初的很多政党的基础很不巩固,分分合合,旋生旋灭,政党及其活动纷乱、庞杂,跨党严重,党纲内容空洞、含义模糊、彼此雷同。而且,民初政党还存在着组织涣散、脱离民众、党纪松弛等特点。当时各政党都不注重组织纪律建设,严重脱离民众,甚至脱离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多数政党没有基层组织,也很少与下层民众发生联系。即使是几个大党,其活动重心也主要在社会上层,集中于达官贵人,名流政客,忙于国会中的联合争斗。从一定程度上讲,民初所谓的政党活动,实际上就是少数党魁的活动。在民初政坛中,十几年来前仆后继为建立共和政体而斗争、长期居于非法地位的同盟会随着民国的成立,成为公开的政党,并居于民国政治权力中心地位。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同盟会居于执政党的地位,参议院议员的多数及临时大总统,皆为同盟会员。从同盟会分裂出去的“中华民国联合会”与君主立宪派的部分人士联合,改组成立“统”;原资政院的宪友会改组为“共和建设讨论会”和“共和统”;武昌首义的部分人士、立宪派人上等则组成“民社”。这些党派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都相当活跃,它们或在中央政府各部,或在参议院,或在地方机构和政府多少占有一定席位,不过从大体上看,主要是革命党人同盟会与立宪派两大政治势力的竞争。

具体可分为三大派别。一是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首的同盟会、属于国民党系统的激进派政党,代表着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其成员大多是清末的革命派,也有少数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政客等。不过按照历史教科书的说法,他们积极推行并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强调民权,反对zhuanzhi,公开标榜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成为当时中国促进政治最进步的势力。

另一派是以梁启超、汤化龙、黎元洪、孙武为首的进步党系统的保守派政党,代表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以原立宪派为主,其成员包括部分旧官僚、地主士绅及少数革命党在内,他们拥有经济实力,拥护共和制度,强调国权,力主稳健主义,虽与革命派有过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他们与旧官僚关系较深,常持拥护或依附政府的态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