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分节阅读 79

分节阅读 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盐税作担保。

这个担保的实际操作,就是这些税虽然还是你的,但是由洋大人代你收了。

末了,到了财政结算日,你还了洋大人的钱,洋大人就放款子给你。。。

现在好了,大清没了。这一年七八千万的税款都压在了洋大人的手里,而且洋大人也公开的说了,我不赖账,问题是,你们谁有这个资格来和我结这笔款子。

这个资格也是要花钱买的,善后大借款名义上是袁世凯去借钱,实际呢是洋人逼着袁世凯借钱,这就是真实的历史,绝对无耻下流的空前绝后。

在今天看来,这个善后大借款里面有个非常好笑的关系。

第一, 袁世凯拿不到税款,所以没钱。

第二, 洋人要求袁世凯接受不平等的条件向自己借钱。

第三, 袁世凯不愿意借这个硬塞给自己的贷款,毕竟他不是小学毕业的工农干部,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

第四, 洋人说你不借,我就不给你税款。

第五, 袁世凯拿不到税款,还是没钱。

历史上善后大借款最后谈成是在1913年,最后谈成的结果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看,都是十分的苛刻的: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25亿银元,年息5厘,期限47年;债券9折出售,八四实收,扣除6的佣金,净收入2100万英镑。借款指定用途,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和各种外债、遣散各省军队、抵充政府行政费外,仅余760万英镑,而到期归还本息竟达6789万英镑。借款以中国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税项为担保。

同时还附带了一堆特别条款:今后未经银行团允许,不得向他国借债;由外国人参加盐税征收,在审计处设华、洋稽核员,凡关于借款款项之领款单须有华、洋稽核员会同审核,签押后方可提款;中国政府在北京设立盐务署,由中国总办1员、洋人会办1员主管;各产盐区设稽核分所,设中国经理、洋人协理各一员,共同担负征收存储盐务收入之责任:人员的任免,由华洋总办、会办会同定夺;盐区之盐纳税后,须经华洋经理、协理会同签字后方可放行;盐务进款存于指定银行,非有总办、会办会同签字的凭证不得提用。

这样的条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商业贷款范围,完全就是一个新的不平等战败条约。

其实袁世凯也不是傻子,他也不想当卖国贼。看到这些个条款,他心里就发懵,于是他选择偷偷找别家借钱,这其中就有华比银行。

据说,时任财政总长熊希龄拿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老袁为什么要拿税款,不就是因为没钱吗你要是有钱了,还急着要这税款吗不急着要这税款,你还在乎列强承不承认吗

对啊,所以老袁立刻让熊希龄去找华比银行谈借款。

第102章 大开发

1912年8月3日,结束了半个月的凤凰行,收获颇丰的王振宇回到了驻地洪江。

负责在家主持日常事务的杨万贵参谋长带着一大票人出来迎接,王振宇并不喜欢这样的大排场,说了杨万贵几句。这可把杨万贵给委屈死了,自从宋显福和郝兵被调去安保部队任职后,杨万贵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他可不想在整个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被王振宇疏远。这次迎接他根本没安排,是那些士绅听说镇守使回来了,自发来的。目的当然也不单纯,镇守使府的组建还没开始,很多部门的官员也没任命,大家都希望能为王振宇效力,从而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委屈的不行,但是杨万贵还是老实的报告说:“大人,您岳父叶祖文昨日到的洪江,带着几十个人一起来的,里面还有一些洋人。小的问过了,这里面有比国人,有德国人,还有卢国人,他们的食宿我都安排妥了。”

岳父来了,啊,看样子这次招商的事情办的有眉毛了,王振宇顿时来了精神,他突然客气的对杨万贵道:“老杨啊,以后别叫大人了,你跟别人不一样,从最开始就在我身边,当以兄弟相称好了。”

杨万贵顿时感动的不行,王振宇则又交代宋浩民去请岳父等人到自己的书房来。。。

回到书房,王振宇看了看积压了半个月的文件和请示,其中一部分不太重要的,杨万贵和马西成已经代自己批示处理了。这里面有:

军官学校建设的款项,涉及校区建设和师资人才招募计划的;

军校学员的招募的计划,万耀煌的第一批招募计划主要针对四川,湖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六省;

各县政府关于教育投入的汇报,大致上已经开始落实一县一小学一中学的方案,府城设女中的方案,各县议会均已经通过并拨款了,镇守使府每年也将下拨二百万元巨款,保证免费教育的开展;安江这边筹建卫生学校的计划等等。

这些王振宇一目十行,粗略看了一下,就丢在一边。顺手又拿起一份材料,标题就深深的吸引了他,靖州模范镇建设报告。报告的执笔人是靖州商镇建设试点的负责人陈绍。

王振宇接过朱次韩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就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个模范商镇就是靖州的垦山口,和水泥厂在一个地方。靠着政策扶持和资金,陈绍成功的在这个镇上建设了一个初级小学一到三年级,一个卫生所,一个治安派出所。同时从已经开始部分投产的水泥厂批了一些水泥,建造了一个相对规模较大的自由贸易市场,用于满足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对于镇上的商铺也进行了统一规划管理,同时组建了镇商会。近期已经开始准备移交该镇的管理权,给商会的会长。

王振宇满意的点点头,他并没打算把商镇建设的多么美丽繁荣,他要的只是一个中转点和辐射点,改变几千年来令不下县的现象。

同时,通过商镇加强自己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把村寨势力纳入管理的范围,同时提高土匪的职业成本,当然最终还是要促进商路的繁荣。

还没来得及深思太多,宋浩民进来道:“将军,叶翁他们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